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潤峰
1 藍莓簡介及冷棚栽培的意義
1.1 簡介藍莓是越橘中藍漿果的俗稱,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和廣闊的開發(fā)應(yīng)用前景。單果重一般在0.5~2.5克。果肉細膩,種子極小,甜酸適口,是第三代水果的代表。藍莓含有豐富的果膠物質(zhì)、SOD、黃酮等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簡單的說,有以下幾種功能:①超強的抗氧化能力;②預(yù)防泌尿道感染;③解除眼睛疲勞,改善視力;④延緩腦神經(jīng)衰老,增強記憶力;⑤抗癌作用;
⑥天然色素源。正是由于其獨特的風味及營養(yǎng)保健價值,其果實及產(chǎn)品風靡全球,供不應(yīng)求,在國際市場上售價昂貴。除鮮食外,還可以加工成果醬、果干、果酒、糖果、冰淇淋、飲料等。在我地區(qū)冷棚栽培藍莓畝純效益一般在40000元左右。
1.2 意義
1.2.1 堵淡季,避開露地北方主產(chǎn)區(qū)藍莓集中上市時間,增加收益。
1.2.2 延長藍莓生育期,可提早或延晚。
1.2.3 改變埋土防寒模式,防抽條,而且不破壞地表覆蓋層,同時避免因埋土防寒而導致的樹體傷害。
1.2.4 采收季節(jié)防雨,提高果實品質(zhì)。
1.2.5 防晚霜,防冰雹,防鳥害。
2 選地建棚
2.1 冷棚選址
應(yīng)距離公路50米以外,周圍3公里內(nèi)無工礦企業(yè)直接污染源(“三廢”排放)和間接污染源(上風口或上游的污染)。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澇方便,土質(zhì)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2%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要求4.5~5.5,不達標要進行調(diào)整。冷棚的走向以南北向為宜,跨度8~12米,頂高2.5~2.8米,長度80~100米(中間橫向打一過道2米左右)相鄰兩棚東西間距為2~2.5米,南北間距為4~5米,東西兩側(cè)離地1~1.3米處設(shè)防風口。上好棚膜后,用壓膜線繃緊壓實,南北兩頭留門,有利于放風及其它作業(yè)。
2.2 土壤改良
2.2.1 pH值調(diào)整:如果土壤pH值>5.5時,應(yīng)施用200~300目的硫磺粉進行調(diào)整。
假設(shè)某地塊土壤實測pH值為P,表中與之最接近的兩個pH值是P1(?。┖蚉2(大),對應(yīng)硫磺粉量為
M1和M2。則此地塊硫磺粉的用量為M=(M2-M1)×(P-P1)/(P2-P1)+M1
如:沙壤土的實測值為6.3,改良至Ph4.5時的硫磺粉用量為(742.5-569.2)×(6.3-6.0)/(6.5-6.0)+569.2=673.2千克/公頃。換算到每畝用量則為673.2/15=44.9千克/畝。改土時硫磺粉要均勻撒施于全園,后旋耕與土壤混勻。
2.2.2 增加有機質(zhì):藍莓對土壤有機質(zhì)要求較高,必須大于5%。本地區(qū)土壤有機質(zhì)普遍含量較低,一般大田為0.6~1.2左右,遠遠不能滿足藍莓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因此必須加以調(diào)整,常規(guī)做法是添加松針、玉米秸稈、松杉類鋸末或稻殼,每畝20~50方;腐熟的農(nóng)家肥5000千
克/畝;草炭土10~20方/畝。這樣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保證藍莓正常生長。
3 品種選擇
在本地區(qū)經(jīng)過多年的栽培實踐證明:藍豐、杜克、布里吉特、藍源、伯克利等品種比較適宜冷棚種植。
4 定植
一般分秋季和春季定植,即在休眠適期定植。
4.1 土壤準備
如果是沙壤土,先平整土地,再將1/2的有機質(zhì)和農(nóng)家肥鋪于地面,用犁深翻,然后將余下的有機質(zhì)、農(nóng)家肥、草炭土與硫磺粉平鋪于地面,用旋耕機旋2~3遍后起壟,南北走向,壟高20~30厘米;如果土壤略顯黏重,則先平整土地,然后挖定植溝,南北走向,深寬各50厘米。挖溝時,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回填時先將約1/2有機質(zhì)和農(nóng)家肥與土壤分層回填,順序是先表土后底土,并將有機質(zhì)和農(nóng)家肥與回填土混拌均勻,澆水沉實。待土壤略干后,將余下的有機質(zhì)、農(nóng)家肥、草炭土、硫磺粉平鋪于地面,用旋耕機旋2~3遍,然后沿定植溝起壟,壟高20~30厘米。
4.2 苗木選擇
選用生長健壯、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的3~4年生大苗,高度>50厘米,3~4個分枝,主莖直徑>0.5厘米。切記不要選擇老化苗、漚根苗。
4.3 定植密度
單行種植,株行距1~1.2米×2~2.4米,每畝栽230~330株。
4.4 授粉樹配置
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2~3∶1,布里吉特至少兩個授粉品種。
4.5 定植方法
先按株行距打點、挖穴,每穴放入N∶P∶K為15∶15∶15的復(fù)合肥(不含氯、無硝基硫酸鉀型)20克,毒死蜱或辛硫磷顆粒劑8~12克,與土壤混拌均勻,然后定植。定植深度以苗木根莖部位與壟面持平為宜,定植后澆透水。2~3天后視土壤墑情再澆水,待土壤表面略干后,覆蓋有機物。
5 栽培管理
5.1 土壤管理
整個生長季可采用:①清耕法:中耕3~5次,深度以5厘米左右為宜;②生草法:行間種植三葉草、大豆等豆科植物,約刈割3次覆與壟上;③覆蓋法:用松針、作物秸稈和松杉鋸末等有機質(zhì)進行覆蓋,厚度5~10厘米。也可以用地膜或園藝地布進行覆蓋。
5.2 施肥管理
5.2.1 肥料種類:以營養(yǎng)均衡的農(nóng)家肥、沼氣肥、綠肥、餅肥等有機肥和復(fù)合肥為主,葉面肥為輔,有機肥必須腐熟。
5.2.2 施肥時間:土壤追肥主要是萌芽前、座果后及采收后三個時期,7月中旬后禁用任何形式的氮肥,防枝條徒長,基肥秋施。
5.2.3 施肥數(shù)量:一般定植第一年可株施20克復(fù)合肥,以后每年增量30%~50%,腐熟的有機肥按每株5~10千克施用。
5.2.4 施肥方法:基肥主要采用溝施,追肥可隨滴灌施入或沖施或溝施。
5.3 水分管理
5.3.1 灌溉時期:土壤含水量維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為宜,空氣濕度不要超過90%。萌芽期、枝條快速生長期、果實膨大期應(yīng)保證水分充足供應(yīng)。盛花期、果實采收期及晚秋季節(jié)適當控制水分,以保證坐果率,提高果實品質(zhì)及促進枝條成熟。冬季覆蓋塑料薄膜前灌封凍水,時間約11月上中旬。
5.3.2 灌溉方式:提倡采用滴灌或微噴。
5.3.3 整型修剪:整型修剪分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藍莓冬剪一般在升溫后萌動前進行。修剪的原則是定植不滿3年的幼樹,以擴冠和整型為主,修剪方法主要是疏除多余花芽、細弱枝和小枝組;成齡樹主要是疏除細弱枝、貼地枝、交叉枝、病蟲枝,回縮老枝,培養(yǎng)新枝組,同時疏除過多的結(jié)果枝組和花芽。
6 其它管理
6.1 選擇塑料薄膜及遮蔭材料
塑料薄膜選用無滴類型,每年更換,冬季薄膜外覆蓋垃圾棉,避免休眠期棚內(nèi)晝夜溫差過大。
6.2 花期放蜂
藍莓花期用熊蜂或蜜蜂協(xié)助授粉,推薦使用熊蜂,其在低溫和潮濕環(huán)境中具有較強的適應(yīng)能力。
6.3 扣棚和升溫時間
11月20日左右,夜溫低于7℃時扣棚及覆蓋垃圾棉,我們的經(jīng)驗是三凍三融,即晚凍、早化三次左右時扣棚。翌年3月份,當夜溫穩(wěn)定在3~5℃時,7~10天逐漸去掉遮蔭物,棚內(nèi)溫度控制在10~20℃,以后注意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如果延后栽培可適當晚去遮蔭材料并采取各種方法降低棚內(nèi)溫度,在藍莓萌動后再去除遮蔭材料。
6.4 棚室管理:冬季主要經(jīng)常檢查冷棚的密閉性,及時封堵漏風處。及時除去棚上積雪,有條件可將積雪分散堆于棚內(nèi),增加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