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述貴
【摘要】本文通過論述聲音氣質與歌唱的關系,闡明歌劇角色唱段與聲音氣質定位的重要性。通過作品分析強調在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演唱民族歌劇唱段所必須注重的角色分析與歌唱氣質的定位與運用。
【關鍵詞】聲音氣質;歌唱關系;角色與歌唱定位
前言
民族歌劇唱段的演唱是指導學生學習眾多聲樂曲目類別中非常重要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之一,它是集聲音訓練、藝術歌曲、民族歌曲、創(chuàng)作歌曲、古曲歌曲等聲樂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xiàn)。演唱歌劇唱段(西方稱為詠嘆調)需要通過訓練有素、扎實穩(wěn)固的聲音基礎和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表訴故事情節(jié),刻化人物內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情感等等。而歌唱的聲音氣質又與所表現(xiàn)的不對角色息息相關。如何指導學生通過對民族歌劇唱段的角色進行分析,如何通過聲音訓練、定位、把握角色的聲音氣質歌唱演繹是課堂教學必須研究的課題。
一、聲音氣質與歌唱關系
歌唱氣質是歌者根據(jù)自己對歌唱作品內涵的理解,結合平日歌唱訓練所獲之發(fā)聲狀態(tài)和審美情趣有感而唱。它包含聲音的虛實、線條的粗細、力度的強弱、聲字的結合、情感的把握、語氣的處理、樂句的連貫、旋律的起伏等等,它們的總體結合形成一種內在的聲音氣質。這種聲音氣質能傳遞給聽者訊息,使聽者即時感受到歌曲表現(xiàn)的情感內容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聽者審美情趣。如歌劇《江姐》的《紅梅贊》,聲音應用如果是淺、亮、甜的音色歌唱,而沒有一定的通、深、柔、擴,那么江姐堅定、智慧、高潔的人物形象就不可能生動到位。這種到位就是不同人物形象的“定位”,是人們對不同人物形象聲音所共有的審美認知。如工人的聲音形象粗獷、混厚、結實、鏗將;軍人的聲音形象活力、飽滿、陽剛;農民的聲音形象明亮、質樸、熱情;學生的聲音形象清亮、活潑、純樸等。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心境的人發(fā)出的聲音形象、氣質會迥然不同。另外,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歷史、語言、風俗等等各不相同。人們對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抒發(fā)在歌唱的氣質表現(xiàn)也有所不同。如新疆哈薩克、維吾爾族等,他們平時說話的習慣、講話的語調和發(fā)聲狀態(tài)有著一種豎的成分,所以新疆的民歌演唱大多都有靠“美聲”的狀態(tài),如《燕子》《在銀色的月光下》《塔里木河》《吐魯番的姑娘》,塔塔爾民歌《瑪依拉》等唱這一類歌曲用“美聲”的狀態(tài)才會讓人感到表現(xiàn)貼切,否則則不到位。甘陜民歌更有特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常年面朝黃土背朝天,自然環(huán)境惡劣造就的心理壓力而磨煉出不屈不撓的精神,溝壑縱橫造成聽聲容易見面難的現(xiàn)實造就他們性格堅強、坦蕩,以至每每抒發(fā)必是毫無遮掩、直抒道白、高腔大調、淋漓暢快,如《搬船漢》《叫聲哥哥你快回來》《桃花紅杏花白》聲音氣質上直愣、敞亮、豪放等等。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每一首歌有地域性、人物性、故事性、情感表現(xiàn)性。而民族歌劇正是包含了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事件等包羅萬象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它包含了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手法、民族歌曲的風情韻味、不同人物的精神氣質。有抒發(fā)情感之嘆、有戲劇沖突之訴,如何表現(xiàn)要看演唱者如何去掌握、了解分析、理解體會運用什么樣的歌唱狀態(tài)、聲音氣質去表現(xiàn),以達到貼切,得到大眾審美意識的共鳴。我們聲樂教學除了安排部分國外的歌劇詠嘆調之外,更多安排演唱的是本民族歌劇的唱段,以達到鍛煉學生扎實的掌握歌唱技巧,提升內心修養(yǎng)和演唱能力,有血有肉的表現(xiàn),刻畫人物性格與情感。
二、歌劇唱段與角色聲音氣質分析
聲樂課堂教學一是指導學生尋找到符合他(她)自身嗓音條件下最佳共鳴狀態(tài);二是指導學生將掌握之發(fā)聲狀態(tài)運用到歌唱作品之中,作品有民歌、藝術歌曲、古典歌曲、西洋美聲歌曲、創(chuàng)作歌曲,最讓學生真正能得到鍛煉的是歌劇唱段(稱“詠嘆調”)。因為唱段包含著鮮明的人物個性、故事性。有情感失落的悲戚、生活困苦的悲涼、親人離去的悲傷或是重逢的喜悅、戲劇沖突內心的掙扎……等等太多。角色的分析、聲音的定位是塑造劇情人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曾在《傷逝》中扮演子君的殷秀梅,在劇中以她結實、明亮、柔和的音色和細膩的情感把握以及對旋律和語言的處理形成的聲音氣質,很充分、貼切地表現(xiàn)了有文化、有思想、敢作為的新進代女性子君為追求愛情勇于沖破封建枷鎖所付出的生命之路。結實、寬厚的聲音很好地表現(xiàn)出子君堅毅的性格個性,明亮、柔和的音色結合聲音力度與旋律的起伏變化則更好地表現(xiàn)子君對自由愛情的憧憬向往以及矛盾沖突后的無奈與絕望,單從聽覺上就能從演唱者的聲音氣質中在腦海里勾勒出子君堅毅、陽光、清麗、柔美的人物形象。扮演娟生的程志也是如此,程志是一位有著金屬般輝煌的男高音,聲音高亢、嘹亮、結實有質、接近英雄。但在飾演娟生一角中聲音氣質運用得相當好,音色的把握有明有暗,隨著角色的心歷路程與劇情發(fā)展變化得當,有追求幸福初獲愛情的明亮輕松,有跌入低谷怯懦灰暗,恰如其分地把握從最初理想、熱情、熱烈到社會現(xiàn)實帶來沖擊后的憂郁、情感背叛的人物聲音形象。但也有個別男高音飾演的娟生在聲音的運用上氣質過于深、壯、美,用英雄般的聲音唱出情感背叛的心理變化,不合情理。
又如歌曲《我的愛將與你相伴終于》這首詠嘆調由關峽作曲,來自歌劇《木蘭詩篇》里的優(yōu)秀唱段,旋律優(yōu)美、剛柔相濟,是主人翁木蘭在劇中第二場《塞上風云》的唱段,很多專業(yè)歌手在音樂會和聲樂比賽中都選擇此曲演繹。有的歌手唱得甜、柔、美,乍聽在大的線條技術處理上都有完成,但從角色分析、聲音的氣質把握上就會顯出差異。如第一句“阿哥哥我的好哥哥”,有的年輕一線歌手運用了流行唱法的氣帶聲,唱得柔媚難擋;有的歌手聲凈如潔,規(guī)范統(tǒng)一,但個性不足。而原唱唱得平實柔順、情深意切,整首作品把握得當游刃有余,所表現(xiàn)的氣質非常附合木蘭智慧、剛毅中仍顯女兒身的溫存。平實中顯氣質,平實中見功力,這種功力是長年訓練、經驗和對作品的慢推細研磨出來的。課堂作品分析要和學生一起多試聽一些優(yōu)秀的、不同歌者演唱的歌劇唱段乃至全劇,讓學生在視聽過程中從內心感受不同扮演者處理作品的不同之處和產生的效果,真正在視聽中揣摩成功演員從語氣的處理、音色的運用、力度的拿捏、情感釋放尺度的把握舞臺上恰到好處的手、眼、身、法,體會感受它們結合產生的聲音氣質所帶來維美的聲音形象。
三、角色與歌唱定位運用
讓學生在觀念上了解聲音氣質的組成與重要性,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嗓音狀況安排適當?shù)那窟M行課堂訓練。針對學生聲淺、明、尖的狀況可適當安排有一定深度、寬度的作品進行訓練,這里說的深度、寬度作品不是指大作品,而是指情感深度,聲音要求的寬厚度作品。如筆者根據(jù)一女生發(fā)聲線條細、淺、靠前、亮、浮的情況考慮,安排了一首《曙色》進行練習?!妒锷肥且魳肺璧甘吩姟稄团d之路》中的唱段,安排此歌首先考慮到歌詞中有較多的字母音為“o”,“o”母音的發(fā)聲可讓歌唱者對淺、白、亮的發(fā)聲狀態(tài)進行調整,容易讓聲音自然“放”下,在喉位“低”“穩(wěn)”的狀態(tài)下發(fā)聲。共鳴以胸、喉、咽成分為多。結合口、咽、鼻咽的“嘆”狀打開,聲音會明顯有深、通、寬之感。其二,先擇此歌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很好的去欣賞,從內在感受歌唱家富有功力的通、寬、深、明、實、柔的發(fā)聲,加上清晰、干凈的語氣傾訴,簡潔的動作表現(xiàn)和富于戲曲韻味的演唱整體構成的聲音氣質,歌頌出中華民族母親飽經滄桑、自強不息的偉大形象。尤其是“撫摸著傷痕昂起頭、吞咽屈辱心如火,走過長夜,走過坎坷,走進曙色”柔中帶剛,感人致深,氣質攝人心魄。該學生經過兩個月的訓練,聲音有明顯的改變,在音樂會上歌唱此歌已略顯氣質,較好地完成了二度創(chuàng)作。
在安排學生民族歌劇唱段時,要注重讓學生從年齡、文化程度、人物性格分析演唱此歌角色背景。不能無論何首作品都唱出同一味道,泛泛地完成作品的強、弱、旋律、節(jié)奏的準確性。要特別注重聲音的氣質。江姐和劉胡蘭是有區(qū)別的;林薇因和紫君是有區(qū)別的,很多人把劉胡蘭《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唱得過于沉穩(wěn)老練,把江姐《紅梅贊》唱得過于甜美、明細,雖然唱段譜面的力度、強音都能完成,但就是缺乏共鳴的通、深、語氣的突(出)、切(親切),樂句的起(伏)、擴(展),帶來的內在氣質,而令人缺撼。所以聲音的基本功訓練一定要扎實,課堂聲音訓練要特別注重聲音的結實度和通暢度,使聲音有張力、在質感。如歌劇《再別康橋》中林薇因的唱段《一首桃花》,此歌是主人翁的真實內心讀白。林薇因出生官宦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留學海外,是建筑師和詩人。此人才華橫溢、氣質高雅。所以演唱此曲嗓音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深度、寬度和柔和度。線條細明顯不符。但也不能一味的過美、壯。演唱速度一定要穩(wěn),尤其前兩句“桃花啊桃花”聲音一定是意識在前,起音干凈,聲位準確。之后是聲音狀態(tài)的延續(xù)和保持?!岸涠渎赌尿溒G”一句“朵朵露”八度跳躍須保持聲位統(tǒng)一,“凝的”為閉口母音“i”,須有開度,“驕艷”多數(shù)女生會唱得靠前拉不住,擠、扁,與前面的音色不統(tǒng)一,失去音色的統(tǒng)一也就影響了聲音氣質形象。“看,那一顫動在微風里”“看”三拍要有氣勢,“那一顫動在微風里”有控制,穩(wěn)而不僵、內心有起伏、強而不鬧、弱而情深,這樣才能將有極富修養(yǎng)的才女氣質充分表現(xiàn)。
四、結語
“每首歌都是一個故事”,故事有人物、畫面、事件、情感表現(xiàn)等等。不同個性職業(yè)、不同文化的人敘述故事聲音氣質一定是不同的,深度和感染度也是不同的。做為歌唱者就是要注重歌唱作品的細致分析,透過訓練有素的嗓音發(fā)聲,對不同人物角色、不同事件、不同情感表現(xiàn),從聲音氣質上運用合理,表訴清晰。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們所接受,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