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秋香
全程優(yōu)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丘秋香
目的 觀察全程優(yōu)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100例乳腺癌患者,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分別給予全程優(yōu)質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 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乳腺癌患者卡氏評分平均為(87.62±5.62)分, 高于對照組的(70.32±5.23)分(P<0.05);實驗組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等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全程優(yōu)質護理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全程優(yōu)質護理;乳腺癌手術;應用價值
乳腺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 嚴重影響著我國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來, 人們生活方式有所轉變, 工作壓力不斷增大, 乳腺癌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手術切除是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乳房切除可改變患者形體, 使患者不適應或產生厭倦情緒, 給予安全、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 本研究為2010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乳腺癌患者應用全程優(yōu)質護理模式,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的乳腺癌患者100例, 均經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 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入選病例均于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實驗組患者年齡33~78歲, 平均年齡(53.23±8.32)歲;對照組患者年齡33~78歲, 平均年齡(53.65±8.65)歲。入選病例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遵醫(yī)囑常規(guī)進行護理干預, 包括術前健康宣教、術后生命體征監(jiān)測、用藥指導、出院指導等。
1.2.2 實驗組 本組患者應用全程優(yōu)質護理。①入院時護理:為患者營造溫馨的住院氛圍, 保證病室安全、安靜、整潔、舒適, 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介紹醫(yī)院設施, 讓患者認識主治醫(yī)師及病友, 滿足患者需求, 術前告訴患者注意事項, 在患者病床旁邊的桌子上放置溫馨祝??? 提升患者心理舒適度。②心理疏導:住院之后, 患者多有緊張、恐懼、絕望、抑郁的心理表現(xiàn), 其中以未生育患者最為典型;部分患者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病情, 產生焦慮情緒, 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 幫助患者正確面對疾病, 并讓其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術后, 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心靈上的呵護以及精神上的安慰, 告訴患者可用乳房再造的方法彌補身體上的缺陷,消除患者顧慮, 鼓勵患者開始新的生活。③疼痛護理:麻藥過后, 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身體部位的缺失可增加患者心理壓力, 繼而加重疼痛感, 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為患者應用鎮(zhèn)痛藥物, 與此同時, 通過深呼吸、聽音樂的形式分散患者注意力, 減輕痛苦。④康復護理:患側肢體制動可增加患者心理負擔, 影響患者日后生活質量。平臥時, 抬高患者患側肢體, 促進血液及淋巴液回流, 或屈曲肘關節(jié), 置于胸前;站立時, 用健肢扶患側肢體, 保證患側肢體高于胸前;向患者發(fā)放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表, 與患者家屬溝通, 讓患者家屬協(xié)助患者嚴格按照鍛煉表進行康復訓練。⑤出院后護理:為各個患者建立健康檔案, 記錄患者聯(lián)系方式, 后期進行上門隨訪, 了解并解答患者在疾病恢復期遇到的問題, 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生活。告知患者5年內避免妊娠, 鼓勵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增強體質, 促進康復。
1.3 療效評定標準[1]統(tǒng)計兩組卡氏評分(得分越高, 提示身體健康狀況越良好), 按LQ-C30評分標準評價生活質量,并進行臨床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卡氏評分比較 實驗組乳腺癌患者卡氏評分平均(87.62±5.62)分, 高于對照組的(70.32±5.23)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t=10.211, P<0.05)。
2.2 兩組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等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 x-±s, 分)
乳腺癌為女性常見惡性腫瘤, 臨床醫(yī)師常為患者應用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乳腺癌可使患者出現(xiàn)經濟壓力、生命威脅、形體特征破壞等多重問題, 做好乳腺癌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具有積極的醫(yī)學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卡氏評分高于對照組, 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精力等生活質量評分也高于對照組, 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近似于相關文獻,表明全程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2]。
近年來, 患者的主觀感受性得到愈來愈多的重視, 人文關懷是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全程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手段, 能讓患者在住院過程中感受到溫暖, 收獲較高的經濟及社會效益。乳腺癌一經確診, 便會增加患者生理障礙、心理障礙, 運用人文知識與患者溝通, 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需求, 可改善患者心理障礙。本研究實驗組患者均接受了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 其中心理疏導能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確保乳腺癌手術順利進行;術后指導患者進行患側肢體功能鍛煉能促進患側肢體淋巴回流, 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 降低患側肢體功能障礙發(fā)生率, 提高康復效果;疼痛護理能提高疾病康復質量, 改善預后;出院后追蹤護理可加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聯(lián)系, 拉近護士與患者的距離, 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體現(xiàn)了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專業(yè)性,愛護、尊重患者, 想患者之所想, 做患者之所需, 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是減少醫(yī)療糾紛、創(chuàng)造品牌服務的先決條件[3]。護理人員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融入到乳腺癌患者的各個護理環(huán)節(jié)中, 全面評估患者需求, 能讓患者產生依賴感、安全感。
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能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心理舒適度, 除此之外, 該護理服務模式還能調動護理工作者的積極性, 強化護理隊伍素質, 幫助醫(y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收獲較高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 全程優(yōu)質護理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值得在乳腺癌患者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1] 趙潔, 劉娟, 邱懷玉, 等.全程優(yōu)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齊魯護理雜志, 2012, 3(18):57-59.
[2] 張錦華.全程優(yōu)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4, 12(5):745-746.
[3] 王桂鳳, 夏晶晶.優(yōu)質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 10(3):86-8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67
2015-02-28]
514100 蕉嶺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