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川
摘 要:中職本科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中職本科教育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體現中職本科教育實踐性的途徑,這也是中職本科學生必須完成的實習課程,更是提升中職本科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關鍵手段。本文闡述了中職本科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必要性,以及企業(yè)參與社會實踐需要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中職本科學生;社會實踐;探索
0 引言
社會實踐作為職業(y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的部門,是有效開展中職本科類學校學生社會實踐管理活動,探索有效的實習生管理方式,完善中職本科學生教育管理體系,確保中職本科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 中職本科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必要性
1.1 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幫助中職本科學生更好的認識社會的基礎
由于學生長期處于學校那種封閉和單純的環(huán)境中,盡管這種環(huán)境能夠有助于學生減少外界干擾安心的學習,更能夠避免精神污染,提升學生高尚的品德,但是另一方面,也會使得學生在這種過去封閉的環(huán)境中,降低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對社會認同感不強。所以,鼓勵中職本科學生積極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快的走出校園,走到社會中來,讓中職本科學生能夠更早的接觸和了解社會,提升對整個社會的認識和了解。
1.2 社會實踐的開展也是幫助中職本科學生邁向社會的關鍵手段
中職本科學生社會化程度較低的一個表現就是很多中職本科學生畢業(yè)后不能很快的適應社會的環(huán)境,很多在學校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在工作中卻表現的一般,這也再次反映出來了我國職業(yè)教育工作與社會的聯系還不是很緊密,沒有在教育課程中添加更多社會實際問題的講解,學生更是沒有做好從學生到社會人轉變的準備工作,所以幫助學生進行角色的轉變,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去,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開展社會實踐課程非常必要。
1.3 社會實踐是提升中職本科學生奉獻社會的途徑
在整個中職本科教育過程中,我們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自身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外,重要的是要開展有效的方式幫助中職本科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但是目前我國中職本科學生對社會實踐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因此應強化中職本科學生的社會實踐工作,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讓學生在社會實踐生活中得到技能的提升,更好的為社會和人民提供服務。
2 加強中職本科學生社會實踐課程的思考
2.1 整合資源,構建中職本科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體系
社會實踐基地作為確保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保障和載體,所以,新形勢下中職本科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想要做出一定的成效,需要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進行學生社會實踐生活的宣傳工作,提升其社會影響力,為中職本科學生更好的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取得當地政府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其次就是要主動與當地社區(qū)、企業(yè)以及服務機構進行聯系,堅持合作共贏的原則,結合中職本科學生自身成長的實際情況以及地方經濟發(fā)展的水平,構建更多形式的社會實踐基地。
2.2 構建社會實踐評價體系
學校要成立黨政領導、團委、學生處以及教育處等共同參與的領導小組,各級組織更是要進行廣泛的合作,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保證中職本科學生能夠廣泛的深入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建立一個完整的社會實踐評價體系,同時制定出與學生專業(yè)相一致的社會實踐教育大綱,明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課時、學分以及任務,同時要需要配備相應的指導教師,并將社會實踐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評優(yōu)評獎相聯系。
2.3 提升對社會實踐的實效性管理的重視
提升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是每個學校和企業(yè)首要任務,在實踐活動中需要不僅僅是強化學生能力更重要的要為實踐對象服務,社會實踐活動中只有全面發(fā)揮服務的功能才更有意義,企業(yè)更是要建立一個專業(yè)的管理隊伍,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支持,確保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正常有序的開展。同時不管是組織者還是參與者都需要進行目標的明確和態(tài)度的端正,重點研究學生、企業(yè)和學校三者之間的契合點,做好社會實踐和課堂教育兩者的有效融合,這樣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更好的發(fā)揮社會實踐在中職本科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2.4 建立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
一套完善、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對提升社會實踐的質量和把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中職本科學校要能結合學校所有的專業(yè)進行各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制定,同時考慮企業(yè)崗位的需求,進行社會實踐計劃和實習操作的安排,進行社會實踐目的、任務以及方式的明確。同時更是要結合實習單位的不同,進行實習時間和計劃的制定,幫助企業(yè)建立有效的學生檔案。在指導教師方面,要選派那些經驗豐富、教學和管理能力強化的教師擔任。此外,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管理工作,還要制定實習中的匯報制度,班主任走訪制度、實習生考勤制定等,結合學生自身階段的不同采用不同類型的管理方式。在實習期,考慮到學生是從學校剛剛走出來,對于實習的環(huán)境、人員和工作內容不了解,為了幫助學生盡快的熟悉實習環(huán)境,適應實習工作,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學生的管理指導工作。需要特別重視的就是在學生實習期間,班主任和指導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及時的向家長們匯報他們孩子在實習中的過程,讓家長能夠放心,獲得每位家長的支持。通過嚴格、規(guī)范和科學的管理,確保學生能夠更加開心的參與社會實踐工作。
3 小結
傳統(tǒng)的中職本科學校理論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做好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好的開展學生教學、提升學生質量。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能夠減少對教師的依賴,為將來工作奠定基礎。更是打破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了主動,掌握更加全面的、科學的知識,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許建國.在中職學生社會實踐中管理的探索與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4).
[2]羅少婷.對中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2(7):164-165.
[3]范文明,喻善平.有效組織中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探索與嘗試[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