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音樂教育心理學成為了音樂教育中一門新興的學科。變得更為大眾所了解、接受與重視。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是人類發(fā)展的需要,是音樂教育學建設的需要,對小學音樂教育同樣起著促進作用。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和設計來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音樂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交叉性學科,結合了音樂學和心理學,有一定耦合性和獨立性。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開發(fā)了學生的潛在創(chuàng)造力和更廣闊的思維。
【關鍵詞】音樂教育心理學;小學音樂教學;交叉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全面推進,我國的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國的家教素質普遍偏低,方法不合理,學校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做得不夠。音樂教育心理學從心理學的角度,給音樂教育學提供幫助和理論依據。
一、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轉型期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造成了不利影響
西方思想的滲透涌進,改變了很多原有的傳統(tǒng)觀念和思想。其中參雜的一些負面影響對脆弱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是相當危險的,這個階段的孩子辨別能力弱,模仿能力強,就很容易誘發(fā)一些問題思想和行為。很多學校采取的還是應試教育模式。繁重的學業(yè)給稚嫩的小學生心理帶來了陰影。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急功近利的家長心態(tài)會讓孩子產生壓迫感恐懼感。甚至變得沉默逃避社會。使得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開展頗為困難,也尤為重要。
2.脫離實際教育的現實和片面的人才價值觀造成不利影響
現在的教育內容和方法與小學生的年齡與生活實際嚴重不符??傮w上雖然符合了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如數理化是提高學生的算術思維能力,增加心智感悟力。語文、思德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情感和規(guī)范行為,增強素質。但是這些學科內容偏向枯燥脫離生活實際,有些更是超出了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得孩子學的吃力,成績不理想,在學校和家庭都備受壓力?,F在的升學模式都是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指標,用人單位也把能力與文憑相掛鉤,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阻滯了孩子的思維。
3.小學音樂作為一門非主要考試科目得不到重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語數外是小學重點抓的學科,忽視了小學音樂對小學生起的作用。音樂教育是一門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學科和特殊學科,要求表現者和感受者都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修養(yǎng)。起著陶冶心靈,美化生活的作用。著名教育局蔡培元說過“所以美育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不僅得到美的享受,也激發(fā)了對美的追求。讓學生立足于聽,養(yǎng)成對音樂的良好感受能力,讓孩子在學習其他方面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引導學生親身去體驗音樂的美
音樂教學是一門“聲源于形,形發(fā)于聲”的藝術。對那些偏內向的孩子,膽怯不敢發(fā)聲的學生,要加以心理教育和輔助。讓他們大膽的開口,老師和同學都予以鼓勵。表現者在運用過程中把抽象的東西轉變成感受者能體會的形象物質。學生只有親身參與其中,才能有審美實踐機會,得到美的享受并激發(fā)學習興趣。音樂是一門聽覺方面的藝術,一切實踐依賴于聽覺。決定了音樂教學須立足于聽,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感受能力。
2.通過教師的全身心情感投入去帶動學生的情緒
在課堂上,老師起著引導和決定性作用,學生是感受、接受者。尤其是在音樂美學傳播過程中,欠缺情感投入,都會很容易被敏銳的孩子捕捉到,整個課堂的氣氛就會變得很糟糕,教學進度和效率會受到很大影響。好的情感投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將會很愉悅的接受和領悟到音樂的美。
3.運用好多媒體技術,讓孩子們更加容易接受
音樂教育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合適他們的音樂為客體。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喜歡接觸新鮮事物,一些現代化科技的課堂應用將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設計出的活動能使主客體相互統(tǒng)一。多媒體的使用,能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其中之一或更多。運用多媒體,也要注意把握好時間、順序與次數。合理的時間、順序、次數能與教學內容更自然組合,使學生獲得清晰的層次,獲得更加生動深刻的映象,加強教學效果。
三、結語
很多小學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片面地追求成績,重視知識理論的灌輸,弱化實際動手能力和對美研究的培養(yǎng)。音樂教育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起著調節(jié)、引導、疏通的作用。能結合學生的心理更好的展開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譚琴.如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試周刊.2011(16)
[2]趙玲.試論音樂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02)
[3]胡曦.論高校音樂欣賞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02)
作者簡介:
楊正帆(1992~),男,貴州省遵義市人,工作單位: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職務:學生,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