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斌
如今的初中語文教材標準都是以珍愛生命為主題,關愛中學生全方位發(fā)展,然而相對于初中語文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閱讀能力情況卻不是很樂觀。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把學習基礎知識作為基本手段,將語文課僅僅作為傳授知識的工具,用機械死板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何謂生命體驗式閱讀教學?就是著重指導學生參加老師教學的過程,并且對學生進行領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不單單理解課本的字面含義,對文章的深層情感也要有所領悟。閱讀文章的最高層次就是身臨其境地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初中生進行語文閱讀教育必須要著重讓學生學會感悟。只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了,才能讓學生做到陶冶性情,收獲智慧。那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運用體驗式授課方法,完全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其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學習知識和增強情感領悟。
一、努力打造閱讀氣氛,讓學生親身體驗
初中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一般會感覺比較吃力,這是因為沒有完全感受作者寫文章時的心情,不能領會作者為何要寫此文章。學生從
字面閱讀是很難做到理解課文和作者寫作的心境的。正因如此,老師在講課過程中要著重打造出閱讀場景,讓學生在閱讀的美好情境中,更輕松地感悟到課文的內容,進而在閱讀文章時把感情色彩帶入其中,日漸增強閱讀能力。如今的教育更注重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和相互學習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營造出友好、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學生吸收所學知識。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講課,讓學生在畫面和音樂聲中身臨其境地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例如,在《雨霖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古箏演奏的樂曲《離別》引入教學,在背景音樂欣賞中,柳永那黯然的離愁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
二、以角色體驗為重點,進行情感體驗
在講解一些不是很生動的課文時,老師為了讓學生對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有所感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試著演繹文中角色,使其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感受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進而領悟文章的真正意義。采用這類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的感情色彩完全被帶動起來,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情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而愿意更專注地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學生都各有其優(yōu)缺點,老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缺點并將其糾正,同時最大程度地挖掘其優(yōu)點。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學生從各個方位來思考問題并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角色扮演中可以嘗試演繹出課本內容在學生心中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這是一種教學突破。
三、用提問方式引導閱讀,增強學生記憶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唯有在學生對閱讀文章產(chǎn)生濃厚興趣時才能更加深層次地領悟到文學的真正美。正因如此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研究,不單單是要喚起學生對文章意境的想象,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里自由翱翔,還應當做到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喜愛閱讀。為此老師在上課時應當依據(jù)當時社會上、學生思想上的特點,向學生提出一些有意義的、適當?shù)?、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來帶領學生閱讀文章,進而使學生有更深層次的閱讀體驗。
四、給予學生廣闊思維空間,挖掘學生潛能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的呆板和封閉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抹殺了學生活躍的天性,當今學生急需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而體驗式教學能給予學生這個新興的平臺。在閱讀課文時零距離地與作者的意境接觸,從而體會智慧的力量。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很多情況下需要利用其豐富的想象力來想象一下文章是如何發(fā)展的,但是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持續(xù)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進行學習的,所以慢慢地這種想象力就被抹殺了,導致學生一碰到需要思考來完成的問題就束手無策了。老師在這時就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領悟力。老師應當應用靈活的教育方式,讓學生能深切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想象作者寫作時的心情,進而實現(xiàn)豐富學生想象力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
體驗式閱讀教學是隨著時代變遷而誕生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達到了新教育目標對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
初中階段的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對學生以后的成長起了關鍵的作用。語文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學生親身去體驗,若是其中缺少了學生的加入,語文閱讀教學也就失去最初的意義。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融入到文章的感情色彩中。將生命體驗式教育方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課本的領悟能力,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地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進行深層次領悟。迄今為止,生命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尚未形成一個整體系統(tǒng),還需要老師跟學生共同努力摸索,努力改變學生不主動學習而依賴老師的現(xiàn)狀,攜手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有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塘灣實驗學校(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