朱衍
[摘要]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再學習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可通過五個方面的角色轉換,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師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10117
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教學的過程既是組織、引導、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自身再學習的過程,通過教學實踐、探索、研究,最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那么,一個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轉換角色促進自身成長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歸納以下幾點體會。
一、做課程的開發(fā)者
眾所周知,知識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施的執(zhí)行中,更應結合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做課程的開發(fā)者。為此,教師要有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要善于結合學生水平及教學實際,靈活使用教材,對教材內(nèi)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取舍,進行有機的“重組”。教師要深入理解教材,系統(tǒng)把握教材,弄清知識來龍去脈,領會課程編排意圖,抓住重點難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豐富多彩、合理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使課堂不斷增值、不斷豐富、不斷完善。
二、做教學的研究者
課程是普遍的,教學是個體的,教師應該是一個研究者。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積累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常言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苯虒W的細節(jié)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蘊涵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所以要求教師要做教學的研究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是旁觀者,而應作為參與者直接參與教學活動中去,以飽滿的熱情和情感對學生給予啟發(fā)、幫助和指點,同時重視學生意志、興趣、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心理品質與能力培養(yǎng)。
三、做學習的促進者
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特色的特征就是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學習。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學習的思想性,傳教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能力。教師要在正確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提前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原教學內(nèi)容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啟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要用賞識去萌發(fā)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愿望,用激勵去激發(fā)學生進步的潛力和希望,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訓練能力,更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方法是學習的金鑰匙,有了這把金鑰匙,學生學習自然會信心百倍,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
四、做實踐的探索者
課題是共性的,實施是個性的,教師應是一個實踐者。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過程,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學探索的過程就是實踐理解的過程,也是對教學行為及效果審視和分析的過程。這個探索過程,不是簡單的小結、回顧,而是一種分析、反省、思考的過程,可從這個過程中找到教學存在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只有通過分析、反思,教師才能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促進自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這一點對一個青年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經(jīng)驗不足,更要學會反思。
五、做教研的分享者
分享是一種理念,分享是一種學習方式、交往方式;在分享的過程中學會欣賞他人與欣賞自己,能在積極主動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會將自己的成果、思想等傳送給他人,同時能夠與他人進行心靈溝通,積極接納別人的一切可取之處。筆者的課堂中,曾一度出現(xiàn)互動做不到、學生搶答率不高的現(xiàn)象。后來旁聽了一位老教師的授課,體會感悟到“生疑”、“質疑”、“釋疑”提問藝術的策略和技巧,才使課堂教學互動充滿了活力和生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研討中,不能滿足于“一桶水”,而是要成為“長流水”,在“傳道解惑”的同時也要努力“汲取豐富”,變階段性“充電”為全程學習、終身學習,這是教師可持續(xù)成長的基礎能力。教師要把學習、讀書、探究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形成一種行為習慣,當作一種人生享受。要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及教學活動的專業(yè)切磋、互相交流、互相借鑒,整合教研經(jīng)驗,分享教研成果,才能形成教學研究的合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主動探索,主動實踐,對自己的學科多一份癡迷,多一份忘我的投入,多一份理想主義的追求,多一份內(nèi)心的沉淀,才會流淌一種精神之美、知識之美、厚積薄發(fā)的人性之美,這樣才能融入教學之中,實現(xiàn)角色的轉變,促進自身的成長。
[參考文獻]
班燕英.課后四思必有長進[J].中學教學參考,2013(3).
(責任編輯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