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艷 羅竟?jié)∴嵑炅肌∩蛴里w 劉吉念
摘要:文章介紹了等離子-MAG復合焊接的特點,兩種焊接技術的結合改善了焊接工藝性,通過對等離子、MAG參數(shù)的合理設置,減少焊接變形,提高對安裝誤差的包容性,改善了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的焊接質量,是一種有著廣泛發(fā)展前景的焊接方法。
關鍵詞:等離子-MAG復合焊接;薄板焊接工藝;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焊接變形;焊接結構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G45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5-006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5.033
隨著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汽車制造行業(yè),焊接結構復雜化、多樣化對焊接技術提出了新的需求,復合式的焊接技術應運而生;隨著輕量化的提出,不同材料、不同板厚對焊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離子-MAG復合焊接技術將兩種不同的焊接工藝方法組合為一種焊接工藝方法,充分利用等離子挺度好、熔深大、焊接速度快、MAG熔敷率高、焊縫成型性好的優(yōu)點,本文就等離子-MAG焊接技術在薄板焊接的工藝性進行闡述。
1 等離子-MAG復合焊接原理
色列激光等離子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SUPER-MAG焊接系統(tǒng)是將焊槍是MAG焊槍與等離子焊槍的一體化設計,焊槍內(nèi)包含等離子電極,該電極在焊接前緣位置形成等離子弧,并在母材內(nèi)生成匙孔,MAG電弧與等離子弧形成復合熱源,焊絲連續(xù)熔化并填充熔池。因此,這種等離子弧-MAG復合熱源焊接工藝方法不僅擁有等離子弧焊熔深大的特點,而且還具備MAG焊熔敷效率較高的特點。在焊接過程中,在等離子弧和MAG電弧的作用下,焊絲加熱并熔化。形成金屬熔滴進入熔池。在SUPER-MAG技術中等離子弧為負極,MAG為正極,電流通過兩個電極相互作用產(chǎn)生電磁力F,如圖1所示,電磁力F牽引等離子弧向焊接熔池前方移動,而且等離子弧在高速焊接過程中尾隨焊槍軸線。增加了等離子弧的剛度和穩(wěn)定性,進而大幅提升了焊接熔深和焊接速度,飛濺也得到控制。
圖1 等離子 MIG/MAG焊接原理示意圖
2 等離子-MAG復合焊接設備的組成及工藝試驗
SUPER-MAG將-MAG和等離子弧結合在一把焊槍內(nèi),系統(tǒng)兼容現(xiàn)有的MAG焊接系統(tǒng),適合于自動化(機器人)焊接,圖2為典型的SUPER-MAG機器人焊接系統(tǒng)。主要包括一體化焊槍、控制主機(包括等離子電源)、常規(guī)MAG電源和送絲裝置、焊槍自動清理裝置及焊接機器人。該系統(tǒng)中,復合焊槍等離子采用正接法,MAG采用反接法。
圖2 等離子-MAG焊接設備組成示意圖 圖3 夾具原理示意圖
第一,等離子-MAG基本工藝參數(shù)設置:焊接速度、送絲速度、等離子電流、等離子氣流、磁場控制,由于MAG的電流和電壓受到焊接速度的影響,暫時不作為單獨因素。
第二,自制實驗夾具,如圖3所示,需要盡量接近實車時的夾具狀態(tài),同時為便于找到合理的夾持狀態(tài)指導實車焊接,夾具需位置可調(diào),夾具可以調(diào)節(jié)位置和多層板厚夾緊,保證實驗過程中調(diào)節(jié)夾具的位置和板材間的間隙。
第三,板材的選擇,根據(jù)車身選用最多的板材為BLD,實驗前不作特別處理,以便最接近實車焊接
條件。
3 實驗結果與分析
通過大量針對性實驗,找出等離子-MAG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焊接薄板時,在不同焊接條件下,不同規(guī)范參數(shù),焊接變形問題,焊接形式對焊接效果的影響。
等離子-MAG復合焊接實際是在等離子現(xiàn)行預熱的情況下與MAG復合焊接,與傳統(tǒng)單獨MAG相比,初始條件變?yōu)榈入x子的預熱,且對焊件有初次焊接的作用,因此在兩種熱源的作用下焊接的過程更加復雜。
薄板焊接溫度場函數(shù)為二維溫度場,該模式下,焊接前進的方向、溫度分布在熱源前方溫度梯度較大,在后方溫度梯度較小,因此在焊接完成后,缺陷容易在收弧處產(chǎn)生。與單獨MAG相比,等離子-MAG復合焊接整個過程為等離子預熱焊接后,隨其后的MAG類似第二道焊接,可以為等離子進行熱處理,而MAG在完成焊接后,通過對等離子的弧延時收弧,可以延緩焊點/焊縫的冷卻速度,改善焊接效果,使焊接成型良好。
單面焊接雙面成型薄板焊接時,由于熱傳遞從上層板傳遞給下層板,隨著上層板厚越厚,熔透需要的熱量就越大,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隨著上層板厚的增加,熔透上層板的熱量需求越大,等離子、MAG的電流隨著上層板厚的增加電流呈增大趨勢。在參數(shù)選擇時,要以上層板為主導板選擇合理的參數(shù)。
從上而下的熱傳導方式,使得薄板焊接對裝配間隙非常敏感。單獨MAG焊接時使用大的電流,大量熱量聚集在上層板,直到上層板熔穿后才能向下層板傳遞熱量,進行焊絲填充,才能完成焊接,這樣容易產(chǎn)生焊接缺陷,即上層板焊穿,下層板卻還未熔透,且在薄板焊中,由于熱量大量輸入,板材變形嚴重。
等離子-MIG/MAG復合焊接時,即使有間隙存在,可通過增大等離子的電流,利用等離子熱量集中,熔深大的優(yōu)點,對上層板加熱形成小孔,熔化金屬可以起到很好的搭橋效果,在此基礎上,MAG以適當?shù)碾娏鬟M行焊絲的填充,不僅降低了裝配的要求,也減少了焊接
變形。
單獨MAG焊接和等離子-MAG焊接效果的對比,宏觀上即可看出復合焊接對焊接效果的改善。
在焊接形式的改變后,焊接后的殘余應力的不同,引起板材變形,改變焊接形式后,減少焊接應力造成的變形,相同條件下,焊接形式不同,焊接厚度整體效果對比,焊接在橫向上的形變量基本在3~5mm,在縱向方向上形變基本在2~3mm。圖4采用的是點焊的方式焊接,在焊點距離達到大于等于40mm時,焊件在各個方向基本沒有變形,因此通過焊接形式的改變可以很好地改善焊接變形問題。
圖4 點焊形式的變形情況
薄板焊接雙面成型時,在等離子的預熱作用下,焊點中心較普通MAG焊接的問題有很大提高,上層板焊點中心區(qū)域最先熔化,熔化的母材、焊絲沿著該點深度方向熔融體起到了很好的搭橋作用,在間隙存在的情況下,母材的材料和等離子預熱時間以及所用的MAG焊絲對搭橋作用都有較大的影響。
4 結語
通過大量的實驗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等離子-MAG復合在薄板焊接上提供了一種新的焊接方法,改善了單獨MAG的焊接效果。同時,等離子預熱焊接起到的搭橋作用,提高了等離子-MIG/MAG焊接的對裝配間隙的包容性。值得注意的是,等離子-MAG單面焊雙面成型時,需要根據(jù)主導板厚選擇焊接參數(shù)。通過對焊接形式(縫焊、點焊等)、焊接約束的改變,可以有效改善薄板焊接后的變形問題。等離子-MAG焊接工藝不僅可以在焊接上實現(xiàn)全位置焊接,應用范圍廣,還提高了焊接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樹君.等離子-MIG復合焊接熔滴過渡及電弧耦合特性研究[J].熔焊工藝及應用專題,2014,(2).
[2] 劉明輝,張宏,劉雙宇,石巖.CO2激光-MAG電弧復合焊接中保護氣體對熔滴過渡和焊縫形貌的影響
[J].應用激光,2010,(12).
[3] 李德元,張義順,董曉強.等離子-MIG焊接起弧過程[J].焊接學報,2007,(11).
[4]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焊接手冊(第2卷)
[M].北京:機械工藝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李冬艷(1986-),女,廣西桂林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汽車工藝設計,新型焊接設備、工藝的分析、研究與應用推廣。
(責任編輯:秦遜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