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樂器進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農村學校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樂器進課堂很難普及。而口風琴由于費用低,體積較小且學習起來相對容易,所以易于在農村學校得以推廣。就口風琴引入農村初中音樂課堂,采用哪些教學策略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音樂方面,談了口風琴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經驗與體會。
[關鍵詞]農村初中口風琴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10057
農村地區(qū)音樂基礎薄弱,缺少音樂大環(huán)境,從家長到學校普遍缺少對音樂的正確認識。口風琴教學能用最少的投入最簡捷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改變家長及學校的看法,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及調節(jié)他們枯燥的課余生活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農村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相對較差,缺少家庭經濟支持,加上文化課成績較差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口風琴教學的正常進行。要實現(xiàn)口風琴進課堂,教師必須在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上多下工夫,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帶給人的魅力,從而發(fā)揮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筆者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在口風琴教學及提高農村初中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方面有所收獲,以下是就該問題總結的一點經驗與看法。
一、把握教學節(jié)奏,由淺入深,保護學生學習樂器的興趣
口風琴教學切忌急于求成,拔苗助長。在器樂教學中,教師要制訂長期的計劃并堅持下去。指法練習與樂理知識要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旋律進行教授,像穿指、倒指、換氣等技法完全可以放在最近流行的歌曲《小蘋果》的后半部分旋律中進行教授。音樂知識的傳授亦是如此,要講究循序漸進,進度過快就會使部分學生由于學習吃力而失去興趣,彈奏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好,影響進一步發(fā)展,效果也難以提高。學生學得快一些、多一些當然更好,但必須打好基礎,以全班大部分學生掌握為前提,真正做到這些是相當不容易的。困擾很多音樂教師的難題就是學習過程中學生掌握程度不同,有好有壞,這種情況在后半個學期會特別明顯。為了改善此種情況,讓每個學生都掌握演奏口風琴的方法,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適當放慢教學速度,因材施教,穩(wěn)步前進。
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每個學生都能跟上學習的進度,在學生一時學不好的情況下,教師要給予鼓勵而不是批評,教給其正確的方法后,還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練習時間。學生經過自身努力可以流暢地演奏口風琴,在他們享受美妙音樂及體驗到成就感的同時,增強了對今后音樂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二、練習形式多樣化,與其他教學相結合
為了保護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避免讓學生一整節(jié)課都用來練習演奏口風琴或者長時間練習一個演奏技巧,這種枯燥的學習方式只會讓學生越來越消極對待。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采用靈活多變的形式,將口風琴教學與其他教學相結合,可采取口風琴和伴奏相結合、口風琴和流行歌曲相結合等。如教師先引導學生打節(jié)奏,再用口風琴來演奏,然后跟教師鋼琴彈奏。這樣,只要掌握了旋律,學生都能自己唱出視唱曲,不但口風琴彈奏技能得到提高,識譜及視唱水平也會隨之得到提升。在學習課本中兩個聲部的歌曲時,可以讓學生用口風琴分聲部體會旋律間的均衡和統(tǒng)一,這樣學習二聲部歌曲就變得容易多了。再有,課堂中學生在練習口風琴的同時,又對視唱和歌曲的學習有所幫助。經常運用這種方法,學生音樂學習各方面形成良性循環(huán),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口風琴教學樂曲的選擇非常重要
對于器樂教學而言,選擇合適的樂曲進行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優(yōu)秀的曲目時間長,難度大,又或者這些經典曲目的主奏樂器學生掌握不了,從而導致這些具有高審美價值的樂曲不能作為教授口風琴的教材。在選取教學樂曲的時候,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盡量選擇被學生廣為熟知喜愛或時下流行的樂曲作為教材,而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練習曲。按照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水平來看,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可以激起他們學習和表現(xiàn)的欲望,相反,那些枯燥無味的樂曲則會降低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因此,選擇合適的教學曲目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和鑒賞能力,選擇那些難度適中,適合學生學習,又帶有一定藝術水準的樂曲。同時,為了加強學習和實踐操作,還應該在口風琴教學中穿插唱歌環(huán)節(jié),將二者相結合。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通過唱歌的形式,更加熟悉歌曲曲調,還能加強對歌曲所表達情感的體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口風琴演奏水平,使學生不僅可以獨奏,也可以給其他人伴奏,增強學生學習口風琴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口風琴走進農村初中音樂課堂,就像給學生插上了音樂的翅膀,使音樂教學內容得到充實,改善了農村初中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其全面健康發(fā)展。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