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旅行的第十年,我去了土耳其。
出發(fā)之前,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說到的一個觀點很有意思。大致意思是:你在網(wǎng)上把一個景點的照片看了許多遍,然后研究了一條不出錯的路線圖,精心安排好你的時間和行程。然后你走到那個地方去,把你看過幾百遍的照片再親自在現(xiàn)場看一遍,這樣又有什么意思呢?
而在我此次土耳其的行程里,我在一個叫安塔利亞的城市,用airbnb訂了一家土耳其老夫妻接待的住宿。在那三天里,我沒有做攻略,他不會說英語,我和我的小伙伴也不會說土耳其語,我們?nèi)チ嗽S多有意思但沒預料到的地方,這次旅行讓我們非??鞓罚@讓我又想起了旅行的初衷,想到了興奮的背上背包想要去看世界的初心。于是產(chǎn)生了寫這樣一篇文章的想法。
過去的十年里,走了很多地方,國內(nèi)基本快走完了,也去了小幾個國家,但是跟很多“大?!眮肀?,數(shù)字簡直不值一提。長期旅行的人變得很討厭的一點表現(xiàn),就是開始進行數(shù)字的競賽。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也堅定的覺得,每個人在旅行的過程里有自己的收獲就值得感恩了。
為什么開始旅行?
跟許多的女青年一樣,我在初中的時候開始閱讀三毛的書籍??吹剿诙嗖适澜缋锏钠婷罱?jīng)歷,那些與人與物產(chǎn)生的對話溝通,還有文字背后顯示出的那顆勇敢和熱愛生活的心,激發(fā)了我最早期想與世界對話的夢想。
初中遇到一位好英文老師,當時45分鐘一節(jié)的英文課,她會用25分鐘來授課,剩下的20分鐘就開始講她旅行的故事。她說她看到天山的馬夫喝醉,趁機砍了一半的價格騎上去;她說內(nèi)蒙古的星星似乎伸手就能抓到;她說她40歲打算去非洲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是1998年,生在內(nèi)陸的我,在女作家三毛的世界里看到的遙遠的世界,因為老師的影響,而覺得不再遙遠。
從大學開始,打工、省生活費、存錢,靠著自己的力量,開始了看世界之旅。
第一次背包旅行在2005年,去的是鳳凰,那時候的水鄉(xiāng)對我來說浪漫的不像話。第一次看到許愿的荷花燈,在黑夜的沱江里飄飄蕩蕩,我跟我的小伙伴們在凌晨時分為放燈摔進了沱江里,順勢引發(fā)的一場潑水大仗,以及晚上凍凍嗖嗖的回到旅館里的場景,現(xiàn)在想起來都是無與倫比的幸?;貞?。當然也只有那個年代,我們住在一人10塊的房間里,也覺得擁有了世間最好的生活。
對我早期旅行影響較大的是2007年去貴州,我跟我的小伙伴坐在從懷化開往凱里的綠皮火車上。上火車的瞬間,我們開始害怕了。車上的人大部分都是黔東南少數(shù)民族著裝,身著現(xiàn)代服裝的我們顯得格格不入,整輛車廂里的眼睛當時都看著我們??墒枪适碌淖詈竽??我們坐在他們讓出的小空位上,他們輪番唱山歌給我們聽,我們唱瀏陽河和超級女聲,列車員也加入我們來了一曲京劇。然后我們下車的時候,轉(zhuǎn)過身,看見整個車廂的人們都站在窗戶邊向我們招手跟我們再見的場景,在后來寒冷孤獨的冬夜里,一再溫暖了自己。那次旅行讓我對人與人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
接著那次旅途在黔南小七孔,遇到了兩個人。一位是獨自旅行的杭州老奶奶,她說她跟老伴策劃了一輩子要去旅行都沒有出發(fā),直到60歲那年老伴過世,她才明白人生不能再等,于是開始一個人旅行。還有一位是當時辭職環(huán)游中國的姐姐,姐姐很漂亮,戴了一頂prada的帽子,覺得真是有勇氣又帥氣。這些生活方式到現(xiàn)在聽起來或許都已經(jīng)爛大街,但在那個時候,受我自己生長環(huán)境的限制,都帶給我許多震撼,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真實存在的多彩的生活方式。這跟我早期只是為了好玩和看風景的心情有了些不一樣。
于是后來就開始堅持旅行,每年都要走好幾個地方。有個時期,我在四川待了半年,住在成都青旅的多人間里,每天都在驚嘆當時來往的背包客們的生活,這個人是騎車去拉薩的,那個人剛剛從亞丁步行回來,這個人買了一輛摩托穿越無人區(qū)拍了大量照片在法國個展,那個人從美國做高管看清人世變化回來打算在四川定居……那些表面的驚艷,幾乎成為了我那個時期最向往的生活模式,假裝自己生活在電視劇里,跟周圍那些朝九晚五的朋友同學不一樣,期待未來自己也變成他們的樣子,
可是后來聽的故事多了,又接觸了更多人,有了更深的認識。
近距離接觸了許多聽上去經(jīng)歷很牛逼的人,可是在跟他們的接觸里,我很少看到那些他們嘴里說出來的旅行帶給他們的認識和好品質(zhì)。那些搭車用很少的錢走川藏線的人,許多都對路上施予他們幫助的人沒有感恩心,不會問搭車的司機是否要收費用,而是自然的享受著這些別人的慷慨,一句再見再換一篇爆紅的網(wǎng)絡點擊和自己的“文字感恩”。
遇到網(wǎng)絡上比較紅的拍照片的驢友,全天都是被拍照片這件事所環(huán)繞,晚上回到房間就只有一個話題,我今天拍到了多好的照片你那也有幾張好照片趕快發(fā)我,以及你在哪個論壇上混我們互相關注幫我去頂個帖行不行。旅行途中看到的美景,已然完全被要去論壇發(fā)個紅帖的心所占據(jù),拋開他們在網(wǎng)絡日志里那些感悟,我也為他們感到可惜,長途跋涉來到了那些美麗的地方自己卻沒有真正感受到那些美好。
見到大量迷戀這種在路上狀態(tài)的人,把自己假想或美化在“漂泊、流浪”等上世紀的詞藻里,在現(xiàn)實生活里卻完全不能承擔工作和普通人的責任,遇到難題就再逃回路上輕松的小旅館、小酒館里,跟來往的游客吹噓著自己“在路上”的生活。
很多人走了出去,卻沒有走回來,是我那個階段的認識。
于是我逐漸也可以更成熟的對待自己的旅行。不放大它,不因此覺得自己與人不一樣,接受旅行給自己帶來的積極影響,不要把這些變成枷鎖。
我在旅行中遇到過非常多不可思議的事,但這些事都是在與人的交往里發(fā)生的。以前總認為是巧合,當時的事情如果有一點不是那樣發(fā)展,或時間有一點偏差,后續(xù)就會完全不一樣。直到有次我在旅途中遇到一位來自西雅圖的老爺爺,他說,如果你可以保持這顆開放的心,它會帶你走很遠,也會讓你見識到許多美妙。這是我的人生體驗,送給你。我才意識到,也不是巧合吧,如果把心打開,你遇到的不是這件奇妙的事,也會是另一件奇妙的事。
因為旅行,我見到了我喜愛的作者書里描述的幾十年前的主人公,可以從她書里描述的主人公的少年時代對話現(xiàn)實中的中年時代,了解一些他人的智慧。見到了一切浪漫的不可思議的日出、日落和夜晚閃爍的星星、海洋、雪山、沙漠、森林,一切與我書里、詩里、新聞里、電影里曾讀到看到的可以連結(jié)的場景。交到了各地不同的朋友,聽過各種各樣的生活和故事,對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都可以更寬容的看待,也讓我覺得生活永遠不只眼前這條路,退出去,往前走,都是一片天地。
這次在土耳其還遇到了來自加拿大的一家人,父母帶著三個小孩gap-年,環(huán)游全球。問媽媽為什么,她說,希望我的孩子看到這個世界不只是她們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那個樣子,幫助她們未來有勇氣去嘗試更多的生活方式,以及更加開放寬容的面對她們未來的生活。這些道理,也是我自己在旅行中的感受,所以也希望能夠說給更多人聽。
當然,我不想夸大旅行的效果,事實上,它也不是靈丹妙藥。但你可以這樣來看待它,它不是單獨的旅行經(jīng)驗,而是鑲嵌在你自己生活里的。
我們這代人,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自己要的生活,走到想去的地方。這些都是我們的財富和精神吧,然后到了三十歲,四十歲,我們不會凋零,我們會因為這些積累,盛開盛開盛開。
享受當下,做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打開你的心。
然后,這一刻,我的自由和我的快樂終于都到來了。
結(jié)尾是喬布斯的那句話,是我的信仰,也與你共勉: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