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火容 夏玉芳
小兒腹瀉系臨床常見、多發(fā)疾病之一,是一種由多種病原、多種因素所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加,且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消化道綜合征,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嘔吐、水電解質紊亂,排稀便等[1]。臨床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其中以病毒性腸炎所致腹瀉的比例最高。小兒在發(fā)生腹瀉后,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可引起體內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發(fā)生紊亂、腸道內菌群生態(tài)失去平衡,不僅影響患兒的健康發(fā)育,而且病情嚴重時還可導致其死亡[2]。因此,對小兒腹瀉的治療十分重要。鑒于此,筆者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腹瀉,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兒科收治的110例小兒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齡最小者4個月,最大者4歲,平均年齡為(2.1±0.5)歲,病程為1~3 d,平均病程為(1.5±1.1)d,輕度脫水者35例,中度脫水者20例;發(fā)熱者25例;嘔吐者29例;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齡最小者5個月,最大者3歲,平均年齡為(1.5± 0.4)歲,病程為 1~ 2 d,平均病程為(1.1± 0.9)d,輕度脫水者39例,中度脫水者16例;發(fā)熱者31例;嘔吐者27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臨床兒科學》[3]關于小兒腹瀉的診斷標準,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有明顯腹瀉情況,每天排便次數(shù)超過5次,并伴發(fā)熱、嘔吐等癥狀;大便外觀為蛋花湯樣改變或為稀水樣;經大便常規(guī)檢查提示沒有紅細胞,沒有膿血便,其白細胞計數(shù)小于3個/HP;入選患兒病程均在3 d以內,經家長同意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嚴重腹瀉患兒,年齡<3個月者、伴有先天性疾病、嚴重過敏患兒。
1.對照組患兒給予臨床常規(guī)治療
在就診之后及時給予口服ORS補液鹽,對于有嘔吐癥狀不能進行口服的患兒采取靜脈補液,同時給予患兒利巴韋林口服進行抗病毒治療,年齡不滿1歲的患兒其劑量為10 mg·kg-1·d-1,1 歲以上的患兒其用藥劑量為 20 mg·kg-1·d-1,每天均分3次服用。治療期間,指導患兒家屬給予其清淡有營養(yǎng)的食物,保證營養(yǎng)充足。
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消旋卡多曲治療
給予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消旋卡多曲(批號:H20054342)治療,對于月齡在1~9個月,且體重小于9 kg的患兒,每次用量為1袋(10 mg),每天3次;對于月齡在9~30個月,且體重在9~13 kg的患兒,每次用量為2袋(20 mg),每天3次。兩組患兒均治療3 d,在治療結束后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定。
參照《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建議》[4]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定:經過72 h的治療,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大便次數(shù)顯著減少,每天<3次,性狀恢復正常,為治療顯效;治療72 h后,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大便次數(shù)較治療前減少,每天<4次,且大便水分明顯減少,為治療有效;治療72 h后,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均勻無明顯改善,甚至有加重跡象,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包括止瀉時間、退熱時間、止吐時間、大便正常時間、脫水糾正時間等,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將其詳細記錄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 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等級分類資料行Ridi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7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18%,差異顯著(P < 0.05),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觀察組臨床癥狀(止瀉、退熱、止吐、大便正常、脫水糾正)改善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s,h)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s,h)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分組 n 止瀉時間 退熱時間 止吐時間觀察組 5517.5±2.7*42.5±3.5*17.5±2.5*對照組 5529.4±3.3 55.2±4.5 24.6±3.9 t值 20.69 16.52 11.36 P值 0.0000 0.0000 0.0000大便正常 脫水糾正52.5±2.9*55.7±3.4*68.5±3.6 69.5±4.5 25.66 18.14 0.0000 0.0000
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肝腎功能正常。耐受性好,均完成治療。
小兒腹瀉為兒科常見、多發(fā)疾病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是影響患兒健康發(fā)育、威脅其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5]。因此正確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減少腹瀉帶來的傷害,保障小兒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6]。目前,臨床對其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控制感染,調整飲食等對癥治療措施,雖有一定的效果,但有時并不理想。
大量研究表明[7],引起小兒腹瀉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腸道水電解質的過度分泌。因此,抑制腸道水電解質的過度分泌,可有效減少腸道水電解質的大量流失,快速改善患兒臨床癥狀[8]。消旋卡多曲是一種腦啡肽酶抑制劑,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抗分泌作用,且其抗分泌作用僅在腸道出現(xiàn)過度分泌時,一般情況下無該作用[8-9]。其藥理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易于吸收,由于消旋卡多曲具有親脂性,因此很容易被腸道吸收,通常在給藥后30 min可抑制血清腦啡肽酶的活性,生物活性在1 h后達到高峰,且活性可持續(xù)8 h左右[10];②起效快,消旋卡多曲可選擇性、可逆性抑制血清腦啡肽酶,使機體自身存在的內源性腦啡肽免受降解,從而使內源性腦啡肽的生理活性被延長,進而減少了腸道中水、電解質的過度分泌,快速改善了患兒的臨床癥狀[11];③安全性高,消旋卡多曲僅作用于外周腦啡肽,不會對神經系統(tǒng)腦啡肽水平造成影響,沒有成癮性,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沒有鎮(zhèn)痛作用,且不會對腸道正常運動和物質運轉功能造成影響,是一種安全性高、幾乎無副作用的藥物[12-13]。本次研究以110例小兒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常規(guī)治療及應用消旋卡多曲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2%,差異顯著(P<0.05);且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1)。說明,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明顯縮短病程,促使患兒盡快恢復健康。焦君等[14]學者以消旋卡多曲治療92例小兒秋季腹瀉,其總有效率為92.0%。他認為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腹瀉的療效確切,可快速緩解小兒癥狀,保障患兒健康,本次研究與其結果基本一致。本組應用消旋卡多曲治療患兒其不良反應無明顯增加,說明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故可將其作為治療小兒腹瀉的理想選擇。
綜上所述,小兒腹瀉應用消旋卡多曲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縮短病程,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患兒易于接受,其臨床應用價值高。
1 萬長生.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聯(lián)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療效觀察.河北醫(yī)藥,2014,36(7):1057-1058.
2 解紅藝,華旭丹.蒙脫石散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觀察.中國醫(yī)刊,2013,48(9):73-75.
3 吳梓梁.實用臨床兒科學.2版.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1047.
4 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建議.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12(6):384.
5 孫淑媛,曹從品,李博,等.腹部理療佐治小兒腹瀉病的臨床研究.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1):63-65.
6 張繼舜,袁志芳,陳輝.地衣芽孢桿菌聯(lián)合雙歧三聯(lián)活菌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及機理探討.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2):117-118.
7 林道煌,陳燕霞,林國深,等.消旋卡多曲顆粒聯(lián)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腹瀉病的療效觀察.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23(6):49-51.
8 羅軍,羅杰平.四君子合劑聯(lián)合消旋卡多曲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0,17(4):225.
9 周曉.消旋卡多曲聯(lián)合蒙脫石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的療效觀察.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23):3267-3268.
10 李清媛.消旋卡多曲輔助治療兒童輪狀病毒腸炎的臨床觀察.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8):1043-1044.
11 楊惠琴.消旋卡多曲治療嬰幼兒急性水樣瀉112例療效觀察.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0,30(11):958-959.
12 羅軍,羅杰平.消旋卡多曲聯(lián)合四君子合劑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兒科藥學雜志,2010,16(4):28-29.
13 邊俊梅,王瑢,張薔,等.消旋卡多曲對秋季腹瀉的治療作用及對血清中IL-1、IL-8和IL-12的影響.武漢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2012,33(3):384-386.
14 焦君.消旋卡多曲聯(lián)合無乳糖奶粉治療小兒秋季腹瀉92例療效觀察.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