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影響在校護理學生初次真人靜脈穿刺成功的因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方法 對高職護理在校護理學生同時扮演護士和患者雙重角色進行靜脈穿刺時的觀察分析。結果 心理、技術因素是影響護生初次真人靜脈穿刺成功的主要原因。結論 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熟練的穿刺技術是提高護生穿刺成功率的關鍵。
關鍵詞:護理學生;靜脈穿刺;影響;因素
對策靜脈穿刺是臨床上各項治療和搶救工作的基礎,是作為一名護士所必須熟練掌握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而真人靜脈穿刺是實踐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在校護理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護理技術操作[1,2]。鑒于護生第一次靜脈穿刺是否成功的重要性,筆者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分析和總結,并采取相應的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級高級護理專業(yè)護生156例,均為女生,年齡18~21周歲。
1.2 方法 將156例學生分成10大組,每組1名指導老師進行示教和指導,學生自由組合或教師根據學生情況搭配,2人一小組分別扮演操作者和患者進行練習,實驗物品統(tǒng)一為6號頭皮針頭。通過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指導老師仔細觀察,與其他帶教老師及同學課后座談,進行了對靜脈穿刺失敗后的討論分析和總結。
2 結果
靜脈穿刺成功標準為一針穿刺成功,注藥物過程中無阻力,穿刺部位無腫脹,疼痛、無藥物滲出者。經觀察分析,操作過程中的問題主要有:①心理因素:畏懼、緊張占50%;②技術因素:操作不規(guī)范、流程不熟悉占30%;③其他:環(huán)境因素占20%。
3 影響護生初次真人靜脈穿刺成功的因素分析
3.1 心理因素 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在校護生第一次真人靜脈穿刺會害怕操作失敗給同學造成痛苦或傷害,擔心老師批評、同學埋怨,從而產生緊張和畏懼感,部分護生出現(xiàn)心慌、出汗、手抖甚至暈厥等情況。小部分護生平時模擬練習不積極主動,缺乏責任心,面對真人操作時不知所措,慌亂和緊張。配合者的心理因素:目前大部分護生存有一定的心理壓力,比如怕疼、怕引起對自己身體不好,不相信同學的技術等,扮演患者角色時表現(xiàn)出緊張、害怕,甚至出現(xiàn)叫喊、流淚的畏懼心理。
3.2技術因素 ①未能準確合理選擇合適靜脈;②未能合理使用止血帶及固定皮膚和血管;③進針點、角度、深度未能很好的把握;④持針及固定方法未能把握好。
3.3其他因素 配合者、過多的同學圍觀、室溫過低、光線過暗等。
4 對護生初次真人靜脈穿刺失敗原因采取的相應對策
4.1 消除心理因素,鼓勵護生樹立必勝的信心 ①針對護生真人靜脈穿刺前的種種不良心理因素(包括操作者和配合者);對操作者教師應給予正確的鼓勵,幫助護生建立合理的期望值;鼓勵護生互相交流經驗和感受,以減輕心理壓力,保證穿刺技術水平的正常發(fā)揮。如操作遭遇失誤或失敗,教師應對護生抱以寬容,鼓勵并樹立信心的心理干預;②對心理緊張、畏懼的配合者同樣要用關心、體貼、贊美、肯定的語言進行鼓勵,以膽大事先操作成功的同學為榜樣,與其他同學交流一些有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話題和用手遮擋住\"患者\"的視線,從而有效的轉移配合者的注意力,可減少學生因疼痛導致的叫喊、流淚,從而避免給操作者造成心理上的壓力;③教師規(guī)范嫻熟的操作技術,保證穿刺一針見血,整套操作流程清晰,有條不紊,也為護生開始操作奠定了基礎,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在緩解緊張情緒的同時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增強其自信心,鼓勵和肯定貫穿于操作的全過程。指導護生自我調節(jié),積極有效地控制情緒是成功的前提,可采用一些心理放松的技巧,如做幾次深呼吸、暗示療法、榜樣效應等。教師不僅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術,還要注重培養(yǎng)護生對患者極端負責的品格。護士的角色意味著她們要對另一個人的生命和健康負責,提高護生自身素質和修養(yǎng),保持積極向上、穩(wěn)重、樂觀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心態(tài)。
4.2規(guī)范操作技能,耐心、細致對護理學生進行指導 為了確保護生在真人穿刺前熟練掌握該項操作技能,首先讓學生多看操作錄像,多做模擬練習。課間、周末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在靜脈手臂模型上反復練習穿刺,教師進行指導和解答疑問,反復強調操作要領。①合理選擇靜脈,要全面評估\"患者\"的情況,首次靜脈穿刺一般選擇粗直、彈性較好、不易滑動的表淺靜脈,如正中靜脈、貴要靜脈、手背靜脈;要求護生用食指觸摸來體會血管的充盈度和彈性感,以確認血管的深度和走向;②止血帶應扎在離穿刺點上方6~10 cm處,過近不利于針頭潛行,過遠不能很好的固定血管;扎的時間過長導致靜脈淤血不明顯,過緊會完全阻斷動脈,使患者疼痛不適,過松不能阻斷靜脈回流因而不能使靜脈很好地充盈。見回血后應立即松開止血帶再注藥或打開調節(jié)器,確保藥液暢通。避免因回血時間過長血液凝固堵塞針頭。松止血帶時避免向前、后拉開,前拉時皮膚向前移動血管也隨之遷移,針頭容易滑出血管外,后拉時皮膚皺折,針頭前行穿破血管。應向上提拉,保持皮膚原來的位置以免造成穿刺失??;③繃緊皮膚,固定血管。如果是手背靜脈用非握拳法繃緊皮膚。即操作者左手握住被穿刺者收攏的四個或五個指頭,使其手向掌面彎曲成弧形成握杯狀,如比較消瘦的手背用操作者的手指抵住被操作者的手掌使凹陷骨縫的血管隆起,靜脈可以充分顯露于皮膚表面,易于觀察血管和進針點,也方便隨時進行調節(jié)。前臂及肘部的靜脈在離進針點下方2~3 cm處用左手拇指按壓皮膚即可;④幫助護生先評估皮膚再確定進針點、進針角度和深度,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操作。一般在離血管約2 mm左右皮膚處以30°~45°快速進入皮膚,大角度進針可使疼痛減輕,提高穿刺成功率。疼痛與外在刺激強度、刺激時間、作用面積等因素有關,大角度進針,針頭與皮膚接觸面積相對減少,作用于針尖上的壓強增大,使得進針速度加快,刺激皮膚的時間縮短,同時針頭直接刺入靜脈腔內,縮短了針尖在皮下組織內運行的時間和距離,因此皮膚受損范圍小,對皮下組織及神經末梢刺激程度小,能夠減輕疼痛。針斜面完全進入皮膚后再沿靜脈走向平行潛行在血管上方或血管一側進針,以右手腕關節(jié)的力量控制進針的力度,掌握好進針的深度,見到回血后再沿血管走向平行刺入少許;⑤持針要穩(wěn)定,固定方法正確。常用方法是右手拇指及中指分別持頭皮針針柄的前緣和后緣,食指放針柄平面上,呈三角形,針頭斜面向上快速刺入皮下后調整角度將針頭刺入血管內,見回血后再進少許,左手拇指固定針柄。右手松開止血帶后再用一次性膠布固定針頭,方法為:先用一條固定針柄,再用帶有無菌棉墊的膠布覆蓋于進針點,第三條用來固定頭皮針頭軟管部分,并將其繞于其他方向。
4.3消除不良因素,為學生建立良好的練習環(huán)境 在實訓教學中,每組指導老師應相對固定,老師了解每位護生情況,從而能更好的合理安排護生搭配。血管不明顯,穿刺難度大的應與心理素質好和技能操作能力強的同學搭配。按順序安排護生操作,避免過多的同學圍觀,保持室內整潔、安靜,光線充足,調節(jié)好室溫,冬季穿刺時血管收縮不明顯,可以用局部熱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來提高護生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真人真做時,教師放手不放眼,操作時膽大心細,做到心狠、眼準、手穩(wěn)。雖然真人練習的機會不多,但只要細心體會進針的手感,就會有所收獲。對一些穿刺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分析,護生在穿刺前對這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輕松、平和的心態(tài)操作。護生互相督促,既可培養(yǎng)護生的觀察能力,也保證了操作的順利進行。操作結束后,應讓護士、患者談感受,由護生自己查找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仔細體會操作全過程,最后教師根據在指導過程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并做出有效的評價。真人真做靜脈穿刺,既培養(yǎng)了護生的專業(yè)素質也鍛煉了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提高護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為能更快適應臨床實習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愛敏,王艷,王敏.探究有效的《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方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6,3(1):75.
[2] 鄭素玲.護理專業(yè)學生在靜脈輸液時的心理狀況分析與對策[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7,25(8):126.
編輯/蘇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