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池
“我要舉報村干部的貪污行為!”
2013年的一天,一個男子走進巫溪縣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偵查局,留下一封舉報信后,便匆匆離去。
檢察官們拆開舉報信,上面只有幾行字:
村主任王某(退耕還林補償款)3000元;
王某妻子 3000元;
會計趙某 3000元;
…………
眾人看著舉報信一頭霧水,一齊將目光投向職偵局教導員周榮。
周榮看了看大家,冷靜地吐出一個字:“查!”
揭謎
周榮生于1970年,是巫溪本地人。
1997年,周榮投身檢察工作。18年來,他在反腐戰(zhàn)線身經(jīng)百戰(zhàn),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周榮兩眼凝視著舉報信,很快梳理出兩個疑點。
第一,據(jù)舉報人稱,該村每戶的補償款為幾百元,但村干部卻高達幾千元。
第二,按照政策,補償款是按戶領取,可村干部及其家屬都領了錢,相當于按人口領取,顯然與政策不符。
若舉報屬實,幾名村干部就涉嫌職務犯罪。
但如何取證呢?周榮想到了惠農(nóng)資金數(shù)據(jù)庫。
巫溪縣屬農(nóng)業(yè)大縣,各種惠農(nóng)資金成為貪腐分子緊盯的目標,退耕還林、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等涉農(nóng)領域的職務犯罪時有發(fā)生。
2012年,周榮牽頭建立了惠農(nóng)資金數(shù)據(jù)庫,從中可以查詢資金的用途和發(fā)放情況。
很快,周榮查詢到該村四名干部及家屬領取補償款的數(shù)據(jù),與舉報內(nèi)容一致,粗略估算,貪污金額達五六萬。
現(xiàn)在,基本可以確定,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村會計等干部涉嫌侵占退耕還林補償款。
掌握了資金異常依據(jù),偵查員小李問周榮:“是不是可以行動了?”
周榮搖搖頭:“不著急,請舉報人再來一趟。”
舉報人被秘密請來。
“這是我們排查的結(jié)果,你了解村里的情況,請幫我們核實一下。”周榮說。
村干部家屬姓名,承包地面積,領取金額……經(jīng)過仔細核實,犯罪事實基本明晰了。
心戰(zhàn)
第二天傍晚,周榮與兩個同事出現(xiàn)在某村。
周榮向兩個同事交待了幾句后,三人朝不同方向走去。
周榮來到村主任王某的家門前,敲了敲門。
開門的是王某的家屬。
“王主任在家嗎?”
“他不在家。請問你是——”家屬問。
“我是縣政府派來的,來了解一些工作?!敝軜s機智地說道,并不道明真實目的。
家屬給王某打了電話,王某很快回到家里。
見到王某,周榮直奔主題:“我是巫溪縣人民檢察院的。我們接到群眾舉報,請你配合調(diào)查?!?/p>
王某被“殺”了個措手不及,但依然故作鎮(zhèn)定:“調(diào)查什么?”
“請把退耕還林存折本及相關單據(jù)交出來?!?/p>
“存折本沒在家里?!蓖跄辰妻q道。
這種“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伎倆,早在周榮意料之中。
周榮正色道:“自己家的存折怎么可能在別的地方?請馬上交出來,配合調(diào)查!”
王某心里有鬼,加之毫無防備,心理防線很快被擊潰,乖乖打開衣柜拿出存折。
按規(guī)定,在立案之前,檢察機關人員無權搜查嫌疑人房間。因此,周榮需要跟犯罪嫌疑人打“心理戰(zhàn)”,讓嫌疑人主動“投降”。
整個過程不到十分鐘,周榮憑借經(jīng)驗和智慧,初戰(zhàn)告捷。
周榮的兩名同事也進展順利,帶著村黨支部書記和會計前來與周榮會合。
周榮與同事帶著犯罪嫌疑人火速趕回檢察院。
追蹤
按規(guī)定,立案之前,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的調(diào)查時限為12小時。
一場更為緊張的戰(zhàn)斗打響了。
當天晚上8點,職偵局辦公室。
辦公桌上,一桶泡面冒著熱氣,這是周榮的晚餐。
周榮正仔細查看每一張存折和單據(jù)。查看完涉案資料,案情逐漸清晰——除村干部本人外,其家屬也冒領了補償款,證實了舉報信息。
周榮將證據(jù)往村主任面前一擺:“請你把事情全部交代清楚。”
“好的,我交代,希望從寬處理。我謊報土地面積,多領了補償款,我家屬也冒領了補償款……”
“這是什么?”周榮留意到一張單據(jù),上面記錄著總額七萬元的項目支出。
“修建村公路項目支出……”村主任支支吾吾回答。
“公路修建了沒有?”周榮追問。
“沒有。這是鎮(zhèn)上讓村里做的假賬?!?/p>
鎮(zhèn)上讓村里做假賬!周榮聞言,不禁一驚,感覺事情背后的黑幕在逐漸擴大。
鎮(zhèn)村之間做“交易”,侵占國家資金:鎮(zhèn)上讓村里做假賬,挪用了這七萬元錢;村干部多領了補償款,作為“報酬”。
“去鎮(zhèn)政府財務室!”周榮果斷下令,與同事連夜趕赴鎮(zhèn)上。
突破
凌晨2點,鎮(zhèn)政府財務室,周榮翻看著堆積如山的賬單,雙眼血絲隱現(xiàn)。
突然,周榮眼睛一亮,舉起一張賬單,如獲至寶。
“這張七萬元的單子是怎么回事?”周榮問鎮(zhèn)政府財務室會計。
“是給縣扶貧辦主任送的錢。”會計知道事情瞞不住了,便主動交代了事實。
經(jīng)過緊張細致的調(diào)查,周榮很快鎖定最終“黑手”——縣扶貧辦主任張某。
張某曾擔任過縣財政局副局長、縣發(fā)改委副主任等要職。
這樣一個“硬核桃”,周榮敢不敢砸?
“法律的神圣、百姓的利益,才是一名檢察官心中最重要的!”這是周榮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也是照著這樣做的。
周榮只睡了四個小時,早上7點,他又匆匆趕到辦公室。
上午9點,張某被叫到巫溪縣人民檢察院。
“知道為什么叫你來嗎?”周榮問。
“不知道。”張某一臉驚訝。
“這是怎么回事?”周榮把那張七萬元的賬單出示給張某。
張某打了個哆嗦,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你心里應該明白,今天不交代清楚,肯定走不了?!敝軜s繼續(xù)施壓。
事已至此,張某知道罪責難逃,便交代出一樁樁觸目驚心的貪腐黑幕,涉案金額總計達400余萬元。
周榮佇立窗前,望著天際浮云,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周教導員,有群眾舉報!”小李在身后喊。
“好,馬上來!”周榮一轉(zhuǎn)身,又投入了新的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