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燕英
【摘 要】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與英語課本新舊知識相結合,注重運用;引導學生仿寫、試寫小短文,能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學生都樂于寫,也樂于閱讀;建成一個適合學生閱讀的資源庫,學生增加了英語閱讀量,英語自學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要求學生注意收集、積累校外接觸到的英語資源,教師開發(fā)一些英語網(wǎng)絡資源。
【關鍵詞】英語;閱讀資源;開發(fā)和利用
英語教學專家黃源深認為“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學習英語也需要大量閱讀。英語學得好的人,一般說來,都讀過相當數(shù)量的書;反之,也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大量的閱讀正是語言輸入轉為輸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徑。2011版新課標理念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為我們找到適合小學生學習的閱讀材料指明了方向。為了滿足學生的英語閱讀需要,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和探索,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閱讀資源進行了開發(fā)和利用,具體做法如下:
一、選擇拓展閱讀材料,要與英語課本新舊知識相結合
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既要防止語言過難,又要避免語言內(nèi)容過于幼稚。過難或過易的閱讀材料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材料的選編應難易適度,循序漸進,避免材料的隨意性。與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相結合,與英語課本新舊知識相結合,重視復現(xiàn),注重運用。
如在教學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A Lets learn部分時,我選用了劍橋少兒英語第三級上冊Unit 2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中的一篇文章Which season is it? 作為學生的課外補充閱讀材料,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直觀又生動,學生既鞏固了課內(nèi)的語言,又學習了新的相關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二、讓學生貼近生活進行仿寫,創(chuàng)作閱讀材料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并且表現(xiàn)欲望很強,只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就能寫出很好的小短文。另一方面,學生寫的文章貼近他們自己的生活,符合其他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更具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引導學生仿寫、試寫小短文,并將寫得好的文章推薦給全班學生閱讀。
如在教完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My New Room后,我讓學生仿寫一篇主題為My Room的小作文,讓他們把自己的小房間介紹給好朋友,就這樣好朋友之間為彼此創(chuàng)作出一篇閱讀短文。通過這種形式的交流,同學之間還能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學生都樂于寫,也樂于閱讀。
三、鼓勵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增加學生閱讀量
在現(xiàn)今這個多元、開放的信息環(huán)境里,學生獲取閱讀資源的能力不可低估,如英語報、英語畫刊、英語故事書等,幾乎人人都有,再加上日新月異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只要教師發(fā)動得當,措施得力,學生自身就能提供出大量的閱讀資源。一般學生推薦的閱讀材料都能適應大多數(shù)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學生所接觸的閱讀材料也往往是他們所感興趣的話題,很有推廣價值。教師只要將這些閱讀材料稍作篩選,就能建成一個適合學生閱讀的資源庫。
另外,在教室里我們建立了“英語角”、“英語圖書角”。“英語角”布置在教室黑板下面的墻面上,用來張貼學生制作的英文小報、單詞圖片、卡片等?!坝⒄Z角”增加了學生接觸英語、識記英語的機會?!坝⒄Z圖書角”則設在教室后面的書柜里。在書柜里專門辟出一層用來擺放兒童英語書和英語工具書。英語書包括不同版本的小學英語教科書、英語圖畫書、英語童話書等。我鼓勵學生積極借閱,遇到生詞,則查字典自學。通過借閱,學生增加了英語閱讀量,英語自學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收集和積累英語社會資源,開發(fā)網(wǎng)絡資源
廣告、家用電器使用指南、藥品說明書、路標、計算機程序等都有英語。英語社會資源開發(fā),就是要求學生注意收集、積累校外接觸到的英語資源,如電視、雜志上的英語廣告詞、商品的英語說明書和英語格言等。學生接觸到這些英語可以利用“英語圖書角”里的詞典自查,也可以咨詢老師。學生對商品說明“MADE IN CHINA”、公共標志No smoking!以及計算機語言copy, window, edit等句子和詞語耳熟能詳,從而擴充了知識面。
網(wǎng)絡資源浩如煙海,但真正與課本配套以及內(nèi)容完全符合兒童特點的資源并不多。因此,我們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需要,開發(fā)了一些英語網(wǎng)絡資源。我們英語教研組在學校的校園網(wǎng)上開辟了《英語園地》,建立“教案庫”、“課件庫”、“習題庫”、“教學錄像庫”、“教學素材庫”,專門存放教師的教案、課件、試卷、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的錄像,上網(wǎng)查找的資料等。
總之,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必須根據(jù)學生學習的需要,積極開發(fā)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開放教學空間。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同時也就為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自信心和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G].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趙鳳琴,承欣紅.英語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