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軍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圖,它是有效展示放射性思維的圖形工具,不僅簡單有效,同時也是一項思維革命性工具,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在教育教學中也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整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對學生進行有效啟發(fā)與指導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幫助其養(yǎng)成自我學習的習慣。
一、利用思維導圖分析篇章
從本質來看:思維導圖就是在立體思考的基礎上,做好整體與局部工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與文本交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容,使用各種繪圖策略與時機,運用思維導圖對文中提到的材料信息進行整頓,并且利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轉換成圖示,這樣才能讓各種概念形成層次與體系,使相對復雜、困難的內容更加系統(tǒng)、清晰地展示出來。
(一)做好課前繪制
運用思維導圖,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辨識與概括能力,極大地提升整體把握能力?!爸R應用”作為當前中學語文教學革新的主要方向,它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整合、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充分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進而提高預習能力。
為了更好地感知課文,除了要做好課前預習,還要捕捉課文基本信息,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知道哪些知識是必須掌握的。在確立目標時,可以要求學生用不同的顏色,在思維圖上填充內容,如標明課文目標等,這樣才能讓學習過程有的放矢。
在課前預習時,可運用思維導圖明確文章結構和主題內容。該環(huán)節(jié)在操作上和整組思維導圖繪制過程相似,只是關注對象較少。例如,在學習《藥》時,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整體瀏覽,然后畫出“藥”的線索圖,理出文章線索,明線:老栓買“藥”——小栓吃“藥”——茶館談“藥”——華大媽上墳。再由此引出暗線:夏瑜就義——夏瑜血被吃——茶客談夏瑜——夏四奶奶上墳。這樣一篇文章的線索思維導圖也就明確了。
(二)突破重難點
為了確保思維導圖式的教學效果,上述所說的繪圖必須是在學生有過預習的基礎上,然后才能為突破文章重難點服務。例如:《藥》的明暗線我們前面已經(jīng)了解,重難點就是對明暗線進行比較。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老師必須整合教學目標和課文內容,進行思維導圖透析,并且以繪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導圖中準確地勾勒出文章的整體框架,從導圖中,學生一眼就能看出“差異”的重要性,要去了解老栓是誰,夏瑜又是誰,茶客為什么是這樣的態(tài)度,華大媽和夏四奶奶同時上墳又說明了什么問題等等。
(三)鞏固理解
在思維導圖教學中,它能夠將多個知識點通過連線與節(jié)點將其連接起來,由點變塊,由塊成網(wǎng),從而避免雜亂無章的知識堆扎。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特征,從各個層面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以達到鞏固內容與知識點的要求,例如,在“修改病句”教學中,我們可以將六大類型與每個類型下的小類型有機地整合起來,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點,并且理清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最后達到提高學生理解知識點的要求。
二、利用思維導圖輔助習作,促進思維發(fā)展
思維導圖不僅能作用于一般的思維過程,對作文教學也有很大作用,從教學反饋的信息來看:它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發(fā)散思維、優(yōu)選材料,在明確作文規(guī)律的情況下,進行有條理的寫作。
(一)優(yōu)化選材
思維導圖作為外在的放射性圖形,它能從一個中心出發(fā),讓各個圖像與詞語成為子中心,從而構成分支。在每次習作中,都會有不同的核心內容,所以在接到寫作任務時,必須明確中心點,并且整合中心點,派生子中心,也就是具體內容。如此得出的導圖材料,結構清晰,有助于學生及時排除重復性材料,做到選材的典型性。
例如:蘇軾的《題西林壁》一詩,說明了社會生活、客觀事物都是多側面、多角度的。作者始終抓住中心,它是一個總導圖;然后怎樣體現(xiàn)中心,既要“入”山,也要“出”山,橫看、豎看,遠看、近看,它是子中心,是分支。這就真正做到了從一個中心出發(fā),讓各個圖像成為子中心,構成分支。從而把握整體,認識全貌。從這一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選材的典型,形成放射性圖形——“一個中心,幾個基本點”。
(二)優(yōu)化構思
在明確寫作整體結構后,為了達到內容豐富的要求,必須引導學生完善寫作內容。思維導圖是根據(jù)一個中心將大腦中的網(wǎng)狀圖形以及思想記錄下來,根據(jù)這一個中心,看要通過哪些分論點或者哪件事來體現(xiàn)更好。如高中語文教材里的《項鏈》一文,結構很精巧。文章以瑪?shù)贍柕滦量嗍?,最終償還丟失的項鏈卻是假的為結尾,出乎讀者意料。但這一結局,文章卻有巧妙的鋪墊。文中有三處暗示項鏈是假的:其一,借項鏈時,瑪?shù)贍柕乱婚_口,就借到了價值連城的項鏈,主人能這樣輕易借出么?其二,找項鏈時去珠寶店卻得知,店里只售這種名貴的盒子而不售項鏈。這說明,項鏈是被人后來裝進去的。其三,還項鏈時,主人連盒子都沒打開看一下,面對如此名貴的物品,她會這樣掉以輕心嗎?可以說,作者匠心獨運,運用求異思維,合理設置懸念來吸引人,巧妙安排鋪墊來照應首尾,有意埋下伏筆顯示魅力,使文章結構“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清理之中”。
三、將思維導圖運用在復習中
在某個單元或者某個專題學習告一段落后,為了將知識串聯(lián)成完整、系統(tǒng)的框架,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儲存的知識點快速復習。思維導圖作為創(chuàng)設知識框架的渠道,它能將各個散亂的知識點連接成塊,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
另外,思維導圖還具有很強的伸縮性,不僅滿足大腦思維模式,還可以讓我們從主觀意愿上將其自然地展現(xiàn)出來。尤其是中學語文教學,結構性思維導圖如一顆知識樹,不僅展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序列性與整體性,同時對幫助學生領會知識,創(chuàng)建知識框架也有很大作用。
★作者單位:重慶酉陽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