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影像設備軟硬件的逐漸發(fā)展,計算機斷層掃描(CT)在結腸癌診斷及分期中的價值不斷得到大家的認可。它對組織的分辨率高,對病變的定位準確,特別是在判斷病變的大小、形狀及周圍組織的浸潤情況及是否存在遠處轉移等方面都優(yōu)于纖維結腸鏡檢查。筆者閱讀大量文獻并對CT三期增強掃描從檢查技術方面及對結腸癌診斷及分期中的價值方面進行總結,希望能對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更大的幫助。
關鍵詞:結腸癌;計算機斷層掃描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continue to be recognized by everyone. Its organization, high resolution,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lesion, Especially in infiltration judgment lesion size, shape and surrounding tissue and whether there is distant metastasis are better than colonoscopy. I read a lot of literature and enhanced CT scans were summarized from three inspection techniques and colon cancer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respect, Hoping to provide greater help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Colon cancer;CT
結腸癌是臨床上極其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在整個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占第三位。好發(fā)于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處,40~50歲是發(fā)病率最高年齡段,男性與女性發(fā)病率之比為2~3:1[1]。結腸癌的發(fā)病因素中高脂、低纖維的飲食占重要地位,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結腸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在結腸癌的防治中變得尤為重要[2]。
目前,結腸癌診斷的金標準是纖維結腸鏡檢查,其優(yōu)點在于檢查中可以直接取出少許腫瘤組織,取得病理結果,為臨床的下一步治療提供幫助。而其局限性在于①不能對病變周圍情況及遠處臟器是否有轉移做出判斷;②部分體弱患者不能耐受此項檢查。而CT三期增強掃描恰恰可以彌補纖維結腸鏡檢查中存在的不足。CT三期增強掃描不但可以觀察病變形態(tài)、腸壁浸潤深度、管腔狹窄程度、腸周淋巴結轉移情況,也可以判斷遠處臟器是否有轉移,為臨床提供更為準確的術前分期,為下一步治療提供幫助。
1 CT三期增強掃描檢查技術
1.1檢查前準備 腸道屬空腔臟器,腸道中殘存的糞便會使檢查結果中的假陽性率明顯升高。所以患者檢查前的腸道準備尤為重要。一般囑患者檢查前2d食用少渣食物,檢查前一天食用流食,檢查前晚口服20%的甘露醇250ml及1000ml生理鹽水清潔腸道。檢查前約10~20min肌注鹽酸消旋山莨菪堿5mg,減緩腸道蠕動。掃描時首先囑患者右側臥位,經肛門將1000~1800ml溫生理鹽水注入患者結腸內,將結腸充盈擴張。
1.2掃描技術 目前結腸CT掃描多采用平掃聯(lián)合三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的方法。掃描時患者取仰臥位,掃描范圍由膈頂至雙側恥骨聯(lián)合下緣,層厚5mm,間隔5mm;用高壓注射器經右側肘前靜脈團注碘對比劑75~100ml,流速3~5ml/s。掃描時相與肝的掃描時相一致,分別為平掃、動脈期(注入對比劑后25s)、門脈期(注入對比劑60~75s)、延遲期(注入對比劑3~4min)三期增強掃描。
1.3后處理技術 掃描完成后將所有數(shù)據(jù)傳入工作站進行圖像后處理,充分顯示病變,主要的圖像后處理技術包括多重面重組、曲面重組及仿真內窺鏡等。
2 CT增強掃描對結腸癌診斷價值
結腸癌根據(jù)大體形態(tài),國際上通常采用Borrmann分型,Ⅰ型(蕈傘型)、Ⅱ型(局限潰瘍型)、Ⅲ型(浸潤潰瘍型)、Ⅳ型(浸潤型)[3]。低張水灌腸腸道準備能使腸道充分擴張,減少腸皺襞、腸內容物及痙攣性痙攣性狹窄的影響,能更早的發(fā)現(xiàn)早期腫瘤,更好的顯示腫瘤形態(tài)及腸腔狹窄程度。CT三期增強掃描可以清楚的區(qū)分腸壁粘膜層、肌層及漿膜層,能清楚的觀察腫瘤的浸潤深度。當腫瘤僅侵犯粘膜層時,CT表現(xiàn)為粘膜明顯增厚、連續(xù)性中斷,增強后粘膜明顯強化;當腫瘤侵犯肌層時,主要影像學表現(xiàn)為腸壁僵直,蠕動消失,相應處腸腔明顯狹窄;當腫瘤侵犯漿膜層后則可表現(xiàn)為漿膜面毛糙,周圍脂肪渾濁。有學者總結,結腸癌的CT表現(xiàn)主要有①腸壁增厚:腸壁大于5mm則為異常。腫瘤侵犯腸壁常局限性或彌漫性增厚,管壁厚常超過10mm;②腸腔內腫塊,腫塊向腸腔內生長呈丘狀、結節(jié)狀、菜花狀,廣基底與腸壁相連;③管腔狹窄,由于腫瘤侵犯,管腔不規(guī)則增厚、僵硬管腔呈偏心性或環(huán)形狹窄;④潰瘍,增厚的腸壁或腔內的腫塊缺血壞死形成龕影[4]。
3 CT三期增強掃描對結腸癌分期及組織學分型的價值
結腸癌的分期關系到臨床治療方法的選擇,正確的劃分TNM分期對手術的選擇及術后5年生存率的評價意義重大。有研究表明低張水灌腸在結腸癌TNM分期分期中的準確率達87.14%,其中T分期準確率為88.57%,N分期準確率為87.14%,M分期準確率為90%[5]。CT三期增強掃描不僅可以提供較準確的TNM分期,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結腸癌的組織學類型、腫瘤的供血特點,如腺癌增強后中等或明顯不均勻強化,粘液腺癌增強后僅表現(xiàn)輕度強化。
綜上所述,CT三期增強掃描是一種無創(chuàng)、安全、便捷的檢查方式,在結腸癌的TNM分期中準確性高,為結腸癌術前診斷提供了更多依據(jù),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指導。同時低張水灌腸CT增強檢查又彌補了纖維結腸鏡檢查的不足,更準確的顯示了腫瘤周圍侵犯深度及遠處轉移情況,也為不能耐受纖維結腸鏡檢查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種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鄭新,常泰,王浩,等.16層螺旋CT診斷結腸癌及息肉的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9,19:173-176.
[2]方明,馮磊,王學淳.16層螺旋CT仿真結腸鏡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9,19:435-437.
[3]李松年,唐光健.現(xiàn)代全身CT診斷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7:1264.
[4]邱勇,江毅平.螺旋CT對結腸癌的診斷和術前檢查分析的價值[J].江西醫(yī)藥,2009,44(3):265-267.
[5]鄭漢朋,楊超影,許崇永,等.MSCT低張水灌腸技術在大腸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7):1045-1048.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