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經營最早起源于美國,1851年Singer縫紉機公司為了推展其縫紉機業(yè)務,開始授予縫紉機的經銷權,在美國各地設置加盟店,撰寫了第一份標準的特許經營合同書,在業(yè)界被公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商業(yè)特許經營起源。
特許經營的定義有很多種,在國際上廣泛通用的是國際特許經營協(xié)會(International Franchise Federation)的定義:特許經營是特許人和受許人之間的契約關系,對受許人經營中的如下領域、經營訣竅和培訓,特許人有義務提供或保持持續(xù)的興趣;受許人經營是在由特許人所有和控制下的一個共同標記、經營模式和過程之下進行的,并且受許人從自己的資源中對其業(yè)務進行投資。
根據中國商務部定義,特許經營是指通過簽訂合同,特許人將有權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標、商號、經營模式等經營資源,授予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tǒng)一經營體系下從事經營活動,并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
特許經營一詞譯自英文franchising,中國對franchising的翻譯和理解大致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把franchising譯為特許連鎖或加盟連鎖,這種翻譯方法認為特許連鎖是連鎖店的一種組織形式,與公司連鎖、自由連鎖并列為連鎖的三種類型。但是在西方這幾種經營形式各自定義不同,在實踐中各自的特點也不同,有嚴格區(qū)別。
第二種方法是把franchising譯為特許經營。把特許經營組織與連鎖店、自由連鎖、合作社等并列,屬于所有權不同的商店的范疇。這種譯法與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界定是一致的。特許經營一詞的內涵也與英文franchising的含義相符,是一種常用的翻譯方法。
特許經營是一種銷售商品和服務的方法,而非一個行業(yè)。特許經營這種現代商業(yè)銷售形式在過去幾十年內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用實踐證明了特許經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分銷商品和服務的方法。同時特許經營還對經濟發(fā)展起到了作用。
特許經營作為一種商業(yè)經營模式在其經營過程和方法中有以下四個共同點:
1、首先是個人對商標、服務標志、獨特概念、專利、商業(yè)秘密、經營訣竅等擁有所有權。
2、其次是權利所有者授權其他人使用上述權利。
3、再者在授權合同中包含一些調整和控制條款,以指導受許人的經營活動。
4、最后是受許人需要支付權利使用費和其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