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霞
摘 要:玉米螟通常又被稱為箭桿蟲、玉米鉆心蟲等,屬鱗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害蟲,在東北的分布較多,隨著玉米種植密度加大,玉米螟帶來的危害性也越大,將會導致玉米籽粒產量的大大降低。因此做好玉米螟的防治措施對于提高玉米的產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玉米螟;防治;對策
東北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食基地,而玉米作為大產量的糧食作物,隨著耕作制度改變以及種植面積的擴大,玉米螟帶來的威脅必須要得到重視, 這種玉米害蟲在東北地區(qū)尤為活躍,一般情況下玉米螟會帶來5%至10%的損失,但是嚴重的情況下會帶來兩三成的損失,而且也會影響到玉米的質量。
1 玉米螟的形態(tài)識別及危害
玉米螟的一生分為 4 個階段,即成蟲(蛾子)、卵、幼蟲、蛹, 玉米螟成蟲體長10 mm,翅展22 mm左右,其幼蟲是鉆蛀性害蟲,幼蟲在玉米植株嫩葉上爬行并取食葉片,進而進入心葉取食,造成的后果是心葉被蛀穿形成小圓孔或者半透明薄膜狀。玉米在打苞后,幼蟲又會蛀蝕雄穗苞,進而是出穗的雄穗和莖稈。等到雌穗出現(xiàn)時,幼蟲則會開始取食雌穗中的嫩粒,容易出現(xiàn)空秕粒,導致玉米籽粒品質的下降。并且幼蟲蛀蝕莖稈會導致玉米植株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容易導致玉米植株折莖倒伏,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1]。
2 玉米螟的生活習性
玉米螟由于各地氣候條件的差異,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習性也會有差異,但是通常情況下可以發(fā)生一至六代。在東北地區(qū)中,黑龍江省和吉林省一般會發(fā)生一至兩代,而遼寧省大部分地區(qū)會發(fā)生兩代,玉米螟幼蟲大部分會在玉米秸稈和玉米芯中越冬,也有小部分會在雜草中越冬。因為幼蟲耐寒,所以在東北冬季寒冷的天氣中也不至于會被凍死。玉米螟五月份開始化成蛹,并且在六月上旬羽化,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進入為害盛期。幼蟲期是二十至三十天,并且在八月中旬開始出現(xiàn)下一代的成蟲,相應的也會進入產卵期,在這段期間之后四五天內出現(xiàn)的幼蟲即為第二代玉米螟。一代的玉米螟會在玉米心葉末期至抽穗期為害,而二代玉米螟則在玉米的雌穗發(fā)育期為害,兩代期間間隔期短,因此如果玉米螟的防治措施沒有做好,將會給玉米產量帶來嚴重的影響。
3 玉米螟的防治對策
3.1 生物技術防治玉米螟
可以利用微生物農藥殺螟桿菌、白僵菌等對于玉米螟的危害進行防治??梢詫⑥r戶預留的玉米秸稈進行白僵菌封剁,通過白僵菌寄生玉米螟幼蟲的方式減少玉米螟蟲源數(shù)量。這種方法是將白僵菌粉劑噴灑到預留的玉米秸稈垛上,需要注意的是每個立方米的玉米秸稈垛需要的粉劑是0.5 g左右,并且白僵菌粉劑應當保持干燥,不能弄濕弄潮。而且考慮到玉米螟蟲能夠飛翔的范圍有限,在此范圍內,撒好白僵菌粉劑的玉米秸稈垛應當大面積連片的放在一起,保證白僵菌粉劑效用的有效發(fā)揮。另外一種方法是釋放防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蟲。赤眼蜂作為許多農林害蟲的天敵,在害蟲的生物防治中應用相當廣泛,因此可以利用赤眼蜂是玉米螟天敵的優(yōu)勢,釋放赤眼蜂將蜂卵產在玉米螟蟲卵內,并且利用蟲卵的營養(yǎng)來發(fā)育成長,減少了蟲源的數(shù)量。利用這種方法不僅簡單省事,效果明顯,而且成本較低,是生物技術防治玉米螟中的一種重要方法[2]。
3.2 物理技術防治玉米螟
物理技術的防治利用的是害蟲趨光的天性,進行燈光誘殺,相對于農藥來說更為綠色環(huán)保。常見的燈光誘殺包括利用高壓汞燈、頻振殺蟲燈等方法。高壓汞燈的方法需要在較為開闊的地方安裝好高壓汞燈,并在安裝好的燈頭下挖好一個小型水池,保持水量不減少,并且在里面加入洗衣粉。在玉米螟越冬代成蟲的羽化初期至末期,每天20時半開燈,翌日晨4時閉燈,受到燈光驅使大量玉米螟害蟲在撞到燈管后即會掉入池子中,溺死在有洗衣粉的水池里。另外使用太陽能頻振殺蟲燈來治理玉米螟也是一種比較先進有效的方法,作為一種物理性的殺蟲機器,它將現(xiàn)代數(shù)控技術與生物信息技術相結合,并且把光、波、色、味四種誘蟲方式放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誘捕成蟲效率。而且太陽能的使用不僅減少了鋪設電線的繁瑣,而且綠色無污染。
3.3 藥劑防治玉米螟
在玉米心葉末期,做好防治玉米螟的措施,是玉米保產的重要時期。由于在心葉末期許多玉米螟的幼蟲開始侵蝕玉米心葉,只有在末期消滅掉玉米螟幼蟲才是最好時機。若是等到心葉末期再利用顆粒劑治理時,幼蟲已經鉆進了雄穗苞內,藥劑原本的效果將會大大降低。另外在玉米螟幼蟲發(fā)生期,可以利用噴霧機噴灑BT粉劑來毒殺幼蟲。目前BT制劑是國內外產量最大,并且應用范圍很廣的微生物殺蟲劑。使用了該藥劑后,玉米螟蟲會食用該藥劑產生的殺蟲晶體蛋白,而殺蟲晶體蛋白在被玉米螟蟲吸收后會導致細胞溶解,最終殺死害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BT制劑的過程中不能與殺菌劑混合使用,且使用時要遠離養(yǎng)蠶的地方。
3.4 增強農戶防蟲意識
應當在廣大農戶中加強玉米螟危害的宣傳,樹立他們的防蟲意識,并且引導農戶使用綠色環(huán)保的科學方式有效的進行玉米螟防治。
4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玉米螟的生活習性和為害期,應當做好充分玉米螟防治措施,保證玉米糧食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維護廣大農戶和社會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仵均祥.農業(yè)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4):85-86.
[2] 趙秀梅,張樹權,李維艷,等.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間防效測定與評估[J].作物雜志,2012(2):9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