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麗萍
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開展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評價
牛麗萍
目的 研究和觀察在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使用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方法 92例行手術治療的膽囊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使用臨床路徑護理,將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中使用臨床路徑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負擔,使患者更加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膽囊炎;圍手術期;臨床護理路徑
膽囊炎屬于肝膽科的常見疾病,患者多是由于膽囊受到化學物質或致病菌的侵襲而發(fā)病,目前最佳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治療[1]。臨床路徑護理于1980年在美國提出,指的是醫(yī)護人員根據(jù)患者的疾病和具體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計劃,并對其進行嚴格執(zhí)行,從而保證護理的整體性,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護理模式[2]。該護理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在本次研究中,對行手術治療的膽囊炎患者采用了臨床路徑護理的模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行手術治療的膽囊炎患者,其中男47例,女45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1.2±10.8)歲?;颊呷朐汉缶邮苎R?guī)、CT和腹部B超檢查而確診。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排除心、肝、腎、肺等重要器官出現(xiàn)病變患者,排除有藥物成癮史或酗酒史的患者。9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年齡、職業(yè)、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飲食護理、皮膚護理等。觀察組使用臨床路徑護理,具體包括: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路徑表,并由此找到護理的重點。患者在入院時立即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的目的、意義、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以及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的認識以及對護理的配合度。手術開始前用溫柔的語言鼓勵患者,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再次評估,保證手術耐受。
患者手術后,使其平躺,并在清醒后改為半臥。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并協(xié)助患者排尿,保持輸液順暢。術后第2天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適量的抗生素,并在患者排氣后指導其進食半流食的食物。在手術第3天可讓患者進行適當?shù)幕顒樱龠M患者康復。如果患者術后疼痛較為明顯,護理人員可通過按摩或觸摸患者四肢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并結合心理護理和藥物使用緩解患者的痛苦。
1.3 評價指標 將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治療費用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寫滿意度調查表。滿意度調查表為本院自制,滿分為100分,≥85分為滿意,70~84分為較滿意,<7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費用及滿意度對比[s,n(%)]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費用及滿意度對比[s,n(%)]
注:兩組比較,P<0.05
?
護理是提高治療質量、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護理程序是臨床通過科學認定以及針對性解決治療中各類問題的護理方法[3]。而臨床路徑護理干預是一種特定為某類疾病而提供的護理模式,其符合成本以及效益規(guī)律,主要是臨床護理小組針對某一疾病制定治療、護理、康復和監(jiān)測等方面的有準確時間要求的以及有嚴格工作內容的護理計劃,并通過有效的途徑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讓患者能夠進行自我護理和檢測,從而變被動為主動,有效減少資源的浪費,并促進疾病的康復。這種護理模式的實施可促進整體護理路徑的發(fā)展,且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以及可操作性[4]。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采用了臨床路徑護理的方式,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的結果證實,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路徑護理當中,護理人員能夠通過護理路徑表的制定進一步明確護理的目的,并以時間為順序按照護理路徑表對患者進行護理,從而保證了護理計劃的落實[5]。更重要的是護理路徑表在制定時保留了一定的可控空間,因此可以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對護理路徑表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從而保證患者能夠得到最優(yōu)化的護理服務,充分了體現(xiàn)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思想,建立起了護患信任的基礎,使護理滿意度得到極大提升。
綜上所述,在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中使用臨床路徑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負擔,使患者更加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莉.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開展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評價.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17(26):169-170.
[2] 游暢.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開展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評價.延邊醫(yī)學,2015,26(16):152-153.
[3] 李霞.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開展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評價.延邊醫(yī)學,2014,25(34):136-137.
[4] 謝文芝.膽囊炎患者在圍手術期開展臨床路徑護理的臨床效果評價.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34):553-554.
[5] 任書華.臨床路徑護理在急性膽囊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2,4(13):37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53
2015-06-03]
450000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肝膽外科二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