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手術聯合甘桔冰梅片對纖維喉鏡手術切除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療效。方法 按照開放、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進行臨床試驗,將120例聲帶小結和息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甘桔冰梅片聯合手術治療)60例、對照組(常規(guī)手術治療)60例,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觀察組(甘桔冰梅片聯合手術組)治愈顯效率為96.7%,對照組(常規(guī)手術組)治愈顯效率為8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行纖維喉鏡手術切除術后,在常規(guī)處理的基礎上加用甘桔冰梅片能夠促進聲帶的恢復、縮短病程。
關鍵詞:甘桔冰梅片;纖維喉鏡手術;聲帶息肉;聲帶小結
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是導致聲音嘶啞的常見耳鼻咽喉疾病之一、屬于中醫(yī)學的\"慢喉喑\"范疇,是一種喉部良性病變,長期用聲不當或用聲過度為其重要原因。目前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以手術治療為主,由于手術本身的創(chuàng)傷、術者的熟練程度及病變的范圍即局限型或廣基型等因素,手術后創(chuàng)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腫,直接影響到術后的愈合。我科在對該病行纖維喉鏡手術術后常規(guī)處理措施的基礎上,對部分患者加用甘桔冰梅片治療,觀察該藥對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術后療效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7月~2014年6月120例患者,均經纖維喉鏡檢查確診。術后按就診順序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甘桔冰梅片聯合手術治療)和對照組(常規(guī)手術治療)各60例。觀察組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17~56(33.4±10.9)歲;病程4w~5年(4.9±6.3)個月;聲帶息肉45例,聲帶小結15例。對照組60例,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齡19~62(35.1±11.2)歲;病程3w~6年(4.7±6.4)個月;聲帶息肉46例,聲帶小結14例。120例患者的手術方式為:采用表麻,在纖維喉鏡下用息肉鉗切除息肉、小結并修平殘緣。全部病例術后均無粘連、喉狹窄等并發(fā)癥。經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患者病程、年齡、手術情況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術后兩組均禁聲休息1w。對照組:手術后常規(guī)給予慶大霉素+地塞米松霧化吸入1w及配合口服抗生素3d。觀察組:手術后均配合服用甘桔冰梅片(重慶華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片(0.2g/片),3次/d,飯后服,1個月為1個療程,常規(guī)用藥1~2個療程,其余處理同對照組。隨訪3個月觀察療效。
1.3療效標準[1] 術后3個月均應用纖維喉鏡進行檢查,觀察記錄聲帶創(chuàng)面修復及外現形態(tài)恢復情況。治愈:聲嘶消失,聲帶創(chuàng)緣愈合佳,聲帶外觀形態(tài)正常,無喉部不適。顯效:聲嘶明顯改善,聲帶外觀形態(tài)基本正常,無明顯喉部不適。有效:聲嘶有一定好轉,聲帶呈輕度充血腫脹,創(chuàng)緣修復及外觀形態(tài)恢復稍差,輕微喉部不適感。無效:聲嘶無改善,甚或加重,聲帶充血腫脹明顯,創(chuàng)緣修復及外觀形態(tài)恢復差,有明顯喉部不適。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兩組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結果
觀察組治愈53例,顯效5例,有效1例,無效1例,治愈顯效率96.7%。對照組治愈43例,顯效7例,有效7例,無效3例,治愈顯效率83.3%。治愈顯效率(χ2=6.30,P=0.006)比較,差異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喉慢性炎癥性疾病的是喉科最常見的疾病,其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在教師、兒童中多見[2],聲帶息肉、聲帶小結屬于最常見的喉慢性炎癥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原因有多種學說[3],至今尚無統(tǒng)一認識。一般認為多由于用聲不當或用聲過度所導致。聲帶小結的病理改變主要在聲帶的上皮層,以上皮異常角化及基底膜增厚為主; 聲帶息肉的病理改變主要在黏膜固有層,基底膜僅有輕度增生,伴明顯水腫、血管擴張及增生,二者在病理改變上是一致的[4]。聲帶息肉、聲帶小結的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方法主要采用纖維喉鏡下手術、電子喉鏡下手術或支撐喉鏡下顯微手術。手術操作方法簡單,但對手術儀器設備及手術技巧要求較高,術中切除病變組織時,粘膜過多或過少地取舍都會導致息肉或小結殘留、聲帶水腫、出血、瘢痕形成等并發(fā)癥。
中醫(yī)學認為,聲帶息肉、聲帶小結多由于用聲不當或感受外邪、內服辛辣刺激之品,損傷肺絡,肺失肅降,日久致熱郁痰凝,瘀血阻滯或情志不暢,肝氣郁結,五志化火,痰瘀互結所致[5]。由于病程日久,耗傷陰血,故此病多屬虛實夾雜,以實為主,加之術后必傷陰血,并留瘀血,故對聲帶息肉、聲帶小結術后患者當禁聲休息,治療當以活血通絡,化痰散結為主,兼以養(yǎng)陰清熱為輔,以達到利咽開音之效。
甘桔冰梅片是依據著名中醫(yī)經典名方清音丸改良而成,由八味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宣肺、止咳化痰等作用的中藥組成(桔梗,薄荷,烏梅,甘草,冰片等) ,具有清熱開音、消腫散結、宣肺化痰、行氣逐瘀功能。藥理實驗發(fā)現,甘桔冰梅片有抗急性炎癥、抑制肉芽組織生長、減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細菌生長等作用。組方通過消炎、消腫散結、止咳化痰作用有效地消除組織水腫、充血、滲出、肉芽腫等病變[6]。通過60例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術后患者在術后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甘桔冰梅片治療的療效觀察可見其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甘桔冰梅片為純中藥制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對促進聲帶息肉、聲帶小結術后恢復的療效確切,在常規(guī)手術后聯合應用甘桔冰梅片可促進聲帶創(chuàng)面愈合,提高音質,減少復發(fā)。
參考文獻:
[1]王賢文,田道法,陳協(xié)云,等.金嗓散結丸結合YAG激光治療聲帶息肉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11(6):280.
[2]Mortensen M, Woo P.Office steroid injections of the laryngoscope[J].2006,116:1735-1739.
[3]高鴻明,王正強,鄭明秀,等.CD45RO、CD20及總IgE在聲帶息肉組織中表達的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4,18(3):138-140.
[4]黃選兆,汪吉寶. 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466-468.
[5]李云英.聲帶結節(jié)、息肉與中醫(yī)血瘀證治研究近況[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1996,4(4):196.
[6]梅祥勝.甘桔冰梅片治療聲帶小結86例[J].中醫(yī)研究,2009,22(5):24-25.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