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旗
摘要:語文 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語文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德育與語文教學之間存在著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關系,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承擔起教育育人的重任,在語文教學中灌輸?shù)掠逃?,來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鑒于此,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進行了探討,以期對同行有所裨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 榜樣 作文 教材
一、前言
呂型偉先生曾經(jīng)說過:“智育不合格是次品,體育不合格是廢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險品?!爆F(xiàn)實中,小學生的品德素質(zhì)令人堪憂,一些小學生缺乏基本的社會禮儀,對長輩不尊敬,缺乏感恩意識;一些小學生盲目攀比、追求享樂,拾金不昧的現(xiàn)象漸漸消失;一些小學生說臟話、亂扔雜物,缺乏社會公德,這些不良現(xiàn)象給小學德育工作敲響了警鐘。德育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旋律,對培養(yǎng)小學生社會品德、健全人格和文明禮儀有著重要作用?!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到: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修養(yǎng),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梢?,德育已被提升到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品德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一些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依然過于關注對知識和技能的講授,忽略了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素質(zhì)的熏陶和培養(yǎng),這種現(xiàn)象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二、提高小學語文德育教學的措施
1.利用榜樣引領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不僅文字優(yōu)美,可讀性強,而且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有很多課文為我們塑造了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的高大人物,這些榜樣人物自身具有巨大的號召感染力,他們散發(fā)出來的優(yōu)良品質(zhì)高尚情操深深感染著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很容易被學生接受。而且小學生年紀尚小,正處于人生觀慢慢形成的階段,可塑性強,正面人物的榜樣引領作用比教師單純的說教要有效的多,只要語文教師善于挖掘,充分利用教材中人物的榜樣作用進行德育滲透,就會取得不錯的效果。例如,有教師在講授《詹天佑》一文時,盡管年代距今已經(jīng)很遙遠,但在主人公的身上,深深體現(xiàn)著不屈的奮斗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力,將那個時代中國人高度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小學生感受到做事認真、堅韌不拔的可貴之處,也培養(yǎng)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再如,有老師在講授《我不能失信》一文時,以主人公——宋慶齡為榜樣,讓小學生們懂得為人做事要將誠信、守信用,誠信是一個人身上最可貴的品質(zhì),我們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可見,這樣的榜樣引領大大提高了德育的有效性。
2.作文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小學語文作文中的德育元素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在作文過程中,可以認真地觀察事物、分析事物,有了想法就將其寫出來,在此過程中會形成諸多的思想情感,并對所要描述的事物或者事件有一定的情感體驗,這本身就是德育的過程。小學生活動好動,喜歡參加各種活動項目,但基本上都是以娛樂為目的,缺乏主動觀察事物的意識。作為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身邊事物的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寫出有想法和主見的文章來,慢慢就會達到應有的德育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以“保護身邊的小動物”為主題寫篇作文,小學生們都非常感興趣,大家都積極地尋找身邊的小動物,觀察它們的行為,認識到它們的可愛之處,寫出一篇篇溫馨感染的文章,也培養(yǎng)了學生愛護動物的美德。再如,現(xiàn)在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受到長輩的嬌慣,不懂得尊重父母和他人,有的教師讓小學生放學回家后,幫父母做一件家務,然后寫出做家務的辛苦和樂趣,這個過程增進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也讓小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不易,于是一篇篇生動感人的作品躍然紙上。
3.說理明道中進行德育滲透
說理明道是最常見的德育方法,小學生年紀小,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需要教師進行說理明道。小學語文上的很多素材深刻闡述了生命的價值和高貴的品質(zhì),折射出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利用這些素材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育,可以極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這里注意的是,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是絕對的權威,教師占據(jù)絕對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會盲目隨從,教師利用權威進行壓迫式的說教,盡管短時間內(nèi)效果顯著,但這種強制的灌輸進來的思想是靠不住的,并不能潛移默化成為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準則和規(guī)范。小學生情感細膩,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我們這里倡導的說理明道是教師與學生出于同等的地位,教師把學生看成可以平等對話的對象,利用課本中的優(yōu)秀篇目,釆用德育滲透的方法進行說服教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情,觸摸到老師溫暖的心,引導他們在道德海洋里選擇正確的方向。
4.拓展課外閱讀,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小學生課余時間較多,如果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閱讀和學習能力,還可以促進小學生健康心理和優(yōu)秀品德的養(yǎng)成。為了達到德育的目的,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愛好興趣和心理特征,向其推薦一些德育內(nèi)容強的讀物,事實上,一本好書相當于一位良師益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能培養(yǎng)刻苦學習、戰(zhàn)勝困難的奮斗精神。例如,低年級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易受情景暗示,教師可以讓其閱讀一些童話故事,小學生的生活不能缺少童話,小學生都喜歡童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他們認同英雄人物的一切斗爭,這種認同深深地印入小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當他們感覺到自己被忽視、拒絕或傷害時,能夠把自己放在英雄的角色上,克服焦慮、驚恐、孤獨和失望。另外,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寓言故事,如《拔苗助長》《自相矛盾》《掩耳盜鈴》等,都能使學生在活動中觀賞和演繹中感悟人生真諦,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得更聰慧、更睿智。
三、結語
總之,現(xiàn)代教育不僅要讓學生讀好書,更要讓學生做好人,二者相比較,后者更為重要。小學語文教學只有與德育工作相滲透和融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這是小學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與心理咨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許惠英.中小學德育工作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石鷗,劉麗群.中小學課程與教學改革[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