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燕
【摘 要】新標準外語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教材主要是從“聽”、“讀”、“說”、“寫”四個方面入手,但是考慮到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和思維方式,對于英語語法的講解與滲透相對較弱,本文從故事主題英語語法教學出發(fā),結(jié)合新標準外語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教材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
【關(guān)鍵詞】故事主題英語語法教學;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一、引言
“故事主題英語語法教學法,是通過一個完整的故事來貫穿教學過程,故事的結(jié)束就標志著教學任務的完結(jié)?!币虼擞⒄Z老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必須選擇好故事,除了容易和教學語法相契合之外,還要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角度入手,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樂觀的學習精神;其二,必須將學生帶入到故事當中,與故事當中的主人公進行有效的融合和完美的溝通,這時我們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第三,我們必須明確的是這是英語語法教學課,而不是故事大王課堂,因此在故事和英語語法教學上必須有自己的側(cè)重點和教學重難點。
二、故事主題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新標準外語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英語教材主要是從“聽”、“讀”、“說”、“寫”四個方面入手,“聽”指的是學生可以聽懂一些基本的、簡單的常用語用于口語交際;“讀”指的是可以以標準流利的發(fā)音讀出學過的單詞和課文;“說”,相對于“聽”而言,主要指的是可以將自己的簡單的想法用英語表達出來;“寫”即準確書寫英語字母和單詞。但是考慮到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和思維方式,對于英語語法的講解與滲透相對較弱,綜合分析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目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還沒有科學有效的理論支撐,二是如果以不合適的語法教學方式進行強行灌輸或者采用初中生語法教學的方式,則容易遏制和阻礙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因此,為了小學生能夠系統(tǒng)地掌握和學習英語語法或者為未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chǔ)就必須提出新的教學方式,而通過故事主題英語語法教學之后效果顯著,為此我們通過基本的實例和策略分析故事主題英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三、以故事為主體的小學英語語法教授中的具體操作流程
1.故事設計
如上文所說,故事的選擇非常重要,既要契合語法教學的內(nèi)容,又要富有趣味性和知識性,最重要的是必須具有正能量,因此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英語語法教學與教材的關(guān)系,使故事富有質(zhì)感。例如在講解英語語法的“單三”時,可以采用朋友見面的故事,可以把主語he、she、it等看作是小男孩,將后面的成分看作是小女孩,這樣子小女孩為了見小男孩,特意打扮了以下,她梳了一條美麗的馬尾,也就是“s”,這樣子學生就可以在過家家的游戲故事中明白這個語法如何使用,并巧妙地記住和掌握它。
2.故事的真實性與情境創(chuàng)設
選擇好故事之后,必須帶領(lǐng)學生走進故事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進行,①角色扮演,讓學生來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物品,并且明確自己的臺詞和語法知識;②采用一些道具進行簡單的輔助,使得故事根據(jù)有氛圍和真實性;③教師必須扮演重要的角色,來引導學生進行故事表演和語法知識反饋。例如,在進行陳述句變?yōu)橐话阋蓡柧鋾r,可以進行如下的故事語法演戲,——what it is?——it is a pen。我們可以規(guī)定五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個學生固定扮演what,一個扮演it,一個是is,還有一個是a和an的轉(zhuǎn)換,其他的學生則可以扮演物品,比如pen,apple,rule,potato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有趣的故事中明白了語法的順序和應有的語序。
3.教師的主體引導地位
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還不成熟,再加上故事的趣味性,容易導致學生偏重于故事和游戲性的玩耍,這時,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就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在進行故事交流和扮演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按照之前準備好的教案將語法知識的講解融入到故事的情節(jié)當中,其中最為關(guān)鍵的便是,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和心理體驗以及認知能力的角度出發(fā),巧妙地將語法知識融入到故事當中,并且故事的情節(jié)與語法知識的結(jié)合必須顯得自然貼切而不那么的突兀,在進行故事表演的過程中,一些突發(fā)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學生出現(xiàn)緊張或者忘詞等現(xiàn)象時,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鼓勵,逐漸將學生的緊張和害怕情緒排除,從而在輕松的氛圍當中解決語法枯燥難懂的問題。最終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夠從傳統(tǒng)的英語語法教學方式中走出來,以一種連貫性的、趣味性的方式進行系統(tǒng)地學習。
四、故事主題英語語法教學法的教學案例分析
在進行現(xiàn)在進行時的英語語法教學時,出現(xiàn)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學生卻經(jīng)常犯錯誤,現(xiàn)在進行時的基本形態(tài)是“be+動詞ing”的形式,在進行授課的時候進行得很順利,但是在進行習作時,學生往往搞不清楚哪里該加ing,哪里不加ing,導致嚴重的語法錯誤,而又搞不清問題的原因和本質(zhì),為此,通過分析,我將兩只老虎的故事結(jié)合進去,在進行故事授課的過程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是這樣子的:
從前有一座山,山腳下有一片蔥蔥郁郁的森林,在那里生活著一個善良的老虎媽媽,她生下了兩只可愛的小寶寶,最讓她高興的是,是一對雙胞胎小公虎,可是隨著這對雙胞胎小公虎的成長,虎媽媽遇到了一個難題,在她要去給虎寶寶打防疫針的時候,由于虎寶寶長得太像,總是分辨不出哪個已經(jīng)打過,哪個還沒有打,這可是關(guān)乎小虎生命安全的大事情啊。小虎的媽媽想啊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她把一只叫做“小比”,把另一只叫做“小因”,而且給小因帶上了一個漂亮的小帽子,我們來進行語法分析,“小比”指的是“be”,“小因”指的是“動詞”,“小帽子”指的是給“動詞”加的“ing”,這樣一來,學生就在故事中記住了兩者的區(qū)別,而且效果也很顯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許多小學生還記住了這個故事,并將這個故事講給了其他的同學聽,做到了“活學活用”。
五、結(jié)語
“小學英語語法的交際性在于語言呈形象化、交際化。語法能力是交際能力的組成部分,語法教學不應該是在鼓勵的句子中進行,而是應該在交際活動中將零碎的語法點和真實有效的語境結(jié)合起來?!币虼藶榱送黄苽鹘y(tǒng)的教學瓶頸,在小學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采用這種故事情節(jié)教學法,摒棄傳統(tǒng)模式化、死板化和局限性的缺點,以一種更加契合小學生認知心理和認知實際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快樂有序的學習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按照傳統(tǒng)方法比較難以掌握的英語部分語法。當然就目前的程度而言,只是從理論和嘗試實踐角度入手,可以說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因此必須充分吸取國內(nèi)外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走出一條適合自己模式發(fā)展的英語語法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王玲.故事主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論壇.2012(12):112-113
[2] Shrum, J. L. and Glisan, E. W. (2004). Teachers Handbook: Contextualized Language Instruc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仲辰.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研究[J].揚州大學.2013(6):125-126
[4]雷虹.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J].西南大學.2011(08):101-103
[5]鄂敏.故事主題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基礎(chǔ)教育.2013(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