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義雄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利用具體的案例想學生展示和講解知識點,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到所學的知識,實現知識的快速理解和把握,并且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學當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下面本文結合案例教學法理論,列舉幾種案例教學法在高中生物課堂之中的具體實踐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案例教學法;應用
案例教學最初是由美國哈佛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郎代爾于1870年提出的,后經過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長鄭漢姆推廣,經美國迅速傳播至世界各地,這種教學方法被公認為是符合未來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法,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法被引入我國。
案例教學是指通過模擬和重現生活當中的一些場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通過討論和研討來進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此方面將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有機的結合,以案例作為課堂教學中的素材,并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將所授知識點融入到案例當中,引入到課堂,并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剖析、討論,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并通過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來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下面本文就介紹兩種經典的案例教學模式:
一、以實驗探究為主的案例教學模式
以實驗探究為主的案例教學模式是案例教學的主要模式之一。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某一知識點,提出相關的參考案例并對逐漸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經驗和已學知識等對相關案例進行實驗探究,并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發(fā)現相關規(guī)律,得出實驗結果。
比如:“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課例,先讓學生預習相關內容的教材,然后教師先對整個實驗案例進行介紹,讓學生初步掌握該實驗的相關內容,然后提出討論問題:(1)在本實驗當中所選用的材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依據本實驗的材料,如果是你能夠提出幾種實驗假設?(3)遺傳物質的探究實驗關鍵是什么?該實驗通過哪種方法進行了探究?(4)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 DNA 分子最好用哪些元素?為什么?(5)攪拌離心后,上清液是什么?沉淀物是什么?為什么?(6)實驗現象是什么?分析實驗現象,如何證明 DNA 是遺傳物質?(7)此實驗能說明 DNA 具有哪些特征?
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做指導,不同組別的學生在共同配合下完成實驗,并且在實驗操作過程當中觀察和完成教師所設問題,學生成為整個實驗教學當中的主體,教師則是發(fā)揮著主導的作用,對學生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全都給學生包做包辦,學生作為知識學習體系中的主體,自己探究解決問題的結果,通過反復的討厭,驗證,總結,概括獲得最終的結果,在這樣的實驗探究案例教學之中,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諸如:(1)案例主要是為了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2)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用到那些信息、知識點作為基礎?(3)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通過什么方法來解決?(4)設計解決問題方法的依據是什么?(5)那種方法才是最優(yōu)的解決途徑?(6)在解決此類問題時的具體實施步驟是什么?(7)如何將計劃付諸于實踐?類似上面的這些問題,雖說看起來較為復雜、繁瑣,但是在實踐探究教學當中,教師所設計的這些問題都是階段性,如第一階段是開始介紹案例;第二階段對問題進行探討;第三階段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第四階段探討如何實施方案。此種案例教學模式更為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創(chuàng)新、以及總結概括的能力,對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具有較大幫助。
二、以分析討論為主的案例教學模式
以分析討論為主的案例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和歸納總結,從而理解教學內容,掌握生物基本規(guī)律、原理,形成科學的觀念。具體的實施步驟如下:
1.案例展示并提出問題
與實驗探究為主的案例教學不同,以分析討論為主的案例教學中并沒有實驗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首先精心選擇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具體案例,案例的選擇盡可能的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教師通過具體的案例將學生逐漸引入生物學知識的殿堂,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2.通過分析特出相關結論
教師引導學生對提出的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并通過提前分析學生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難點和障礙進行相關圖例、影響等多媒體知識的輔助講解,讓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并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初步結論。教師根據各小組討論結果進行評判,并給出最終的結論,這樣的師生交流和思維的碰撞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足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掌握知識。
3.理論的升華
學生通過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已經相對熟練,教學目的也基本完成。但是,教師最好根據學生的表現和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總結,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和相關理論的認知,從而讓學生對生物學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的認識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三、結束語
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必須注意案例的選擇是否具有針對性、典型性。特殊案例的講解只能讓學生了解到問題的片面之處,并不能讓學生通過案例的學習和掌握了解事物的共性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等,很難真正的領悟某一知識。另外,還好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案例,不能選擇較為復雜,知識點較多的案例。同時,還應根據時代的發(fā)展不斷進行典型案例的補充,恰當的選用最新的案例。最后,教師一定要明確案例選擇的目的性,要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解讀掌握什么知識。案例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提出的,但也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精心挑選、設計案例,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討論中進步,在交流中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德洪.淺析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31(2).
[2]呂前進.淺析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生之友,2012(6).
[3]趙洪昌.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09(6).
[4]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