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損傷中腦出血是神經外科的急癥,患者病情在短時間內可發(fā)生急劇變化,意識障礙是腦出血患者的最常見癥狀,其變化可提示顱腦損傷的程度及病情演變情況;瞳孔的變化直接反映患者是否腦疝形成,腦出血患者開顱術后多為昏迷患者,做好腦出血患者的觀察和護理是整個治療及康復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院ICU于2007年1月~2008年共收治腦出血開顱血腫清除去瓣減壓術后患者66例,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后患者13例。現將術后患者的觀察及護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ICU于2007年1月~2008年共收治腦出血開顱血腫清除去瓣減壓術后患者66例,微創(chuàng)穿刺引流術后患者13例,年齡28~69歲,其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既往有明確高血壓病史10例。
1.2病情觀察
1.2.1意識狀態(tài) 臨床根據患者對刺激的反應分嗜睡(能叫醒并正確回答問題后迅速入睡)?;杷芙行?,言語含糊不清,不能正確回答問題,迅速入睡)。淺昏迷(不能叫醒,壓眶上神經有反應)。深昏迷(各種反射均消失)。也可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計分法透過對患者睜眼、言語、運動三方面反應進行計分,用總分表示意識障礙程度,8分以下為昏迷,分值越低意識障礙越重。
1.2.2生命體征的觀察 需要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在我科收治的49例患者中其中1例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 剖宮產術后的患者,入ICU時觀察雙側瞳孔等大正圓,對光反射靈敏,呼吸深大、鼾聲呼吸,血壓高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經觀察2h后患者仍未清醒,急查CT示顱內出血,急行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因此,要求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細致地觀察,為患者爭取最佳的搶救時機。
2 結果
氣管切開1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經過治療護理后死亡5例,因經濟原因自動出院2例,其余42例均病情好轉轉入神經外科,無褥瘡,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
3護理
3.1臥位 腦外傷患者應取平臥位,術后麻醉未清醒及深昏迷伴嘔吐的患者應取側臥位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如無休克應抬高床頭15~30 cm,以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
3.2呼吸道護理 由于急性顱腦損傷的患者顱內壓高,易嘔吐要嚴密觀察病情,所以保持氣道通暢及時清除口鼻腔內的分泌物,防止氣道阻塞至關重要。舌根后墜可用舌鉗將舌牽出或放置口咽通氣管及行氣管內插管吸痰。痰多粘稠不宜吸出的宜早期行氣管切開術。
3.3氣管切開后的護理 嚴密觀察氣管切開出有無滲血出血情況。對神志不清或躁動患者應予以約束保護。保持切口的局部清潔,敷料定時更換。保持氣道的通暢,及時抽吸痰液。吸痰管的直徑不超過插管口徑的1/2。抽吸壓力120~160 mmH2O,最大不超過200 mmH2O。吸痰時嚴格無菌技術操作。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套管內可注入化痰的稀釋液,氣道濕化稀釋痰液[1]。
濕化氣道方法:①霧化吸入。②氣道內直接滴注:每次吸痰后注入濕化液2~3 ml,直到下次吸痰時再吸出,再吸痰前和吸痰過程中,注入量可達5~6 ml左右。③使用注射泵持續(xù)氣道內滴注[2]。
判斷濕化氣道的標準:①濕化滿意:分泌物稀薄能順利通過吸痰管,沒有痰痂,患者安靜,呼吸道通暢。②濕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難,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難,紫紺加重。③濕化過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頻繁,需要不斷吸引,患者煩躁不安,紫紺加重。
3.4頭部引流管的護理 顱腦術后常用的引流有四種,即腦室引流、創(chuàng)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腦膜下引流。而術后的引流成功影響著整個治療過程。
3.4.1患者入病房后,首先了解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引流管是否通暢,以免造成不應有的錯誤引流,如腦室引流,引流管高于側腦室前角10~15 cm,過高達不到目的,過低會引起腦脊液引流過多過快,導致頭痛、嘔吐,嚴重可誘發(fā)顱內出血或血腫形成。
3.4.2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技術,防止感染,整個引流系統(tǒng)應保持密閉、無菌。每日更換引流袋。記錄引流量及性狀,定期檢驗,引流每日用碘伏以離心或消毒穿刺點周圍皮膚及引流管外壁,引流外壁消毒長度>3 cm,消毒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引流管,無菌紗布覆蓋。保持清潔、干燥,如搬運患者時應先將引流管夾閉,待移動后根據頭部位置調節(jié)引流管,防止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3.4.3保持引流管通暢,引流管不可扭曲、受壓。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的標準:①有無自流現象。② 有無脈搏性搏動,③有無呼吸性搏動。發(fā)現引流不暢,及時通知醫(yī)生,不可用生理鹽水沖洗。
3.4.4患者的體位,因咳嗽、嘔吐、噪動均有導致引流管位置的改變及顱內壓的改變。因此動作要輕柔,患者體位要舒適,頭部不可過仰過屈,護士搬運患者時應暫夾閉引流管,保持顱內壓,防止急劇變動而發(fā)生意外。
3.4.5預防引流管的脫出 ①引流管妥善固定。②患者煩躁,可給予小劑量鎮(zhèn)定劑或約束帶護理。確保安全,預防自已撥管:③ 翻身預防脫出。
3.5留置導尿管的護理
3.5.1引流管要牢固地固定在床沿上,避免翻身時將尿管拉出,防止引流管受壓、扭曲而影響尿蔽流出。發(fā)現引流不通暢時,應及時檢查并調整尿管位置,酌情處理,使尿管保持通暢。
3.5.2每日定時開放導尿管,不可使尿管長期開放,避免長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一旦拔除尿管,膀胱充盈缺如。
3.5.3傾倒尿液時不可將引流袋提高于床沿,以防引起逆行感染.
3.5.4若病情允許應每日清洗會陰,保持尿道口清潔。根據病情,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利尿,達到膀胱沖洗的目的,對昏迷、危重患者每日用0.02%呋喃西林500 ml沖洗膀胱,嚴防泌尿系統(tǒng)的感染。
3.5.5更換尿袋1次/d,更換尿管1次/w,并每周常規(guī)做1次尿常規(guī)檢查,如有尿路感染及時治療。嚴密觀察尿量、顏色、性質,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yī)生。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尿管打折、受壓、脫出。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及更換引流袋1次,并保持引流袋低于恥骨聯合水平,以防發(fā)生逆行感染。鼓勵患者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尿路的目的(2000 ml/d)。如發(fā)現尿液混濁、發(fā)熱,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應及早治療。
4 討論
腦出血患者大多就診緊急,病情危重,大多伴有意識障礙。因此對腦出血患者術后實施認真、細致、全面的護理觀察尤為重要,護理人員更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嚴密觀察病情,發(fā)現問題及時通知醫(yī)生并處理,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機。通過護理人員耐心細致的護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參考文獻:
[1]嚴麗英,李玲,嚴寒榮.從套管口處直接噴霧濕化液濕化氣道的臨床應用 [J].護士進修雜志,2000,09.
[2]高燕.人工氣道濕化護理研究進展[J].現代護理,2008,04.
[3]李莉,袁文清,牟信芳 .改良鼻飼法的臨床應用體會[J].山東醫(yī)藥,2004,11:8.
[4]安丹鳳.鼻飼法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J].中國民間療法,2000,02:24.
[5]黃桂榮.ICU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J].當代護士,2006,07.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