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
隨著電腦的不斷普及以及學生對寫字的不太重視,現(xiàn)在許多學生的字寫得并不好看。而且在學習中,重視學習成績,而忽視書法的練習。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現(xiàn)代教育對學生的書寫還沒有上升到一個足夠重視的高度,導(dǎo)致許多學生的字寫得不好,也不重視。那么,如何在小學階段,給學生學習書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ch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對此展開探討。
小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書法教學教學過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中國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通過小學書法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欣賞書法作品的能力,有利于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在小學書法課程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是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傳承文化的一個重要保障。
一、揭示漢字的美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現(xiàn)在的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時,接觸的都是印刷字的教材,對漢字的美感缺乏直觀的認識。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漢字的美。
首先,漢字的美體現(xiàn)在其結(jié)構(gòu)特點上,通過漢字疏密有致,點畫的輕重,一撇一捺的流淌,感覺到漢字的動態(tài)的美感,難怪漢字被譽為“紙上的音樂舞蹈”。
其次,教師在進行書法授課時,也是一個享受美感的過程。在小學書法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分析講授,逐漸讓學生認識到書法文字的形體之美、意境之美、點線之美,等等,也讓學生認識到漢字的結(jié)構(gòu)之美,空間之美,等等。只有書法教師善于引導(dǎo)學生去發(fā)現(xiàn),學生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去主動積極地認識漢字的美。
怎樣才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呢?教師要充分利用書法作品的示范作用。書法教師都知道,好的書法作品具有實用性與藝術(shù)性的雙重價值。
首先,說寫字,雖然隨著電腦的普及,無紙化辦公以及打印等,都使得漢字的書寫作用受到削弱。但是,在學校階段,對學生的書寫還是有較高的要求,寫一筆好字,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
其次,漢字書法也具有藝術(shù)性,當學生看到一幅幅書法作品的時候,肯定會受到美的熏陶,也會被書法作品的美所征服。
二、以生動有趣的書法家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較強,對教師的信任感和依賴感也比較強。小學書法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特點。可以在書法授課過程中,給學生引入一些相關(guān)的小故事,這樣可以較好地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所以在書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起來,興趣調(diào)動起來。例如,筆者在講解練字時,給學生講解了二王的故事。小時候的王獻之看父親練字的時候,比較調(diào)皮,趁父親不注意從后面拔父親的筆,結(jié)果猛拔而拔不動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知道在書寫時要正確地握筆。
另外,筆者在給學生講解漢字的結(jié)構(gòu)時,給學生講了漢字“短”與漢字“射”的小故事,說這兩個字在傳播過程中,字義可能發(fā)生了誤傳,“射”字本是“短”的意思,因為“射”不就是“寸高之身”嘛,這不是“短”嗎?而“短”卻是“射”的意思,因為“射”不正好是“以豆為矢”嘛,通過這樣的效果,讓學生感覺到非常的有趣,而且不僅學習興趣調(diào)動起來,學習過程中的印象也特別的深刻。
三、豐富優(yōu)美的課堂語言
對于小學生而言,書法是一門具有一定抽象性的線條藝術(sh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語言的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把看似晦澀、枯燥的書法課程變得生動有趣。筆者在聽一些小學同行授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許多小學教師都有一個童真般的心,不管在語氣上還是在形態(tài)上,都盡量與孩子保持較近的距離。
因此,作為小學書法教師,要在語言上多下工夫。要讓自己的語言更符合小學生的特點,這是作為小學書法教師的一門基本功。同時,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語言不要僅僅滿足于專業(yè)性,也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接受情況,讓學生聽起課來不太費勁。這樣的課堂有利于師生之間關(guān)系的拉近,學生在和諧、輕松民主的語言氛圍中,學習興趣自然地高漲起來。
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歡快,培養(yǎng)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現(xiàn)在的許多家長都喜歡在學生學習之余培養(yǎng)孩子某方面的特長,諸如美術(shù)、樂器、舞蹈等,也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報過一些書法班,等等。但是,僅僅依靠書法班對孩子漢字書寫的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
首先,書法練習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古代的孩子書法是一門必備的功課,我們看看古代中進士的知識分子,哪一個寫的字不是非常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呢。而對于中國的孩子而言,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的一個載體,寫一手好字,是每個中國人必須達到的一個基本要求。
但是現(xiàn)實情況卻是比較殘酷的,許多孩子的字寫的不僅僅是一般,而且許多孩子的字寫的比較差,書寫極不規(guī)范,有些孩子的字辨別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小學生的書寫就要從小抓起,要引起學校、家長的共同重視。
作為一名小學書法教師,筆者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還是比較重的。筆者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比較注意對學生的及時表揚。當學生較為出色地完成布置的書法作業(yè)的時候,要對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并多一些寫的比較好的書法作品在班里進行展示。通過這種做法,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就高漲起來,因為他們特別期待得到老師的表揚。
另外一個激勵學生好好學習書法作品的做法是,舉行一些書法比賽或者是展示。在比賽或者展示之前,要讓學生提前知道,以便給他們較為充足的準備時間。這樣學生的學習有了動力,學習書法的興趣也比較高漲,能夠在無形中讓學生主動去練習書法作品。
總之,學生的書法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項比較復(fù)雜和長期的工作。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這樣可以讓學生學習書法具有了內(nèi)部的動力。作為一名小學書法教師,要嘗試不同的辦法,讓學生參與到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寓教于樂,讓學生學習書法的時候感受到的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這樣的書法授課,讓學生的書法學習成功了一半。
參考文獻:
[1]崔樹強.宋、清兩代金石學對書法的影響及其背景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1.
[2]周化啟.小學書法探究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與實施[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于曉良.小學書法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淺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