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卡維地洛治療風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風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3例,給予對照組患者美托洛爾藥物進行治療,給予治療組患者卡維地洛藥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6.67%,顯著低于治療組93.94%,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0.0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6.36%,治療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06%,兩組相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0.05)。結論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神經內分泌;心力衰竭;應用效果
當患者出現心衰疾病時,神經內分泌就會被激活,當交感神經激活過度時,患者的心率就會加快[1]。能夠對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性起到有效抑制作用的就是β-受體阻滯劑,在患者心肌耗氧得到降低的同時,對心室重構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風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3例,其中包括34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在41~83歲,平均年齡為(61.35±12.37)歲,患者病程在2.5~9.5年,平均病程(6.38±1.35)年。按照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新功能分級標準對患者進行分級,其中21例為Ⅱ級,19例為Ⅲ級,26例為Ⅳ級,按照患者病情進行劃分,其中包括16例冠心病患者,2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22例擴張性心肌病患者。將Ⅳ級中失代償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急性肺水腫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合并低血壓患者、合并支氣管哮喘患者、合并竇性心動過緩患者等排除。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能夠進行對比。
1.2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方式,例如ACEI、強心治療、利尿劑。給予對照組患者美托洛爾藥物進行治療,開始劑量保證6.25mg/次,2次/d即可,在服用1~2w后需要增加劑量,需保證25mg/次,需保證2次/d。需要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情況進行嚴密監(jiān)測,保證目標血壓≥95/60mmHg,目標心率≥60次/min。給予治療組患者卡維地洛藥物治療,起始劑量需保證2.5~5mg/次,服用2次/d,在服用1~2w后,需要根據患者的耐受情況對劑量進行增加,20~40mg/d為最高。在給予患者服藥時,一旦發(fā)現心率加重、心率緩慢以及血壓較低癥狀時,就應該及時停止服藥。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是否出現心動過緩、乏力以及體位性低血壓并發(fā)癥情況。
1.4療效評價標準 當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全部消除,心功能得到有效緩解,改善2級屬于顯效;當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有一定改善,心功能改善達到1級時屬于有效;當患者的心功能未發(fā)生任何變化也未有惡化現象時屬于無效,治療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3]。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軟件分析處理實驗中所有數據,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分別借助t以及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6.67%,顯著低于治療組93.94%,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0.0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6.36%,治療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06%,兩組相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0.05),見表1,表2。
3 討論
在心臟疾病的發(fā)展終末期,患者就會出現心理衰竭疾病,屬于患病率、發(fā)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4]。在對心衰疾病進行治療時,傳統(tǒng)多應用強心、利尿以及擴張血管的方式進行,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但是無法使患者的再住院率以及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患者的運動耐量以及生活質量也無法有效改善[5]。研究證實,心衰疾病的發(fā)生主要原因就是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交感神經系統(tǒng)、腎素-血管緊張素-醇固酮系統(tǒng)激活過度,心肌出現重構現象,就會再次對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等造成威脅,如此惡性循環(huán),患者的疾病就無法得到有效緩解。在心肌重構時,患者的心功能就會降低、心衰現象就會出現,最終導致死亡。在治療心衰疾病中,需要對交感神經系統(tǒng)以及RAAS進行阻斷,借助β-受體阻滯劑就能夠使患者的心衰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患者的運動耐量以及生活質量就會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心絞痛以及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就會降低??ňS地洛屬于腎上腺素α1、β受體阻滯藥物,能夠使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性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醇固酮系統(tǒng)激活過度的情況得到有效抑制,患者的心肌重構現象也會出現逆轉以及改善,治療后患者的心率、血壓、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NT-proBN均會有一定下降。
綜上,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66.67%,顯著低于治療組93.94%,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0.0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6.36%,治療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06%,兩組相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0.05)。由此證明,在對患者風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進行治療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1]李榮,張琴,易豈建,等.卡維地洛和黃芪對心力衰竭蘭尼堿受體的作用[J].中華兒科雜志,2011,49(6).
[2]林繼紅,樊瑛,董國,等.卡維地洛對不伴有心力衰竭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冠狀動脈血流儲備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0,26(2).
[3]葉向.卡維地洛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1,40(11).
[4]李久民,馬淑麗.纈沙坦聯(lián)合卡維地洛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0,50(17).
[5]蔣永和.卡維地洛聯(lián)合貝那普利輔助治療老年心力衰竭48例效果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1,51(3).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