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審計的出現是國家治理發(fā)展的必然,國家審計制度的完善可以幫助國家提高治理的水平,國家審計是國家公共管理目標和公共利益實現的重要手段。反過來,國家的治理也會影響國家審計的發(fā)展。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具有維護國家安全、倡廉反腐和監(jiān)督制約權力的重要作用。最后針對如何提升審計監(jiān)督,促進現代化治理筆者提出三點建議:探討審計管理創(chuàng)新,發(fā)揮審計治理功能、提升國家審計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和探索和改善審計長官任職提名方式。
【關鍵詞】國家審計;國家治理;倡廉反腐;審計監(jiān)督;審計管理創(chuàng)新
2014年,國家發(fā)布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意見中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完善的建議;這些觀點都從我國的國家治理的真實需要出發(fā),將國家治理和國家審計的重要關系體現出來。自從1983年中國的內部審計制度建立以來,內部審計在我國已經走過了32年的光輝歷程,在這32年中,我國內部審計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不成熟到日益完善的發(fā)展歷程。在全國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已經彰顯出來,影響力也在不斷的提升??偠灾瑑炔繉徲媽抑卫?,對企業(yè)內部管理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論文以《論國家審計對國家治理的作用及對策》為論題,對國家審計對國家治理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提高國家審計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來促進國家治理展開分析,希望對國家審計的發(fā)展做出綿薄的貢獻。
一、審計的本質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本質是事物之間必然的、固定的聯系,反映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深度和水平。要想深刻的理解國家審計和國家治理的關系,首先我們對審計本質要真正理解。隨著社會環(huán)境和經濟水平的發(fā)展,國家審計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和責任也是不斷變化的,筆者暫且將國家審計的本質歸納為以下三點:首先,國家審計最初起源于會計,是一種對會計賬簿制作以及行為的一種活動;其次,國家審計是國家民主法治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最后,國家審計是評價管理者、經營者是否真正履行了其負有的經濟責任的監(jiān)督活動,這是經營權、所有權和管理權相分離而最終形成的受托經濟責任關系。
對國家審計的本質認識是不斷漸進發(fā)展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審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審計的內涵也是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我們需要握緊時代的脈搏,分析現象背后的本質和規(guī)律,才能保證國家審計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在目前信息化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的到來,國家審計工作者更應該認清國家審計的本質,不斷查錯糾弊,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國家審計,來應對各種任務和挑戰(zhàn)。
二、國家審計與國家治理的關系
國家審計的出現是國家治理發(fā)展的必然。從我國古代皇權制度開始,為了保證皇權和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保障我國中央政治經濟的發(fā)展,就需要審計對官僚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維護中央的財政安全。
國家審計制度的完善可以幫助國家提高治理的水平,國家審計是國家公共管理目標和公共利益實現的重要手段。反過來,國家的治理也會影響國家審計的發(fā)展。國家治理的模式會決定國家審計的制度形態(tài),國家治理的制度形式和水平會影響國家審計的制度和形式,國家審計的功能受環(huán)境、政治以及政府工作機制的制約,國家治理理念一旦出現變化,國家審計也要相應的出現變革。
三、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
(一)維護國家安全的工具
國家安全,是一個政府治理國家的最首要的任務,只有國家安全了,才能保證百姓安居樂業(yè),保證國家的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所以國家安全是國家治理體系中各個部門的首要職責。而國家審計部門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國家在治理過程中提供可靠、準確、及時的信息,對國家評估自己的實力,維護國家的安全提供重要的客觀的數據參考,便于管理部門根據數據做出客觀的正確的決策。同時通過這些信息,還能夠分析出國家在社會運轉中哪些環(huán)節(jié)是存在漏洞和風險的,哪些環(huán)節(jié)是社會發(fā)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針對這些問題及時的提出針對性的補救策略,從而切實的維護國家的安全。例如美國的最高審計機關在維護美國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貢獻,從2000到2013年,審計署發(fā)布的關于國防安全、國際事務以及國土安全的審計報告就有1013份之多,其中國防類的文件就有535份。可見美國審計署在維護國家安全做出的貢獻。在我國最近幾年,我國的審計機關在國家戰(zhàn)略資源、能源、國家信息、金融運轉等各個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可靠的信息,為我國國家安全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二)倡廉反腐強有力的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上臺以來,對于腐敗貪污現象嚴懲不貸,對腐敗勢力決不姑息手軟。腐敗從實質上講,就是權力機關相關人員利用公共權力來謀取個人的利益,這些腐敗分子是國家健康的蛀蟲,是國家治理最嚴重的威脅之一。而國家審計作為國家治理的“防疫系統(tǒng)”并非徒有虛名,國家審計在防范和揭露國家腐敗行為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先,在權力機關腐敗分子很多腐敗行為都和資金資產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國家審計的工作就是看緊國家的財產,所以國家審計機關最有條件發(fā)現國家財產被侵占,被吞并等不合法現象;其次,國家審計不受國家其他社會團體行政機關和個人干涉,具有獨立性,國家審計沒有既得利益的牽絆,所以才能更加客觀公正的工作,揭露各種腐敗舞弊行為。最后,國家審計監(jiān)督工作幾乎對國家所有的機構和公共資產進行了全方位的覆蓋,對于腐敗分子的行為能夠及時有效的發(fā)現和揭露。例如韓國的檢察院對高管的腐敗行為一直密切關注,法國審計法院對總統(tǒng)府的開支進行質疑,我國審計機關每年都能夠查處大量的違法違規(guī)案件。由此可見,國家審計作為國家重要的反腐手段強有力的存在著。
(三)監(jiān)督制約權利的重要措施
國家審計嚴格按照國家憲法和法律的安排執(zhí)行,憲法和法律中對各個機關部門的權利職責都有明確嚴格的規(guī)定。國家審計依照我國憲法、審計法和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對國家各個部門所有管理和使用資金的項目、單位以及事項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一旦有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國家審計都有權進行監(jiān)督處理。所以國家審計能夠促進政府各個機構和各大官員去依法辦事,依法使用自己的權利,并且實現權利和責任相當,這樣,國家審計就成功的發(fā)揮了對國家各級權利的規(guī)范、監(jiān)督和制約作用。
四、提升審計監(jiān)督,促進國家現代化治理
(一)探討審計管理創(chuàng)新,發(fā)揮審計治理功能
首先,可以采取治理導向審計,以治理評價作為審計的核心,通過制定審計策略來實施審計具體調查,收集審計證據,并且根據這些證據提出審計意見。在技術方法上,治理導向審計可以傳承目前已有的審計模式基本理念,同時對目前組織治理評價的程序和手段加以借鑒,從而實現國家審計從技術手段的創(chuàng)新。國家審計將國家治理評價作為立足點,通過對目前治理情況的分析來識別審計的重點,并對審計風險做出估算,從而實施基本的審計程序,再編制審計報告。其次是對“三公經費”審計,在2011年,中央部委公布“三公消費”,這一“透明政府”的舉措是消除腐敗現象的重要手段,但是對“三公經費”的審計應該更加深入,不能僅僅停留在“曬賬單”的階段。國家審計應該對高消費的原因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確定是否存在違規(guī)行為和浪費行為,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國家治理做貢獻。
(二)提升國家審計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國家審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直接決定了國家審計的工作成效。在國內外相關的審計準則中,對審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規(guī)定,例如審計人員的判斷力和勝任能力等。在美國的政府審計原則、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以及我國國家審計規(guī)則的具體要求中,對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力都有規(guī)定。因為在社會發(fā)展極其復雜、信息化時代和經濟全球化的大勢所趨下,審計人員沒有極強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真實需要,所以國家應該精心打造一個審計人員的組成框架,吸引一批律師、工程師、醫(yī)療人士、國土安全、經濟學家以及社會學家等在內的高素質隊伍,一個精英團隊組成的高能力高素質審計隊伍才能更好的滿足國家治理的需要。
(三)探索和改善審計長官任職提名方式
在我國的《憲法》中,對國家審計長的選拔是由國務院總理提名,全國人大最終決定的。而且國務委員包括審計長,連任都不能超過兩屆的時間。筆者調查了世界范圍內的審計長任職和提名方式發(fā)現,英國、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等幾個國家的審計長普遍采取的是終身制原則。除了終身任期制外,很多國家審計長的任職采取的是限制任期制,例如美國的法律規(guī)定總審計長的任期是15年,美國總審計長大衛(wèi)·沃克曾表示,任期長可使審計長具有一種長遠眼光,有能力指出政府中存在的一系列復雜甚至是充滿爭議的問題,也讓審計長有膽量講真話,而不用顧忌自己的飯碗是否會被砸。我國可以借鑒國外審計制度的經驗,來適當的調整我國審計長的任期方式,長久的任期能夠讓審計長在決策制定有長遠的目光和視角,有利于國家治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常,王睿,趙懿清.國家審計在走向善治的國家治理中的若干問題[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1):10-15.
[2]蔡春,蔡利.國家審計理論研究的新發(fā)展——基于國家治理視角的初步思考[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2):3-10、19.
作者簡介:高慧(1984-),女,山東濟南人,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