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教研室、教科院(所)、教育學院、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各中學:
為進一步貫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以國家、省市等促進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相關政策為工作指南,以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提高學校信息化綜合水平為重心,搭建信息化與教育和課程的融合平臺,從而促進互聯(lián)網+時代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推進數(shù)字化校園文化建設,推動教師信息化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學能力提升,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與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聯(lián)合主辦基礎英語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征集獎勵活動,包括“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微課”“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課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示范教師”“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示范?!惫参鍌€分項的征集獎勵。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其他情況說明如下:
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英語教師》雜志社
新課程報教育信息化研究院
2015年11月20日
2015年12月初,第二屆“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期間。
征集活動每年兩次,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舉行一次,活動相關信息持續(xù)在翼課網(www.ekwing.com)、翼課網官方微信、新課程報等媒體上發(fā)布。
活動將邀請教育信息化專家和基礎英語教育專家共同評審。獎勵證書由主辦方簽發(fā)。第二屆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期間,將現(xiàn)場為本次獲獎單位和個人頒證。
歡迎各相關單位和廣大英語教師踴躍參與。相關說明見附件。
附件1: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相關征集說明
附件2: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微課相關征集說明
附件3: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課例相關征集說明
附件4: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師相關征集說明
附件5: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關征集說明
聯(lián)系方式
地 址:廣州市天河區(qū)中山大道西89號華景軟件園A棟16層南
郵 編:510630 電 話:020-29187183 聯(lián)系人:羅老師18665602600 李老師18665601715
郵 箱:jyxxh@moyi365.com( “教育信息化”全拼的首字母)
附件1:
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相關征集說明
一、征集對象
全國初中英語教師、初中英語教研組/備課組
二、征集主題
本次活動征集的案例,必須圍繞“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教研時間,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形成的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突出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某一事例或某個具體方面。
征集案例分為兩類:1)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案例;2)教育信息化應用教學案例(含教育信息化應用教學設計和教育信息化應用綜合案例)。具體如下:
1.研究報告
以在線教育平臺的研究和使用為實驗基礎,與英語學科教學實踐充分融合,開展教學教研研究、實驗,形成教學教研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內容包括,研究的目標、研究的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結果與分析、原始數(shù)據、統(tǒng)計圖表等。
2.典型教案
一線英語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學科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典型教案。典型教案內容包括,設計思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教學反思等。
3.典型案例
一線英語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學科教學實踐過程中在某個階段的案例。典型案例要素,含測試時間、對象、統(tǒng)計處理、班別、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前期測試、中期測試和后期測試,測試結果與反思,可以是整個教研組或備課組的案例。典型案例內容包括案例背景、案例主題、案例過程分析、案例反思等。
4.教學反思
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自身教學理念、思想、心理感受與體驗進行思考和總結。教學反思的內容包括,對教學目標的反思;對教學設計的反思;對教學方法的反思;對教學結構的反思;對自主學習模式的反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反思;對教學目標達成和教學效果的反思等。
5.課堂教育教學敘事
以敘事為主,夾敘夾議,直接形象地反映出利用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實踐及取得一定的實踐成果或某個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事件的具體過程,突出信息技術對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并闡述其深刻感受與啟發(fā)。課堂教育教學敘事內容包括,教學設計思路、教學目標、教學實踐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教學感受與啟發(fā)等。
6.教學資源
包括教學課件、教學備課資源、教學視頻、微課視頻、教學材料(拓展性閱讀材料、延伸性練習或超鏈接)等。教學資源內容要求圍繞教學目標,反映主要教學內容,與教育信息化相關,突出信息技術對教學中的應用。課件限定PPT(2003/2007)格式。
三、征集要求
1.案例的內容必須與教育信息化相關,圍繞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主題明確、邏輯清晰、數(shù)據準確、案例典型、文字簡潔,理論聯(lián)系實際。
2.以智能化同步教學平臺(翼課網)的研究和使用為實驗基礎,與英語學科教學實踐充分融合的優(yōu)秀案例優(yōu)先考慮。
3.可以是凝聚集體(備課組、教研組)智慧的教育教學應用案例,也可以是個人的教學應用案例。
4.參賽者可自選其中一種或幾種征集材料提交。另“教學資源”可與同期舉辦的“微課征集活動”或“課例征集活動”的配套教學資源,一并提交。
5.以上第1至第5項應用案例呈現(xiàn)形式word(2003/2007),A4規(guī)格,字數(shù)不少于3000字。第6項應用案例“教學資源”呈現(xiàn)形式可以是Word、PPT、視頻、音頻、圖片等。
6.每個案例要求具有鮮明的特點,突出教育信息化應用的某一事例或某個具體方面,將主題、過程及效果寫清楚,體現(xiàn)在線教育的特色。
7.案例在全省甚至全國具有獨創(chuàng)性或在某一方面具有開創(chuàng)性;案例導向正確,符合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方向。
8.案例中使用的數(shù)據真實準確,無虛假成分,且案例的應用已正常開展,并取得明顯成效。
視頻和PPT具體格式如下:
1)PPT 制作要求
界面通常包含有文字、圖形、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元素。界面設計要做到內容合理、條理分明、和諧美觀。
內容合理:文字內容選用要提綱挈領,突出主題。其他元素要服務于主題表現(xiàn),有助于提高學與教的效果。
條理分明:要吃透文字教材,進項整體的“謀篇布局”。內容的排列組合由其相互內在聯(lián)系為依據,需表現(xiàn)的各元素主次分明,主要內容處于界面的中心。
和諧美觀:課件整體要色調和諧,各元素搭配構圖得當,背景和文字顏色有反差,文字修飾適度,字體、字號有層次,前后風格統(tǒng)一。
插入的視頻分辨率:要求像素720×576,聲音清晰、畫面清晰;插入的圖片要清晰;插入的音頻聲音清晰、無失真。
格式:2003/2007版PPT
字體:中文小四號宋體,英文字體用小四號Times New Roman
行距:行距20磅
2)視頻要求
視頻畫面:清晰、圖像穩(wěn)定、構圖合理、聲畫同步,能全面真實反映教學情景。
視頻相關內容: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
動畫:根據實際需要,視頻中可插入動畫等媒體形式。
設備:視頻采用專業(yè)設備拍攝,如DV攝像機、數(shù)碼攝像頭、錄屏軟件等。
分辨率:1024×768像素。
時長:“課堂教學”和“其他教學視頻”錄制不超過40分鐘,“微課”視頻不超過8分鐘。
文字:視頻使用規(guī)范語言,普通話或英語需標準,語言富有感染力。
內容:簡單明了,反映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字幕提示。
聲音:聲音清晰,無雜音、噪音;聲音與畫面保持良好的同步。
背景:簡潔。
頭像:構圖要留天,居中,光線合適,無陰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阂曨l作品建議最大不超過500M。
四、征集程序及獎勵
論壇組委會邀請教育信息化評審專家,從結合英語學科教育教學特點、信息化技術應用、信息化成果推廣3個角度,對提交的案例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8,入圍獎若干名。獎勵項目如下:
1.獲獎者將獲得由主辦方頒發(fā)的獲獎證書。
2.獲獎者予以頒發(fā)獎品,優(yōu)秀的案例有資格入選《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集》。
3.獲獎作品可作為“第二屆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的分享、交流材料。
4.獲獎者名單和獲獎作品將在翼課網平臺相關頻道展示,如翼課網官微、翼課網平臺等。
5.獲獎者可免會務費參加2016年的“骨干教師研修班”,以及翼課網、學生雙語報社不定期舉辦的各項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教師沙龍等活動。
6.獲獎者可獲得翼課網、《學生雙語報》專家組委會的點評、指導。
7.優(yōu)秀案例將通過相關途徑報送教育部相關部門。
8.特別優(yōu)秀的成果將結集出版,匯編成文集印刷成書,作為國家示范校項目建設成果存檔。即可獲得免費媒體平臺出版(出版署正式報號或CN刊號)、刊登其優(yōu)秀案例成果。如《英語教師》《新課程報》《學生雙語報·教師版》、翼課網等。
五、其他事項
1.每個學校提交參賽作品數(shù)量限為1—5個。每件作品原則上署名1人。
2.獲獎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權,且同意授權論壇組委會在全國初中基礎教育信息應用案例征集相關宣傳和推廣活動中使用該作品。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動只接受電子稿,請將案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郵件主題:省份+單位+姓名+案例主題
七、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提交信息表
注:填寫此表并加蓋公章,原件電子版或掃描件電子版,隨提交的案例材料一起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電話:020-29187183。
附件2:
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微課征集說明
一、參賽對象
全國初中英語教研員、初中英語教師
二、征集主題
本活動的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圍繞某個單一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展開的簡短、完整的的課程資源,用于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
征集的微課分為兩類:1)講授類: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點;2)應用類:關鍵教學問題的解決。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提出應用問題(例題),并圍繞教學重難點問題開展分析、討論,最后解決問題。
此次提交的微課材料,包括微課視頻、微課設計說明和配套的微課資源,具體內容如下:
1.微課視頻
1.1 微課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一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靈活、合理運用教育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破難點、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課程。
1.2 微課程:指系列化的微課堂教學,一門微課程不少于3個微課堂教學。微課程以服務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2.微課設計說明
指的是制作微課視頻用到的設計思路及反應的教學理念、教學特色、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小結與反思等。
3.微課資源
特指制作微課視頻時用到微課設計材料,包括教學視頻、課件、教案、拓展性閱讀材料、延伸性練習或超鏈接等素材內容。
注:特別說明,微課視頻中用到的相關輔助性素材需在微課設計中注明來源,比如微課練習來源于:翼課網的同步作業(yè),人教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 1,Section A 1a,1b,1C中的目標語練習。
三、征集要求
1.符合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充分考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善于利用智能化在線教學平臺上的資源(如翼課網)的微課作品優(yōu)先考慮。
2.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目標清晰、定位準確,重難點突出,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可用于課堂教學或網上學習。
3.遵循教育規(guī)律、符合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生動活潑、啟發(fā)性引導性強,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適應多種技術條件應用的需求,要充分考慮網絡技術與微課資源的結合,有利于資源在各種平臺環(huán)境中的共享。
5.微課作品最終應統(tǒng)一打包提交1個文件夾,內含3個文件或文件夾,提交相對應的是3類材料:微視頻(wmv或flv)、微課設計及配套的微課資源。具體編輯要求如下:
1)微課視頻的編輯要求
微課視頻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攝類和錄屏類。拍攝類微課制作利用專業(yè)攝像機等設備拍攝、制作加工而成微課視頻。錄屏類微課利用屏幕錄制軟件、聲音輸入設備,同步錄制教師在電腦屏幕(或電子白板、一體機等)上演示,操作、講解的授課內容和聲音的微課視頻。
時長:控制在8-10分鐘左右。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分辨率:為標準1024×768像素。
文件大?。翰怀^100M。
畫面:畫面清晰、圖像穩(wěn)定、構圖合理、聲畫同步,無質量缺陷。
文件命名:省份+單位+姓名+作品主題。
文字:視頻要有片頭片尾,片頭應顯示微課名稱、作者和單位,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字幕提示。內容要簡單、明了,每屏文字不宜太多。文字位置合適,字號適中可見度足夠。
聲音:使用標準普通話和規(guī)范學術用語配音,表述清晰、有條理;聲音清晰、響亮,節(jié)奏感強,無雜音、噪音;聲音與畫面保持良好的同步,充分利用鼠標的拖、點配合解說,適當使用畫筆功能。
2)微課設計說明的編輯要求
微課設計首頁面:包括教材版本、冊次、單元或模塊、適用對象、作者及單位等。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號宋體;英文小四號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文本字數(shù):1000字以內。
3)微課資源的編輯要求
微課資源既可以是文本形式、PPT形式,或視頻形式。
文本格式:中文小四號宋體,英文字體用小四號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文字數(shù)不超過1000字,確保學生1分鐘左右閱讀完;PPT限定(2003/2007)格式;視頻形式時長3—5分鐘。
四、征集程序及獎勵
論壇組委會邀請教育信息化評審專家,從結合英語學科教育教學特點(教學選題、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等)視頻規(guī)范、網上實用性3個角度,對提交的案例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8,入圍獎若干名。獎勵項目如下:
1.獲獎者將獲得由主辦方頒發(fā)的獲獎證書。
2.獲獎作品將有機會編入“翼課網教研資源”。
3.獲獎者名單和獲獎作品將在翼課網平臺相關頻道展示,如翼課網官微、翼課網平臺、《新課程報》《學生雙語報·教師版》等。
4.獲獎作品可作為“第二屆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的分享、交流材料。
5.獲獎者可免會務費參加2016年“骨干教師研修班”,以及翼課網、學生雙語報社不定期舉辦的各項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教師沙龍等活動。
6.獲獎者可獲得翼課網、《學生雙語報》專家組委會的點評、指導。
7.優(yōu)秀微課將通過相關途徑報送教育部相關部門。
五、其他事項
1.每位參與征集活動的作者提交作品數(shù)量限為1—2件,每件作品原則上署名1人;
2.所有參評作品概不退還,請參賽者提交前自行備份;
3.所有參與征集活動的作者,均視為同意授權論壇組委會對其產品進行應用開發(fā)、宣傳、推廣并使用,版權歸論壇組委會所有;
4.參評作品必須為本人原創(chuàng),不得抄襲。如有抄襲,取消參評和獲獎資格,并由當事人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5.凡提交作品參評,即表示參與征集活動的作者同意接受組委會制定之所有參賽細則章程。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動只接受電子稿,請將征集的微課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郵件主題:省份+單位+姓名+微課主題
七、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微課征集報名表
注:填寫此表并加蓋公章,原件電子版或掃描件電子版,隨提交的案例材料一起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電話:020-29187183。
附件3:
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課例征集活動說明
一、征集對象
全國初中英語教研員、初中英語教師
二、征集主題
課例是指課堂教學實錄以及對此進行的闡述(分析與反思)。內容必須圍繞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針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某一方面進行設計,將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等深度融合,探索結合信息化教育與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模式。
課例類型主要包括:
1.教學反思
要結合課程標準改革的基本理念進行,可就具體的教學細節(jié)進行闡釋,并“教學預期”的實現(xiàn)程度,即問題解決的效果,也就是對教學的評價。字數(shù):800字左右。
2.教學設計
對某一節(jié)課或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教學方案,配套教學課件(PPT)和教學資源。包括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學生活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等。
3.教學實錄
以視頻(wmv或flv)為主要載體拍攝教學實況錄像,配套教學設計方案。一線英語教師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設計方案的過程。
注:課例中用到的相關輔助性素材需在教學設計中注明來源,比如課堂練習來源于:翼課網的同步作業(yè),人教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 1,Section A 1a,1b,1C中的目標語練習。
三、征集要求
1.課例要求必須以智能化同步教學平臺(翼課網)的研究和使用為實驗基礎,將平臺與英語學科教學實踐充分融合。
2.課例內容必須圍繞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和目標的要求,針對某個課時(教學或教材內容等)進行教學,要求內容新穎、豐富。
3.避免平鋪直敘,不能乏味,有主題,解決現(xiàn)實中普遍性教學問題,他人能從課例中學有所獲。
4.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目標清晰、定位準確,重難點突出。
5.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學科知識,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6.可從教學實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中任選一項或多項提交。將分項文件夾放入一個總文件夾一次性提交。
7.具體編輯要求。
1)“教學反思”格式主要用 word(2003/2007)
字體:中文小四宋體,英文小四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文本為word(2003/2007)格式。
字數(shù):教學設計全文字數(shù)不少于3000字,教學反思全文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教學設計封面:標題通用格式為“**版**科目***年級**內容的教學設計;署名寫明單位、姓名、郵編、聯(lián)系電話、電子信箱。
2)“教學設計”采用PPT格式(相關word文件格式同“教學反思”格式要求)。
PPT通常包括文字、圖形、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元素。在設計方面要做到內容合理、邏輯清晰、和諧美觀。
內容:確保多媒體課件及嵌入的媒體素材內容無誤,突出主題,符合英語學科特點及學生認知規(guī)律。
邏輯:對教材理解透徹,進行整體的“謀篇布局”,內容的排列組合以其內在關系為依據,各元素主次分明,條理清晰。
界面:界面設計要求簡潔美觀、布局合理、重點突出、整體色調和諧、風格統(tǒng)一、色彩搭配符合視覺心理,形式新穎、活潑、富有創(chuàng)意。
排版:排版格式整齊規(guī)范,標題與正文的字體字號合理分布以突出內容的層次感。
字體:正文字體為中文小四宋體,英文小四號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格式:PowerPoint 2003/2007。
其他:如有視頻、動畫插入,像素要求不低于720×576,聲音、畫面清晰。
3)課堂實錄主要以視頻為載體。
制作方法包括拍攝、錄屏等。拍攝類課例視頻制作利用專業(yè)攝像機等設備拍攝、制作加工。錄屏類微課利用屏幕錄制軟件、聲音輸入設備,同步錄制教師在電腦屏幕(或電子白板、一體機等)上演示,操作、講解的授課內容和聲音的課堂實錄視頻。
分辨率:為標準1024×768像素;
時長:控制在45分鐘以內;
文字:插入的文字符合國家規(guī)范要求,使用規(guī)范學術用語,表述清晰、有條理,采用標準普通話配音,聲音響亮,節(jié)奏感強。位置合適、內容簡明、字號適中、可見度夠、片頭片尾完整(視頻片頭需顯示視頻課例名稱、作者和單位),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字幕提示;
聲音:聲音清晰,無雜音、噪音;聲音與畫面同步;
背景:簡潔大方為主;
主體畫面:主體畫面為講解者時,以不影響主要內容的呈現(xiàn)為準。人物構圖要留天,居中,光線合適,無陰影;
文件格式:wmv或flv格式;
文件大?。阂曨l作品最大不超過700M;
文件命名:課例類別+學校名稱+教師姓名。
四、征集程序及獎勵
(一)征集程序
1.提交《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課例征集報名表》,須蓋學校公章;
2.評審委員會審核;
3.審核通過者,予以頒發(fā)證書。
(二)獎勵
論壇組委會邀請教育信息化評審專家,從結合英語學科教育教學特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估、教學效果等)、翼課網平臺后臺數(shù)據、創(chuàng)新與實用等3個角度,對提交的課例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8名,入圍獎若干名。獎勵項目如下:
1.獲獎者將獲得由主辦方頒發(fā)的獲獎證書。
2.獲獎作品將有機會編入“翼課網教研資源庫”。
3.獲獎者名單和獲獎作品將在翼課網相關頻道展示,如翼課網官微、翼課網網站、《新課程報》《學生雙語報·教師版》等。
4.獲獎作品將作為“第二屆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以及其他教育信息化會議的分享、交流材料。
5.獲獎者可免會務費參加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師研修班”,以及翼課網、學生雙語報社不定期舉辦的各項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教師沙龍等活動。
6.獲獎者可獲得翼課網、《學生雙語報》專家組委會的點評、指導。
7.獲獎者獲得免費在《英語教師》上發(fā)表1篇論文的機會。
五、其他事項
1.每位參賽教師提交參賽作品數(shù)量限為1件。每件作品原則上署名1人。
2.獲獎作品需適用于課堂教學、網上學習或二者兼顧。
3.獲獎作品的作者享有其著作權,并同意授權論壇組委會在相關教研活動和推廣活動中使用該作品。
4.參評的課例及相關材料必須為本人原創(chuàng),不得抄襲,如發(fā)現(xiàn)抄襲現(xiàn)象,取消參評資格。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動只接受電子稿,請將參評的課例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單位+姓名+課例主題
注:請將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個文件夾內,壓縮成RAR文件。
七、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課例征集信息表
注:填寫此表并加蓋公章,原件電子版或掃描件電子版,隨提交的課例材料一起email至jyxxh@moyi365.com 。電話:020-29187183。
附件4:
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師相關征集說明
一、征集對象
全國初中骨干英語教師
二、征集要求
1.將在線同步教學平臺(如翼課網)與教學結合運用,并取得一定成果;
2.在推進年級/學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建設中,做出一定貢獻的先進個人;
3.提交平臺應用成果匯報,包括使用目的、使用過程、使用數(shù)據、使用成果、使用感受等,主要是數(shù)據報告,不少于3000字,word(2003/2007)格式,其中平臺應用案例相關視頻(wmv或flv),大小不超過500M;
注: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師申請表,可在翼課網官方微信、翼課網(www.ekwing.com) ,新課程英語教育網(www.ncneedu.cn)下載;
三、評審和獎勵
(一)評審
1.提交《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師申請表》,須學校蓋章。
2.經專家評審委員會審核,評選出最終獲獎名單。
3.獲獎名單及案例在面向全國進行公布,并在高峰論壇期間頒發(fā)證書。
(二)獎勵
論壇組委會邀請評審專家從英語學科教學特點、翼課網后臺數(shù)據等角度進行評選,最終評選出10名示范教師,頒發(fā)證書,并獎勵以下項目:
1.頒發(fā)“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師”榮譽證書。
2.優(yōu)秀的平臺使用案例有機會收錄在《基礎教育信息化運用案例集》成果結集中。
3.應邀參加第二屆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會務費、食宿費由翼課網承擔。
4.以多元化媒體出版形式擇優(yōu)刊發(fā)示范教師的研究成果,包括《英語教師》雜志1人/篇·學期、新課程報、相關在線媒體。
5.VIP繳費每滿50人,即贈送2名免費VIP名額。
6.優(yōu)先參與研究翼課網承擔的國家級重點課題,免費為入選教師組織信息化教育教學專場交流會等一系列獎勵項目。
7.提供相關宣傳,包括專版報道、專欄報道、個人采訪等多種宣傳推廣形式。
四、其他事宜
1.參與教師的相關材料必須為原創(chuàng),具有典型性和啟發(fā)性。
2.獲獎教師享有申報資料的著作權,且同意授權論壇組委會在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運用示范教師征集相關宣傳和推廣活動中使用。
五、提交方式
本次活動只接受電子稿,請將相關證明材料匯總在一個文件內,壓縮后以附件的形式email至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單位+姓名+主題
六、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教師申報表
注:1.請?zhí)顚懘吮聿⒓由w公章,原件電子版或掃描件電子版,隨相關成果材料發(fā)送至jyxxh@moyi365.com;電話:020-29187183。2.郵件主題為“示范教師+省份+單位+姓名”。
附件5:
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相關征集說明
一、征集對象
面向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融合效果突出、信息化建設完善的學校的中學。
二、征集內容及要求
1.學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成效的研究報告。
2.教師信息化專業(yè)發(fā)展的培養(yǎng)方案及其成效。
文本格式:word(2003/2007),中文小四號宋體,英文字體用小四號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文本字數(shù):不少于3000字以內。
三、征集程序
1.學校提交《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申請表》,須蓋學校公章;
2.評審委員會審核;
3.審核通過者,予以頒發(fā)證書。
四、獎勵
論壇組委會邀請評審專家分兩輪進行評選,最終評選出10所示范校,頒發(fā)證書,并獎勵以下項目:
1.由“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組委會頒發(fā)“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睒s譽證書/牌匾。
2.校方可獲贈價值1—3萬元信息化和基礎教育相關的配置圖書。
3.邀請示范校相關領導參加“第二屆互聯(lián)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骨干英語研修班等活動。
4.安排相關專家送課入校。
5.針對示范校的經驗進行全國范圍的宣傳推廣,包括專版/專欄報道、校領導采訪,互聯(lián)網宣傳、會議宣傳等多種形式。
五、其他事項
1.參與學校的相關材料必須為原創(chuàng),具有時效性。
2.獲獎學校享有申報資料的著作權,且同意授權論壇組委會在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運用示范校征集相關宣傳和推廣活動中使用。
六、提交方式
本次活動只接受電子稿,請將征集材料打包以附件的形式發(fā)送至郵箱jyxxh@moyi365.com。
作品命名:省份+單位+主題
注:請將所有提交材料打包在一個文件夾內,壓縮成RAR文件。
基礎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申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