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城市道路勘察的特殊性,根據其執(zhí)行的有關規(guī)范,論述城市道路勘察中勘探點的布設、勘察技術要求以及舊有道路改造勘察的關鍵與重點,以規(guī)范與完善城市道路勘察。
【關鍵詞】 城市道路;管線;工程勘察;關鍵與重點
【Abstract】Because the city road investigate of special, according to it performance of relevant norm, discuss city road to investigate medium investigate to explore point of the cloth establish, investigate a technique request and old road reformation investigate of key and point, investigate by the norm and the perfect city road.
【Key words】City road;Pipeline;The engineering investigate;Key and point
1. 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礎設施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投資額度最大的部分。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fā)展,新建與改擴建城市道路也越來越多。原來,大多數人認為,道路勘察無關緊要,可有可無,但是越來越多的工程實例說明,只有前期認真做好道路勘察工作,才能控制整個工程造價,才能不會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巖土工程問題而發(fā)生設計變更,才能保證道路的質量。本文即是根據筆者多年從事道路勘察工作的經驗,對城市道路勘察工作進行總結,指出城市道路勘察的關鍵與重點。
2. 城市道路勘察的特殊性
(1)相比工民建工程勘察,城市道路勘察是線性勘察,勘察的寬度較窄,長度較長,往往跨越多個地貌單元,地層巖土性狀與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均較大,往往要進行分段評述??碧近c間距較大,勘探深度較小。
(2)相比公路工程勘察,城市道路勘察一般不需要進行選線,因為城市路網規(guī)劃已確定了道路走向,或者是舊路改造即在原有道路上進行。和公路不同的是,城市道路下埋設有各種市政管線,勘察時要兼顧進行管道勘察。城市道路勘察一般不涉及邊坡與路塹勘察,也不進行筑路材料場地的勘察??碧近c間距較小,勘探深度較深。
3. 城市道路勘察執(zhí)行的規(guī)范
城市道路勘察由于其特殊性的存在,除了執(zhí)行《市政工程勘察規(guī)范》與《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外,還應執(zhí)行《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與《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等。因為路基土的定名要依據《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涉及到路基邊坡防護與路塹時要參照《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與《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進行地震液化評價時要依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濕陷性評價時要依據《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
4. 勘探點布設的關鍵與重點
4.1 勘探點的位置?!妒姓こ炭辈煲?guī)范》規(guī)定,勘探點應沿道路中線布置,當條件不許可時,勘探孔移位不宜超出路基范圍。近年來隨著城市道路寬度的不斷增加(一般均大于30m,或者50m、80m,還有超過100m),此規(guī)定明顯不合適宜,筆者認為,勘探點位置應沿道路兩側與中心交錯布置,這樣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路基下的異常。
4.2 勘探點的間距?!妒姓こ炭辈煲?guī)范》規(guī)定,勘探點間距應根據場地類別與道路等級綜合確定,其范圍一般介于100~400m之間,由于道路下往往將埋設各種地下管線,所以我們還應兼顧管道勘探點間距的有關規(guī)定,管道勘探點間距是根據場地類別與管道的開挖形式綜合確定的,其范圍一般介于60~500m之間。所以,勘探點間距確定時,我們要依據場地類別與道路等級、管道開挖形式綜合確定。另外,當勘探過程中揭露有厚層的填土,或者穿越河道、鐵路、公路時,應加密勘探點,因此勘探點間距應根據勘探資料,隨時調整,切不可按照統(tǒng)一間距進行到終點。
4.3 勘探點的深度。《市政工程勘察規(guī)范》規(guī)定,勘探點深度宜達到設計路面以下2~3m,實測地下水位的鉆孔應達到初見水位以下0.5m,而管道勘探深度要求達到管底設計標高以下1~3m,所以兩者深度要結合考慮,避免勘探深度不夠而重復工作。城市道路由于長度較長,地形也相對復雜,某些地段可能存在有大的挖方或填方,對于挖方段應特別注意,防止勘探點深度較小,達不到設計路面以下2~3m或管底設計標高以下1~3m,因此勘察前應提前從設計部門搜集整個道路與管線的縱斷設計圖紙,明確各段的道路設計標高與管底設計標高,并在勘探點平面布置圖上標識,由此來進一步核實各勘探點的深度。另外,當在勘探深度范圍內仍未揭穿填土時,應進一步加深勘探點深度,適當鉆穿填土層。個別勘探點要進行地震液化評價時,要滿足不小于設計路面下15m或20m的深度要求。如果處于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布置探井時,探井挖深尚應滿足現(xiàn)行的《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對濕陷性評價要求的規(guī)定。
4.4 勘探點的類型?!妒姓こ炭辈煲?guī)范》規(guī)定,所有的勘探點均應采取土試樣,這是因為道路工程要進行各地段路基濕度狀況的判別,只有采取土試樣進行室內試驗才能確定。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或動力觸探試驗等原位測試的鉆孔,可選擇整個勘探點總數的1/2~1/3,或滿足抗震規(guī)范需要的液化評判的要求。
5. 勘察技術要求的關鍵與重點
5.1 取樣間距。《市政工程勘察規(guī)范》規(guī)定,在路面設計標高以下1.5m之內,取樣間距為0.5m,其下可適當放寬,這也是因為道路工程要進行各地段路基濕度狀況的判別,而判別的深度是路槽以下0.8m,考慮到毛細水的作用,將路面設計標高以下1.5m確定為對路基影響最大的深度,在此間距內縮小取樣間距,增加取樣數量,可以對路基土的濕度狀況進行準確的判定。當然,如果此深度內是雜填土或是不能采取原狀樣的砂土或碎石類土,此間距可放寬。
5.2 地下水。由于勘探深度較小,城市道路勘察中地下水的類型往往是淺層滯水或潛水。地下水對路基邊坡的穩(wěn)定性會產生影響,對管道基槽的開挖、支護與降水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地下水位的測定,在城市道路勘察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必須準確測定各勘探點所揭露地下水的初見水位與靜止水位。
5.3 環(huán)境介質的腐蝕性。地下水以及地下水位以上的土體等環(huán)境介質一般不會對道路路基產生影響,但是對管道會產生重要影響,因為管道長處于地下水位中或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體中。因此,對管道埋深范圍內的地下水或地下水位以上土體等環(huán)境介質對管道材料的腐蝕性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腐蝕性應按照現(xiàn)行的《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所要求的試驗項目與試驗方法進行試驗分析與評價。
5.4 室內試驗。對于城市道路工程勘察來說,為劃分路基土類別和確定土基的干濕類型,對細粒土應做天然含水量與液塑限試驗,對粗粒土來說應做顆粒分析試驗。在此應特別注意與工民建勘察土質定名不同,根據《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將細粒土分為低液限(液性指數小于30)、中液限(液性指數介于30~50之間)與高液限(液性指數大于50)三種,常見的定名有低液限粉土、中液限粉質粘土與高液限粘土等。另外,對無試驗資料的特殊性土或特殊工程,應采取路槽以下80cm深度內的土試樣進行標準擊實試驗與土基的回彈模量試驗。
5.5 對于管道工程勘察來說,除了進行上述道路工程勘察的土工試驗外,尚應測定土的密度、比重,并對管道開挖深度范圍內的土樣進行剪切試驗與滲透性試驗。
6. 舊有道路改造勘察的關鍵與重點
舊有道路需要進行拓寬、補強或加固時,當缺乏勘察資料時,應進行重新勘察。除了上述的勘察關鍵與重點外,尚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舊有道路下,往往存在有許多舊有的并正在使用的地下管線,如雨水、污水、自來水、煤氣、電力、通信等,勘察時應提前搜集有關管線資料(管線位置走向、埋深、管徑等),并與各業(yè)主單位聯(lián)系,以防止野外勘察時鉆孔對各管線造成影響,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
(2)在進行勘察野外鉆探時,要特別注重查明原路的路面結構組成,確定各結構層的厚度、材料組成與完整程度等,給設計人員提供其是否可以利用的充分依據。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市政工程勘察規(guī)范(CJJ56-94).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CJJ37-90).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1.
[文章編號]1619-2737(2015)09-19-015
[作者簡介]關千軍(1978.5-),男,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地質勘察,畢業(yè)于太原理工大學工程地質勘察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