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娟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項重要的學習科目,學好小學數學可以夯實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為今后的工作、學習甚至是生活提供足夠的計算能力。但是目前在小學數學中,小學生總會遇到審題障礙,給數學學習帶來許多干擾。所以本論文通過對小學數學審題障礙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引導小學生在做數學題時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更好地學習數學。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心理問題
小學教育是人類的基礎教育,對打好根基形成好的教育素質有巨大的塑形作用。在小學教育中,數學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它可以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加強小學生的理性思維,對小學生的學習甚至是以后的工作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加強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小學生在數學審題時克服審題障礙,對小學生學好數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1.小學數學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可以鍛煉小學生的運算能力,使小學生擁有數學運算基礎,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因為數學運算和理性分析能力與其他科目聯系在一起,是學好其他科目的前提,所以對小學數學的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會運用到數學知識,也有很多方面都和數學粘連著關系,比如說理財,工程計算,測量,等等。這些都需要準確的數據,需要一個理性冷靜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小學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小學數學對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為他們能夠打下良好的數學根基是非常有幫助的。
2.小學數學審題和數學的緊密聯系
數學學科屬于工具類學科,它必須時刻和理論聯系起來,才能夠學以致用。在數學實際的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的經驗和知識背景為出發(fā)點,結合生活學習數學,把生活經驗變成一種數學思維,然后將數學思維轉變成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充分地體現出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在數學發(fā)展過程中,小學是整個數學教學的基礎,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概括能力差,即便給予一些簡單的知識點也可能無法正確地掌握。在一些學生答題時,對于學過做過的數學題目,他們會不加思索地做出來,但是對于稍有變動的題目就會束手無策,所以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一定要加強雙基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審題能力。
3.小學生數學審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心里輕視,粗心大意。在教學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學生,他們對于一些看似簡單的數學問題,總會以為自己會、自己懂,從而產生了輕視的心理,審題時就會出現粗心大意,而且會發(fā)生明顯的偏離。
(2)心生畏懼感,喪失了信心。小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不高,當一個數學題目中存在過多的復雜條件時,他們會產生畏難的心理,心情會變得高度緊張,便對題目產生害怕心理,不愿意分析題目中的條件也不愿意理清題目中的關系,因此就喪失了學習的自信。
(3)心理習慣作用,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例如,一根繩長76米,第一次去掉28米,第二次去掉15米,那么這根繩比原來短了多少?學生在看到這道題時往往會因為心理習慣考慮到第一次用去和第二次用去的關系,會很快地做成76-28-15=33米,但是實際上是28+15=43米,所以在學生的審題過程中一定要消除思維定勢所產生的惡劣影響,注重概念建立的條件,使學生正確地運用概念、規(guī)律來進行解題。
4.小學生數學審題障礙心理問題的對策
(1)閱讀。通常說到閱讀,人們就會想到語文,但是在數學中同樣會用到。小學生只有練就高水平的閱讀能力,才可以將數學題目讀明白,才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題目中所談及的問題,才可以對題目進行清楚透徹的分析。
(2)思考。思考是小學生在數學審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過程,在小學生審題時只有借助良好的思考能力才可以將題目的意思領悟,才可以真正地知道題目所表達的意思,知道題目最終的答案。思考對于解題來說相當重要,沒有思考就不能解答題目。
(3)述說。述說就是復述題目,真正地進入到題目中,搞明白題目的真正意思,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將題目表達出來。述說可以鍛煉小學生的領悟能力,也對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幫助。
通過對小學生數學審題障礙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小學生在數學審題中的困難,然后通過有效的手段來完成小學生能力的訓練,使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曹培英.關于左右概念教學的研究[J].小學數學教師,2006.
[2]金洪源.學科學習困難的診斷與輔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