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徐峰
摘要:創(chuàng)新型吸收塔改造施工工藝以浙江菲達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緝让晒沤饦蛎摿蛟鋈莞脑祉椖繉嵤閬碓?。通過脫硫吸收塔改造施工工藝的創(chuàng)新,使得改造工期縮短至60%,從而獲得較大施工效率、較大經(jīng)濟效益。
關鍵詞:創(chuàng)新型吸收塔;脫硫增容;改造施工;整體吊裝;脫硫市場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X70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5-002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5.012
1 項目背景與施工難點
創(chuàng)新型吸收塔改造施工工藝以浙江菲達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緝让晒沤饦蛎摿蛟鋈莞脑祉椖繉嵤閬碓础?/p>
浙江菲達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緝让晒沤饦蛎摿蛟鋈莞脑祉椖棵摿驆u整島實行EPC總承包方式建設,采用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一爐一塔配置,工藝水系統(tǒng)、石膏皮帶脫水系統(tǒng)、供漿系統(tǒng)、氧化風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共用的模式。本次改造內容包括主吸收塔中部更換并加高改造、煙道加高改造、原土建煙道支架加固加高改造、循環(huán)泵原拆原建改造、氧化風機原拆原建改造、工藝水系統(tǒng)移位擴容改造、皮帶脫水機原拆原建改造、石膏旋流系統(tǒng)原拆原建改造、供漿系統(tǒng)原拆原建改造、GGH改造、新建廢水系統(tǒng)、濾液系統(tǒng)的改造、內壁防腐工程、保溫工程、脫水樓各層樓板加固改造、一批中小泵原拆原建改造、一系列改造設備的基礎澆筑、一系列改造設備的電儀及控制改造等。
本次主吸收塔改造內容為拆除原吸收塔+11.050至+22.900段鋼制塔體,原塔體+22.900以上塔體(包括除霧器)及原塔體+11.050以下塔體利舊,在塔體兩個利舊段中間更換并增高,共計19.95米新塔體。猶如“漢堡包”式塔體改造(原塔體中間更換并加高,首尾利舊)。原合同要求停爐改造工期為80天(要先拆然后再建,當時被業(yè)界認定為不可能實現(xiàn)的項目工期)。
除主吸收塔改造難點外,另一個難點在于兩臺爐分期改造,非同時停爐,很多公共系統(tǒng)須限時限位在兩臺爐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改造,施工區(qū)域大多為狹小的正在運行的設備叢,尤其是新老系統(tǒng)設備的在線過渡期切換細節(jié)更為復雜(包括電儀及DCS控制程序新老聯(lián)鎖的切換),斷斷續(xù)續(xù)的切換、斷斷續(xù)續(xù)的分系統(tǒng)改造、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改造順序等,稍不留心就容易出現(xiàn)被迫停爐、跳機、跳系統(tǒng)等事故,乃至安全事故,工程延期更不
用說。
2 項目的實施情況及創(chuàng)新性
該項目主吸收塔施工工藝原定為國內慣用方案(液壓頂升),具體原工藝工序如下:不停爐塔體小件預制→停爐后塔體10米標高處升降液壓頂裝置安裝→停爐后分拆更換塔體→停爐后小件吊裝→停爐后塔體大面積整體打磨→停爐后塔體整體防腐→停爐后塔內件安裝。
因原吸收塔+11.050至+22.900需拆除重做并額外加高8.1米,且+11.050以下塔體壁板利舊,故在吸收塔內部+11.050處設置操作平臺,16個液壓頂固定在+11.050標高處。此慣用方案在結合本項目特殊情況后,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危險源和弊端:(1)由于液壓頂重心升高存在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及危險源;(2)頂升平臺的安裝將大量破壞利舊段的防腐層,大大增加防腐修補量,造成大量經(jīng)濟損失及工期損失;(3)液壓頂操作平臺等措施結構須在停爐、漿液清除后,方可開始操作平臺的施工,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停爐時間(大約20天);(4)在本項目中,除了液壓頂升塔體外,還存在液壓降低塔體的過程,降塔體更難控制塔體的平衡。
通過液壓降塔體作拆除,液壓頂升塔體作更換加高,光塔體機務改造工期就達80天,留給塔內防腐施工的時間遠遠不夠,更不用說防腐的不確定因素(利舊塔體段防腐修補量的多少無法估計),再加上其他煙道支架加固加高、煙道加高等的關聯(lián)工序改造,80天的停爐工期完全是不可能的。
面對這些弊端和難處,通過精心組織、深入實地調研、測量,根據(jù)場地測量值及大件噸位估算值,并結合650T履帶吊性能參數(shù),把吸收塔按改造分界點分為3大件,分別為原吸收塔+22.900以上利舊段塔體(約150噸,含沉積漿液重量)、原吸收塔+11.050至+22.900拆除更換段塔體約(150噸,含沉積漿液重量)、新增19.95米塔體段(約147噸,含防腐重量)。在不停爐時,先對新增19.95米塔體段(約147噸)進行傳統(tǒng)頂升制作,并在制作區(qū)域對該段新塔體進行塔內防腐工作,待新增19.95米新塔體段及防腐整體施工完畢后、并且做好原塔體+22.900以上利舊段塔體吊離準備工作后(各分界點加強措施),開始停爐大件整體吊裝,具體順序如下:整體吊離原塔體+22.900以上利舊段塔體至臨時堆放處B區(qū)→整體吊離原吸收塔+11.050至+22.900拆除更換段塔體至C區(qū)→整體吊裝已完成塔內防腐的新增19.95米塔體段,與原塔體+11.050以下利舊段塔體連接→整體吊裝原塔體+22.900以上利舊段塔體,與新塔體段連接,并在中間參插利舊煙道大件吊裝、煙道支架吊裝及腳手架搭設等工作。
場地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場地布置圖
在圖1《場地布置圖》所示A、B、C三處用型鋼分別搭設簡易平臺(其中B處平臺需在吊車就位后才能開始搭設),用于預制和放置吊離的塔體:A:+11.050至+31.000新塔體預制;B:原+22.900以上塔體堆放;C:原+11.050至+22.900段塔體堆放。
創(chuàng)新型吸收塔改造施工工藝將安裝、防腐、吊裝等各改造施工工序進行了開拓性調整,將各個細節(jié)處理得恰到好處,攻克許多新工序銜接難題,將改造施工總時間縮短至傳統(tǒng)改造施工工期的60%,而停爐工期對于電廠方式最重要的是直接的發(fā)電量,是直接的高額利潤。創(chuàng)新型吸收塔改造施工工藝的運用既增加了效益,又解決了弊端,而且讓該項目原本不可能完成的停爐改造工期(80天)縮短至47天。
3 創(chuàng)新帶來的效益
創(chuàng)新型吸收塔改造施工工藝的運用所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明顯的,具體如下:(1)創(chuàng)新型主吸收塔改造施工方案的實施,讓原本不可能完成的停爐改造工期(80天)縮短至47天,直接為電廠增發(fā)1億5千萬度電,菲達公司與電廠實現(xiàn)了雙贏;(2)創(chuàng)新型吸收塔改造施工工藝為今后以改造為主的脫硫市場創(chuàng)造了典范,顛覆性的停爐改造時間將是一個重要的誘惑點,吹響了與電廠雙贏的號角,這是潛力效益。
參考文獻
[1] 北方聯(lián)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橋熱電廠一期2×300MW脫硫增容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S].
[2] 三一重工SCC6500型履帶式起重機說明書[S].
[3] 浙江菲達環(huán)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部文件集[S].
[4] 大型設備吊裝工程施工工藝標準(SH3515-2003)
[S].
[5] 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guī)程(DLT 5417-2009)[S].
[6]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guī)程(火力發(fā)電廠部分)(DL5009.1-2002)[S].
[7] (工程建設安裝工程起重施工規(guī)范(HG20201-2000)[S].
(責任編輯:周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