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娣
寫作是一種觀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達意的創(chuàng)新方式,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心理、行為的過程。小學階段,因為老師拔高要求或者出現(xiàn)太多的命題作文,導致孩子怕寫作,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因此,我們應該把寫作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快樂地寫作。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盡量拓寬選材范圍,讓學生自主擬題,降低寫作難度,激發(fā)寫作興趣。習作指導時,要淡化中心思想、淡化寫作技法、強化想象作文,讓學生自由表達。作文評講重在激勵,多就少改。教師還可以通過內(nèi)部發(fā)表、外部發(fā)表,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自主擬題自由表達評改激勵自主編輯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懽髋d趣是學生積極寫作的先決條件,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心理保證。它能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fā)揮,使學生寫得輕松、主動而富有創(chuàng)意。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呢?《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指出:“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笨梢姡寣W生自主作文、自由表達是提高寫作興趣的重要途徑。怎樣引導學生自主作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呢?下面,筆者結合寫作的過程談幾點做法。
一、自主擬題,選題激趣
《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痹鯓幼龅阶寣W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在選題上下功夫,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寫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自己決定作文的體裁,少寫命題作文,通過自主擬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標準》指出:“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睂懽?,實際上是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凡是實際應用的作文都是先有寫作的動機然后才有作文的內(nèi)容和題目的,都是不需要由別人來命題的。學校里的作文是為學生以后的生活服務的,它完全應當與生活中的作文一致,應當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積蓄,來選擇作文內(nèi)容和擬定作文題目。只有這樣,才能使師授作文變?yōu)閷W生獨創(chuàng)作文,才能培養(yǎng)學生滿足生活需要的實際作文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教師在擬訂作文范圍的時候,首先要考慮作文對象——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拓寬選材范圍,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盡可能觸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1.可以寫學生最為熟悉的事物,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請把你最想告訴別人的話寫下來?!边@道題選材范圍廣,可以寫家里發(fā)生的事,可以寫家里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寫家里人的特點等,孩子們有話可說,更感興趣。
2.可以將專寫某類事件或某類人物的訓練題,改為泛寫事件或人物的訓練題,允許學生選寫任何一件感興趣的事件或任何一位感興趣的人物,降低寫作難度,易于動筆。
3.可以針對學生天真率直的特點,引導他們寫抒情式散文——“我能不……嗎”“我最討厭……”“——,我想對你說”等。
4.可以針對兒童發(fā)現(xiàn)、研究和探索自然奧秘的強烈愿望,引導學生寫研究式作文,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然后指導他們自主探索,并把探索的過程方法和結果記錄下來,如“早市的利與弊”“為什么同一種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價格不一樣”等。這些題材接近兒童實際,是學生習作的首選。此外,老師還可以允許學生不按照提出的內(nèi)容范圍來寫,如果學生有更想寫的內(nèi)容,允許他們寫其他內(nèi)容。寫作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在內(nèi)容和體裁上沒有太多的限制,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自由表達,開闊思路,寫中激趣
《標準》指出:“習作指導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彼^“自由表達”,就是讓學生自己選擇或創(chuàng)造寫作方法,無拘無束地寫出要表達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欲望,讓學生快樂地寫。只有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文章才會最生動、最真實、最感人。為此,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淡化中心思想
學生的寫作是一種練筆,寫下來都是給自己看的,其目的是使他們懂得“人的生活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作文”的道理,養(yǎng)成寫作的良好習慣,讓寫作成為他們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既然是練筆,我們就不要在“有中心”這一項上苛刻要求。誠然,寫作過程是一種自然情緒的體驗過程,它可以陶冶兒童審美情趣,激發(fā)求知欲,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他們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但是,對小學生而言,寫作過程更是一種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過分強調寫作的思想性特征,而忽略其工具性特征,顯然不利于學生自由表達。曾幾何時,學生寫垂柳就要寫出垂柳能屈能伸的主旨,寫蠟燭就要贊揚“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否則主題不明確,作文不能得高分。長此以往,學生在作文時為了贏取高分,講大話、套話,言不由衷。因此,作文教學必須返璞歸真,引導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允許學生寫與正統(tǒng)觀念不一致的觀點。淡化中心思想,讓學生自由表達,激發(fā)寫作興趣。
我們曾對一篇名為“我的老師”的作文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學生大都寫老師工作認真負責,認真?zhèn)湔n、批改作業(yè),帶病堅持上課;熱愛學生,無微不至地關心受傷或生病的同學……老師們除了長相不同,其余都一致,文章千篇一律,沒有孩子個性化的體驗。究其原因,除了題目的限制,更多的是中心思想這一指揮棒起的副作用。學生為了體現(xiàn)老師“盡職盡責”這一中心,努力挖掘老師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例,忽視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忽視了老師和學生之間更為感人的一面?!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老師在每個孩子眼中的形象不盡相同,怎樣讓孩子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呢?我們拓寬了選題范圍,建議學生以“老師,我想對您說”為題,與老師說說心里話,對中心則不做要求,讓學生自由地寫。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篇篇鮮活的、情感真摯的作文:“老師,您聽'窗外的鳥兒叫得多歡呀!那是它們對我們發(fā)出的邀請。讓我們放下沒完沒了的練習,一起到綠蔭場上,呼吸新鮮的空氣,聆聽鳥兒的歌唱,玩起有趣的游戲。您會發(fā)現(xiàn),我們是多么可愛;您會發(fā)現(xiàn),休息之后回到教室,我們學得更輕松,更主動。而您,也不用再為我們的心不在焉而煩惱?!薄袄蠋?,少留一點作業(yè),讓我們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多動手、多思考,我們肯定會學得更好?!薄袄蠋?,我們發(fā)現(xiàn)您笑起來很美,可在我們面前,您為什么總是那么嚴肅呢?我們多么希望經(jīng)常看到您的笑容?。 薄袄蠋煛庇捎诓皇苤行牡南拗?,孩子們打開了思維的閘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老師的關注、熱愛與期望。老師不再只是嚴師、慈母,更像是伙伴、是朋友,在文章中,我們拾回了久違了的童真。淡化中心思想,孩子們自由表達,寫自己之所想,提高了寫作的興趣。
2.淡化寫作技法
過去,我們在作文的指導思想上存在著重形式、輕內(nèi)容的形式主義傾向,指導課上大談謀篇布局、寫作方法,如何審題、如何立意,甚至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過渡、如何照應、詳寫和略寫等,不一而足。書店、圖書館也不乏這類作文指導書。結果是學生學會了教條化、概念化的寫作方式,卻失去了生動活潑、情文并茂的文風,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要讓學生“為感到自由和歡樂”而寫作,就應該在內(nèi)容上、形式上、數(shù)量上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淡化寫作技法,讓學生覺得寫作文如平常說話一樣輕松,愿意隨時把自己心海的平靜、漣漪、蕩漾和澎湃寫下來。沒有了太多的拘束,學生寫作興趣更濃,表達更有創(chuàng)意。
3.強化想象作文
《標準》鼓勵五、六年級學生寫想象作文,這大大拓展了小學生習作訓練的空間。小學生的想象力特別豐富,訓練想象作文,有利于降低寫作難度,提高寫作興趣。結合小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這一特點,教學中,我們鼓勵學生由寫童話入手,將作文內(nèi)容由單純的“人”“景”“事”解放出來,向宇宙、自然開放,讓學生突破文體、內(nèi)容、中心等條條框框的限制,有感而發(fā),有情而抒,盡情釋放想象力,寫出想象新奇的文章??梢愿鶕?jù)動物的外形特點編故事,如《兔子三瓣嘴的來歷》:可以任選幾種動物編故事:可以續(xù)編課文的童話故事,如《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也可以任選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想象,如《恐龍復活》《外星人訪問地球記》《克隆古代皇后》……天文、地理、宇宙、人間,無一不成了學生想象的對象,在自由的想象中,學生心情愉快,寫作興趣特別濃。
三、自主批改,重在激勵,評改激趣
《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指出:“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內(nèi)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文批改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多批少改,多就少改,引導自主批改,在自主批改中,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具體流程如下:
1.教師批改以鼓勵為主
盡量做到多批少改,多就少改,不求全責備。批改作文時,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鼓勵學生自主批改,讓修改過程成為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在創(chuàng)造中體驗快樂。如“這段話中錯別字較多,請一一啄出。”“你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寫下來,或許更好些?!苯處熈艚o學生修改的自主權和更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快樂地再創(chuàng)造。同時,教師的評語要以激勵為主,變“生硬刻板”為“情感交流”,變“訓斥指責”為“談心鼓勵”,變“鑒定總結”為“指引導向”,讓學生在老師的平等對話中釋放心靈,在鼓勵性批語中樹立自信,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2.小組評改以欣賞為主
教師引導習作小組的成員進行討論和交流,欣賞同學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學生帶著欣賞的眼光修改別人的作文,得到美的享受;學生的作文被別人所欣賞,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作文的快樂,進一步激發(fā)寫作興趣。教師還可以專門針對評改作文設立改作獎,有的學生習作沒有獲得優(yōu)秀,改作卻獲得了認可,這對他也是一種極大的激勵。
3.集體評改,互相切磋
將學生的習作擺放到班級圖書角或張貼于學習園地,隨時供全班學生欣賞閱讀,提出修改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是他人習作的閱讀者和鑒賞者,在互相切磋、品評中取長補短,互相學習,體驗寫作文和批改作文的快樂。
在修改這一環(huán)節(jié),老師引導學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互批自改、師批生改,讓學生的作文在互相批改、互相欣賞中趨于完美,讓學生通過雙向互動或多向互動得到提高,體驗作文成功的快樂,不斷提高寫作興趣。
四、自主編輯,展示成果,成果激趣
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競爭欲,他們渴望能發(fā)表自己的習作,他們更會珍惜每一次發(fā)表的機會。為此,可以通過“內(nèi)部發(fā)表”和“公開發(fā)表”兩個途徑來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維持其寫作熱情。
內(nèi)部發(fā)表主要通過口頭發(fā)表、習作園地、班級作品集、個人專集等形式搭建發(fā)表平臺,讓學生的每一篇習作都有發(fā)表的機會,讓學生對每次習作都有成功的體驗。在學生自主修改完作文后,我有時讓孩子在班上念自己的成功之作,有時鼓勵孩子們將自認為滿意的作品貼于學習園地,有時鼓勵孩子們編輯出版班級作品集,出版前,先給集子起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名字,名字起好后,再讓學生們親自動手給作品集配上一些漂亮的插圖,設計一個精美的封面,還可以請老師或家長為作品集寫序言。這樣,一部屬于孩子們自己的作品就“問世”了。大家在互相傳閱的過程中,品味師生合作的快樂和激情,體驗創(chuàng)作帶來的成功和自信。學期結束,我鼓勵孩子們將一學期來自己感到滿意的作文、日記編輯成個人成長集,也給集子起個有創(chuàng)意的名字,親手繪插圖,設計封面,比起孩子們訂閱的雜志,不免稚嫩、粗糙;卻能真實地反映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四十幾個學生,四十幾本集子,在編輯、傳閱、互相欣賞中,孩子們的快樂不言而喻,進一步提高了寫好作文的興趣。
如果說內(nèi)部發(fā)表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推動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那么外部發(fā)表更可以起到催化劑的功效。為此,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將其成功之作向報刊雜志投稿,讓學生播種美好的希望,獲得意外的驚喜。一人發(fā)表作品,往往帶動很多同學,習作發(fā)表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濃了。
總之,只要老師在作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努力為學生提供自主創(chuàng)作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注重作文評價的激勵導向作用,并適時地進行成果展示,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寫作需求,就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掃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真正做到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寫得輕松,主動而富有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