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秋
摘 要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浪漫主義愛情悲劇。這部劇作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英國資本主義浪漫愛情與傳統(tǒng)的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本文針對《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愛情悲劇進行了有效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 《羅密歐與朱麗葉》 愛情悲劇 社會背景
中圖分類號:I561.073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2.071
Love Tragedy Analysis in "Romeo and Juliet"
JIN Hongqiu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7)
Abstract "Romeo and Juliet" is a romantic tragedy created by Shakespeare. This play reflects the period of Renaissan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omantic love an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tratum of British capitalism,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love tragedy of "Romeo and Juliet" made the effective analysis.
Key words "Romeo and Juliet"; love tragedy; social background
愛情一直是文學中的永恒話題,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悲劇具有深刻的美學意義,悲劇是將最美好的東西破壞給人看,給我們內心帶來極大的沖擊。《羅密歐與朱麗葉》將浪漫的愛情與悲劇相結合,對于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1 《羅密歐與朱麗葉》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比較成熟的愛情悲劇。它的主要內容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一座城市中,兩大世仇家族中的一對小兒女羅密歐與朱麗葉自由戀愛,最終受到封建家族的阻礙,雙雙殉情的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用年輕的生命,自由的精神演繹了一段愛情絕唱,鼓舞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青年男女,推動了文藝復興的進程。①
《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作品產(chǎn)生于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在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迅速的發(fā)展,開放、自由等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傳統(tǒng)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新思想與傳統(tǒng)觀念產(chǎn)生了尖銳的矛盾。這種矛盾被莎翁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那種大膽的愛情與貴族蒙太古家族和凱布萊特家族世代的積仇結怨的矛盾加以體現(xiàn)。在世代積仇結怨面前,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這種愛情最終只能以雙雙殉情的結局來成全。總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注定了這一段愛情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封建社會的根深蒂固也注定了這段愛情以悲劇收尾的結局。正如“序詩”中說“雙雙殉情才埋葬了雙方的爭斗。愛情是多災多難,生死相戀,仇恨是沒完沒了,不肯罷休,直到失去至親骨肉,才心回意轉,看吧,你們兩個家族的仇恨招來了怎樣的惡果!是上帝在懲罰你們,他使用愛情,來毀滅你們的歡樂?!?/p>
2 《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悲劇的根源
一對生死相戀的愛人最終以雙雙殉情結尾,不由得讓我們唏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場悲劇呢?
2.1宿命論的文化背景帶來的影響
宿命論在莎士比亞的很多部作品中都可以得到體現(xiàn),像《麥克白》、《奧賽羅》、《哈姆雷特》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宿命論的影子。宿命論就像是一個劊子手,在《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劇的頭頂,虎視眈眈。作為城市貴族的羅密歐在一場宴會上與朱麗葉一見鐘情,雙雙墜入愛河,之后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lián)魵⒘酥禧惾~的堂兄,造就了愛情與親情的不解矛盾。羅密歐在被流放的過程中,偶然聽到朱麗葉的“噩耗”,沒有進一步地探究,羅密歐就匆匆回到這座城市,在回程的路上買了老鼠藥。在這個時間段內朱麗葉在教士的幫助下服下了假死藥,一切都是非常巧合,這種巧合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推動了愛情悲劇的發(fā)生。完美的巧合就像是一場陰謀,作品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故事情節(jié)都像是安排好的,然后在命運的掌控下徐徐展開,充滿了宿命論。②
2.2家族間不可調和的仇恨
《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劇一開始就介紹了兩大家族的世仇矛盾,并且時有死傷,這是一種不可緩解的矛盾。在青年男女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強烈的愛情面前,家族仇恨成為阻礙愛情發(fā)展的最大障礙,并且不可逾越。這種家族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就連彼此的仆人都互相仇恨。當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愛情與兩大家族之間的仇恨相違背時,矛盾由此產(chǎn)生,進而推動了整部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朱麗葉對于家族間不可調和矛盾的抗爭主要表現(xiàn)在朱麗葉對其父親的抗爭和朱麗葉對愛情的捍衛(wèi)上。朱麗葉的父親是一個封建專制的家長,他認為他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子女的命運。因而在帕里斯的求婚之下,不顧朱麗葉的反抗,強行決定三天之后將朱麗葉嫁給帕里斯。然而朱麗葉是莎士比亞筆下最富有反叛精神的人物,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愛情向神父勞倫斯求助,喝下假死藥逃避這場婚禮。從而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前進。例如,在爭取愛情與權利自由的時候,朱麗葉說:“我從此不做卡普萊家的人。最值得自豪的是心心相印,不靠花哨的裝飾……愛情啊,增添我的力量吧,只有那意志的力量能救我。這一場苦戲得有我獨自來支撐?!笨梢钥吹街禧惾~為愛情而抗爭的勇氣。另外,羅密歐對于家族間不可調和仇恨的抗爭主要表現(xiàn)在:羅密歐在一場事故中錯手殺死了朱麗葉的表哥,被流放,但是在聽到朱麗葉的“噩耗”之后,不顧“流放者不能返回”的禁令,毅然決然地回歸,這是羅密歐對家族仇恨的一種挑釁,也是一種抗爭。愛情與家族仇恨的抗爭一直貫穿全文,推動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成為影響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悲劇的重要原因。
2.3作品中人物的“急”加速了悲劇的進程
“急”成為作品中的重要特點,似乎所有的人都匆匆忙忙。
(1) 帕里斯之急
帕里斯在這部作品中似乎是一個無辜者,但是正是這樣一個無辜者由于性格方面的“急”最終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帕里斯深愛朱麗葉,于是他向朱麗葉的父親求婚,急性子的朱麗葉之父用高壓政策命令朱麗葉三天之后嫁給帕里斯,這迫使朱麗葉冒險服用勞倫斯神父的假死藥。當?shù)弥禧惾~死亡之后,帕里斯趕到朱麗葉的墳墓前,想要憑悼朱麗葉,可是卻遇見了回來的羅密歐,他耐不住性子聽羅密歐的解釋與勸告,于是一急之下,拔劍就與羅密歐決斗,在決斗中死亡。③
(2)羅密歐之急
羅密歐之急在整個作品中都有表現(xiàn),這種急也構成了作品的線索。在宴會上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見鐘情,然后匆匆忙忙結婚,沒有得到家庭的祝福。在一次意外中刺死了朱麗葉的表兄,被流放。在聽說了朱麗葉的“噩耗”之后,沒有進行核實,就匆匆忙忙地跑了回來,在集市上沒有深思熟慮就買下了老鼠藥,在回來之后與帕里斯決斗,刺死了帕里斯。最后當看到朱麗葉的“尸體”之后,抱著與愛人殉葬的念頭,匆匆喝下了老鼠藥,從而最終導致了悲劇??梢娏_密歐的“急”構成了整個故事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加速了悲劇的發(fā)生。
(3)朱麗葉之急
朱麗葉之急可以看作整部作品情節(jié)發(fā)展的導火索。當朱麗葉無力反抗父親的指婚之后,匆匆的求助于神父勞倫斯,然后在沒有通知羅密歐的前提下,就匆匆的喝下假死藥,最后當看到愛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又匆匆地將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臟。朱麗葉有著強烈的個性與勇氣,但是作為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人物,卻也太過焦急。
3 《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悲劇的多角度解讀
3.1從社會象征意義解讀
(1)愛情的抗爭
愛情在文學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是愛情也被作為封建倫理綱常以及封建社會制度的一種挑戰(zhàn),尤其是自由浪漫的愛情。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愛情,是人本性的張揚,對于當時受到文藝復興影響的英國,這種“人”的欲求更加敏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雖然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人文主義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的傳播,但是封建倫理綱常仍然占據(jù)社會的主導地位,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這種自由愛情根本不可能得到成全。莎士比亞在作品中用死亡來保全這種愛情,保持它的純美。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這種愛情悲劇視為一種成全,視為資產(chǎn)階級的一種無聲抗爭。羅密歐與朱麗葉最終的愛情沒有被打壓,沒有破碎,他們之間根本沒有愛情的污點,可見人文主義也不會被打破,這是莎翁對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一種信心,對于人文精神的一種曠達的情懷。④
(2) 人文主義精神的抗爭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自由愛情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兩大家族的世仇積怨代表著16世紀英國的封建思想。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最終以雙雙殉情為結局,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在強大的封建社會背景下暫時失敗了。但是這段愛情并沒有破裂,沒有妥協(xié),而是以一種更為沉默、更為堅強的方式進行反抗。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文藝復興以及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過程中,雖然在一定階段由于封建勢力過于強大,可能會被打壓,但是這種精神就像是沉默的愛情,不會妥協(xié)。它彰顯了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過程中雖然會有挫折,雖然會有犧牲,但是真正的勝利必然屬于人文主義者,這種新興的有著強大生命力的人文主義必將代替過去的傳統(tǒng)的封建思想,逐漸解放人們的思想,促進社會的健康發(fā)展?!读_密歐與朱麗葉》這部作品之所以影響深遠,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于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背景?!读_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充滿了人文主義精神的作品,具有強大的象征意義?!读_密歐與朱麗葉》張揚了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注重“人”的欲求,符合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求,受到了社會的熱捧。例如,神父勞倫斯對于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幫助,可見人文主義在當時已經(jīng)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3.2從人性方面解讀
“人性”的探究一直是文學作品中的永恒主題。我們生而為人,有人崇尚性惡論,有人崇尚性善論,但是不管何種學說,都讓我們體會到人性的復雜。《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愛情悲劇將人性的復雜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封建社會對于人性的封殺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可以看作是封建社會對于人性的一種封殺。愛情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在渴望著被愛與愛。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愛情是人的天性,然而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社會倫理將這種愛情視為洪水猛獸,希望將其扼殺。封建社會期許用傳統(tǒng)的綱常倫理來彰顯文明,彰顯高等生靈的尊嚴,極力想要滅殺天性,因此當面對內心深處的天性——愛情的時候,恐懼是唯一的感覺。為了維護封建利益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原有的社會秩序,維護人作為高等生靈的尊嚴。在依舊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封建思想面前,新的人文主義精神被暫時壓制。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只能走向悲劇的結局。但是愛情并沒有妥協(xié),也沒有消失,而是以死亡來保全?!读_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是封建社會對于人性封殺的一種暫時的結果。
(2) 人文主義對于人性的解放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還可以看作是人性解放中的一個縮影。愛情與仇恨往往相輔相成,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作品中也少不了這種仇恨。
當羅密歐與朱麗葉宴會中相遇進而一見鐘情的時候,這部作品徐徐展開了。兩人之間的這種自由愛情是由人的天性引出的,是不可阻擋的。在面對家族仇恨面前,這種脆弱的、渺小的愛情總是讓人們生出愛憐。但是在封建社會的主導地位面前,這種愛情必然夭折。純粹的、美好的愛情的夭折讓所有人惋惜。悲劇的最高意義,便是將美的崇高意義放大,然后促使人進行反思。莎士比亞用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愛情悲劇,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于“愛情”、“自由”等人文精神的向往。因此可以說《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作品是人文主義對于人性解放的一種呼喚。
(3)人性復雜性的完美解讀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羅密歐與朱麗葉在相愛之后,他們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家族之間不可緩解的仇恨,在現(xiàn)實面前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偷偷地結婚。羅密歐與朱麗葉明知道他們愛情的困難,但是在愛情面前仍然妥協(xié),這是愛情與理智的一種斗爭,最終理智敗退,可見人性是復雜的。另外,朱麗葉的父母是愛朱麗葉的,但是他們不能夠容忍自己的權威被威脅,自己的利益被侵害。因此他們阻止朱麗葉的愛情,想要將朱麗葉匆匆的嫁給帕里斯。這是一種利益與親情的斗爭,最終在封建社會下,親情敗退,可見人性的復雜性。當羅密歐與朱麗葉雙雙殉情之后,兩個世仇家族在愛情面前也稍稍低下了頭,如“序詩”中說“雙雙殉情才埋葬了雙方的爭斗。愛情是多災多難,生死相戀,仇恨是沒完沒了,不肯罷休,直到失去至親骨肉,才心回意轉,看吧,你們兩個家族的仇恨招來了怎樣的惡果!是上帝在懲罰你們,他使用愛情,來毀滅你們的歡樂。”這是親情與利益的斗爭,最終利益敗退,由此可見人性的復雜。
4 ?結束語
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是文學中的愛情經(jīng)典?!读_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讓我們嘆息,這種嘆息讓我們更加的尊重這部偉大的作品。文章中針對《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的愛情悲劇進行了粗淺的分析,希望有助于促進挖掘《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愛情悲劇的魅力。
注釋
① 梁玉瑩. 《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愛情悲劇探析[J]. 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0:108-109+139.
② 暴艷敏. 從價值觀維度理論視角分析中英愛情悲劇《嬌紅記》和《羅密歐與朱麗葉》[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
③ 馮濤. 從生態(tài)美學角度解讀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J]. 安徽文學(下半月),2013,06:90-91.
④ 謝懷志. 論《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現(xiàn)代愛情悲劇[J]. 芒種,2012,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