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強
【摘 要】在《紅樓夢》里,人物的服飾也熠熠閃光,美不勝收。曹雪芹為他筆下人物設計的服飾,不管是在體制上,還是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我們透過那多姿多彩的服飾,看到了明清時期服飾方面的禮儀體制和審美理想。
【關鍵詞】紅樓夢; 明清服飾;美學
服飾作為人的一種文化表征,必然成為社會文化的體現(xiàn)方式,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在《紅樓夢》這座金碧輝煌的藝術殿堂里,人物的服飾也熠熠生輝,美不勝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對人物服飾的設計,無論是從款式還是從色彩上,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梢哉f服飾是人的第二皮膚,也體現(xiàn)著對美的一種追求,是美的一種張揚和延續(xù),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很注重明清時期服飾的美學,賈府里面的人物服飾,一個個都是富麗堂皇,充分體現(xiàn)了人物的地位和命運,作者通過對服飾的描寫,把人物的心理和智慧的外在美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一、紅樓夢中的服飾特點
首先,在《紅樓夢》中的人物服飾主要體現(xiàn)的是明清時期服飾的特點,在作品中描寫的《紅樓夢》的服飾和現(xiàn)實中朝代的服飾是不太相同的,可以說曹雪芹在描寫《紅樓夢》的服飾的時候是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背景限制的,人物碰到正規(guī)的禮儀場合,就嚴格按照清朝的服飾制度穿戴的。但是作者又不完全按清制裝扮人物,以便給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造一個廣闊的天地,從客觀上看,清朝雖然廢除了明代服飾,但在有些方面還是沿用了明代的。由此可以看出,《紅樓夢》的服飾雖然有著曹雪芹自己的美學追求,但總的來說遵循的還是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審美標準。
其次,紅樓夢中的服飾大多以紅色為基調,而且多為描寫年輕美麗的女性服飾。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以紅色比喻美色,女子的服飾以紅為美,以紅為貴。比如,紅樓夢中對王熙鳳的服飾的描寫有三次,其中有兩次就以紅色為主。在當時,紅色不僅僅是美麗的代表,更是高貴吉祥的象征,而高貴就是美的表現(xiàn),書中所有的年輕女子個個美若天仙,所以都必須要有美的服飾與之搭配,而作者在設計時也是把美和高貴結合在一起了,同時也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封建社會把服飾禮儀作為當時重要審美標準。
二、《紅樓夢》中體現(xiàn)的明清時期服飾美學
《紅樓夢》所展示的明清服飾是宏大和精微并存的。《紅樓夢》中的服飾大量運用許多蘊涵豐富意義的圖案,這些圖案都是祈求祥和,或者是權利和統(tǒng)治階層的象征,也或者是對長壽和生命健康的崇拜。
(一)代表了明清時期服飾文化的審美標準
我們可以從書中描述的賈府人物的服飾看出,它們代表了明清時期服飾文化最高的審美價值,顯示了極高的審美品味和美學追求。在《紅樓夢》中,人物的服飾描繪渲染出錯彩鏤金的輝煌之美的一面,也有體現(xiàn)芙蓉出水般的清雅之美的一面?!都t樓夢》中的服飾深刻展示出明清時代的服飾文化的特點:當時的社會更趨向于崇尚繁麗華美,趨于諸多粉飾太平吉祥的祝福之詞,將這些吉祥祝詞施之于圖案之上,增加華貴的審美氛圍。通過《紅樓夢》中對服飾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時代服飾特征表現(xiàn)為生動豪放、色彩濃重、簡練醒目,反映出了他們的審美形態(tài)。尤其是清代服飾,更加注重于繁縟的藝術樣式和風格,使得在服飾用料、飾物等方面突出強調精致細密。在《紅樓夢》中充分體現(xiàn)了由于滿漢服飾的融合,出現(xiàn)了清代服飾花樣豐富多彩的趨勢,它基本以明代服飾和清代服飾混合法來塑造人物。如紅樓夢中賈寶玉、王熙鳳、薛寶釵等主要人物的服飾都具有時代的代表性,是當時流行的時裝,他們的服飾都是富麗堂皇般的錯彩鏤金之美。在林黛玉的服飾上,主要體現(xiàn)的是清新淡雅,猶如芙蓉出水,與其他人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主要是形象塑造的需要,也是特定人物的審美需求。
(二)體現(xiàn)明清時期服飾自身美的規(guī)律
服飾不僅要符合明清時期一定社會、階級的審美標準,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要合乎服飾自身美的規(guī)律。在社會中不同的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其服飾也是不盡相同的。在《紅樓夢》中,每個人物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穿戴的服飾,它的款式和顏色的搭配是不相同的。曹雪芹明白服飾的款式和色彩對人物角色描寫的重要性,因此按照美學的規(guī)律設計人物的服飾,為人物形象服務。比如說在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看到賈母的丫頭的服飾,感覺她們穿紅著綠與別家不一樣。這主要是因為賈母的地位決定的,賈母以享受為主,所以她不僅需要像鴛鴦那樣善于體察迎合她的丫頭,也要求丫頭在外表上也要賞心悅目,所以這樣穿著的丫頭放在賈母房里實在是合適不過了。“穿紅著綠”既對塑造賈母的形象起了烘托作用,又合乎美的規(guī)律。
(三)體現(xiàn)明清時期人物形象性格
《紅樓夢》中的服飾是明清服飾的一個縮寫,體現(xiàn)著明清時期人們如何運用服飾美學來美化人的外貌,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服飾是人主動裝飾自己外貌的部分,它能夠有效地烘托人物外貌,這就是人類運用服飾進行裝飾的目的。好的服飾能夠使得人物外貌變得更美,就像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因此,在《紅樓夢》中的服飾款式上,作者幾次描寫到寶玉穿箭袖衣,而箭袖衣是窄袖袍服,窄袖袍服是滿族游牧尚武的民族傳統(tǒng)流傳下來的,賈寶玉雖然不是習武的,但是穿上它可以顯得英俊干練、風流瀟灑。如果是變成穿寬袖長袍,那么就會顯得更適合讀書人,顯得老氣橫秋,這樣就不符合賈寶玉的形象和性格了。另外,服飾怎么打扮和什么樣的人喜歡什么樣的服飾,就要受到一定的思想引導了,這就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內在修養(yǎng)、氣質和性格。因此,在明清社會中,服飾除了能突現(xiàn)人的外貌和性格以外,還可以體現(xiàn)出人的身份地位,上到帝王后妃、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的衣冠服飾,這些都是有嚴格的區(qū)別,這種等級差別一直貫穿整個明清社會中,通過不同的服飾,我們可以看出人物經濟狀況的好壞和身份地位的尊卑高下。
(四)體現(xiàn)明清時期服飾美學的環(huán)境背景
人物總是要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活動的,因此人物的服飾不僅要與人物相配,還要經常變化,在更大的范圍內與周圍的環(huán)境、氣氛協(xié)調一致,才更具有美的效果。在《紅樓夢》中,作者能夠很好地利用服飾這個媒介,利用服飾的款式和色彩的變化來引出情節(jié)的變動,并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為揭示人物性格服務,為服飾增添了新的審美價值。比如說,在婚姻問題上講究姻緣的明清時期,在描述賈寶玉和薛寶釵的“金玉良緣”、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的問題上,作者通過人物的服飾來表達其思想,通過一個人穿什么服飾來表現(xiàn)他的性格,進而顯示出他們在處理問題上的差異,揭示人物命運,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大背景環(huán)境。又如,在對晴雯服飾的描寫上,作者花的筆墨不少,通過她與服飾有關聯(lián)的情節(jié)鮮明地突現(xiàn)了她位卑而人不賤、剛義潑辣、愛憎分明的性格。服飾在紅樓夢中的審美價值不僅表現(xiàn)在人物的穿戴上,還在作品內容上是一個有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結語
綜上所述,《紅樓夢》中的服飾主要是在不違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明清時期服飾的審美標準來進行的,遵循了明清時期美學的創(chuàng)造規(guī)律?!都t樓夢》通過運用服飾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不同的環(huán)境氣氛,點綴大自然的景色,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同時體現(xiàn)封建的倫理道德??梢哉f,《紅樓夢》中的服飾是集明清時期社會服飾美之大成,是研究明清服飾美學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參考文獻:
[1]陳東生,甘應進,周麗艷,覃蕊.清代滿族風俗與《紅樓夢》服飾[J].太原大學學報,2006(3).
[2]崔榮榮.《紅樓夢》人物服飾——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縮影[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4(6).
[3]崔榮榮.解讀《紅樓夢》服飾與人物地位之淵源[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