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燕
【摘 要】在課堂實際教學實踐中,幾乎所有的小學英語教師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了不同的激勵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wù)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渴望學習英語。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評價機制 激勵
小學英語的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直至終身學習英語服務(wù)。因此課堂教學更須強調(diào)藝術(shù)性、教學的多樣性,尤其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給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教學空間。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通過什么方式使其持續(xù)發(fā)展,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小學開設(shè)英語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diào)的基礎(chǔ),具備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初級能力。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豐富社會生活經(jīng)歷、開拓視野、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那么,什么樣的激勵對學習英語是有效的,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激勵,就是小學英語教學必須重視的問題。
一、尋找有效的激勵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上激勵主要體現(xiàn)之一就是強調(diào)外部動機?!皩W而優(yōu)則仕”這個外部動機對成人的學習有著極佳的效果,但是,由于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以及其對時間概念理解上的有限性,他們主要關(guān)注此時此刻的情境和興趣,考慮不了長遠的利益,也考慮不了學習與長遠目標之間的關(guān)系。因此,兒童的英語學習不適宜用太“遠大”而脫離兒童生活的目標來激勵。
近代西方心理學中的“期望與效價理論”認為,人做某事的積極性等于成功概率和價值判斷的乘積。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做某一件事時,認為其成功的概率很高而且是很有價值的,那么他就會努力去完成這件事。反之,即一個人對所要做的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缺乏自信或認為此事價值不大就會缺乏積極性。
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內(nèi)部動機的激勵作用更大。內(nèi)部動機雖然不是決定一個學習者獲得成功的唯一因素,然而那些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自主性而去學習語言的人,會比依賴外部獎賞的人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二、實踐激勵
傳統(tǒng)的激勵方式,包括糖果、作業(yè)本、禮物等外部的刺激。學生對于這些物質(zhì)獎品開始很受激勵,為了得到獎品而去學習而不是為了學習本身來學習。但是,久而久之,獎品發(fā)得多了,司空見慣了,作為學習刺激物的強化功能很快削弱,起不到所期望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學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常鼓勵他們:“你能行!”當學生取得成績時,我引導全班學生一起說:“Great!great,you are great!”通過這些鼓勵性的話語,使學生能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也使學生學會了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留意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和反饋。可以說,教師的激勵對于孩子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能夠在自己有進步時得到老師或家長的激勵對于他們來說往往是下一次努力的動力。
其次,在教學內(nèi)容上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形式上力求新穎多樣,以滿足學生新奇感的心理要求。如通過找朋友,讓學生從已認識的單詞或句子中,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活動,自己發(fā)現(xiàn)讀音規(guī)律,再將讀音規(guī)律運用于單詞的記憶中,使學生感到單詞并不難記,激發(fā)了學生取得成功的動機,同時也降低了學習難度,從而提高了成功的機率。
最后,在學習評價上力求形式多樣。通過不同層面地考察,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讓各組各個學生都到黑板前聽寫一、二個單詞,以小組計算成績。在聽寫中我注意照顧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聽寫較容易的單詞,或者事先告訴他們幾個單詞,讓他們準備,使他們能順利過關(guān)。在評定小組成績時,教師對這些同學的進步予以肯定,使他們感到“我能行!”增強他們自我學習的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學習的認知過程伴隨著情感過程,積極的情感過程又促進認知過程。一但學生擁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礎(chǔ)與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就能經(jīng)受磨練,增強抗挫力,不會因困難而喪失信心,退縮動搖。同時學習技能的強化訓練,增強了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成績。好的成績又反過來促進了持續(xù)學習的內(nèi)部動機。
但是,在小學教育中,單靠激勵也不是萬無一失的。在實踐中,我們還必須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1.激勵要有度:不要輕而易舉地去頻繁表揚。過多的表揚會失去積極強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在他人做得好時,予以肯定,在別人表現(xiàn)得不較好時,施以幫助。教師應該特別鼓勵那些有進步的,膽子比較小的,能完成挑戰(zhàn)(包括挑戰(zhàn)自我)的,敢于提出不同見解的和有表現(xiàn)力的學生。
2.激勵要有法:教師夸獎學生時的話語不能隨口而出,千篇一律。表揚要與學生實際付出的努力相一致,要體現(xiàn)出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欣賞。
3.激勵要公平:盡管老師寬容學習進度比較慢的學生,尊重個體差異,但也不能在表揚某些學生的同時,打擊另一些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讓后進生對老師的激勵產(chǎn)生依賴思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豎立熱愛學習的榜樣。
三、如何深化激勵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激勵的作用在于讓學生保持持續(xù)不斷的學習興趣。興趣的保持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分為有趣、樂趣、志趣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因喜新而有趣,因厭舊而無趣;第二階段因不斷進步而樂此不疲,因重重挫折而毫無樂趣;第三階段因抱負遠大而自我進取,因目光短淺而沒有志趣。
在英語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學方法和手段要新鮮有趣,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從英語教學的第二個階段起,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特別幫助后進生解決學習困難,防止他們提前分化。
總之,英語學習是一種非母語學習,對學生來說,激發(fā)學習興趣并促使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種學習一般是在沒有外部學習環(huán)境支持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必須不斷激發(fā)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潛能,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真正能夠?qū)崿F(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