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分組護理制度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作為調查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實施分組護理制度,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質量與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合格率與文書書寫合格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壓瘡發(fā)生率與院內感染率要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護理人員往返病房與紅燈呼叫次數要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分組護理制度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值得各醫(yī)療機構推廣應用。
關鍵詞:分組護理制度;消化內科;應用
分組護理制度是把一個病區(qū)內的患者與護理人員分成多個小組,以此保證護理人員能夠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細致護理,提高護理人員對患者多方面情況的掌握,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1]。我院消化內科于2012年1月起開始實行分組護理制度,深受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的喜愛,并獲得大量好評?,F(xiàn)將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脾胃科床位共50張,護士現(xiàn)共有20人,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0.05±1.2)歲;工作年限1~24年,平均(12.45±1.12)年。同時隨機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作為調查對象,其納入標準為:所有患者均愿積極配合本次研究,具備正常書寫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將120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患者6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60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60例患者實施分組護理制度,具體措施為:
1.2.1將患者與護理人員分組 首先應依據患者的具體實際病情、床位數、護士人數進行分組,共分成2組,每組分配一名組長,將每組護士進行具體分工,分管該組內的相關患者,包括患者的全部相關護理事項。該組組長在完成對基礎病床護理工作后,還要擔任對嚴重病情患者的護理任務,并且還要定期對本組的護士進行相關護理知識的培訓與專業(yè)技能的訓練,指導護士對相關護理文書的書寫及護理工作進行掌握。每組還應形成護士、患者、醫(yī)生三位合一的管理模式,護士要積極配合醫(yī)生工作,及時對醫(yī)生反映患者的變化情況與需求。
1.2.2創(chuàng)建護士流動工作站 設置護理工作車,建立流動護理工作站,于護理車上放置備用的治療與護理物品,如補液、溫度計、血壓計、治療盤等;護理人員還應提高巡視率,減少患者紅燈呼叫率,及時了解患者情況與需求,并書寫護理文書。
1.2.3落實責任 每位護士對自己組內要管理的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護理,其中包括用藥護理、生活護理等,如為患者床上擦浴與洗頭、患者面部與口腔清潔等;同時落實心理護理,若發(fā)現(xiàn)患者有不良心理時,要做好對患者的心理指導。責任護士輪休時,應該安排組內其余護士管理患者,保證護理的不間斷性與持續(xù)性,實現(xiàn)最優(yōu)化護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質量,對比兩組護理合格度、文書書寫合格度、患者壓瘡發(fā)生率以及院內感染情況;通過觀察兩組護士往返病房次數與紅燈呼叫次數來評判護士護理效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字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合格度、文書書寫合格度、患者壓瘡發(fā)生率以及院內感染情況等護理質量可見,觀察組的護理合格率與文書書寫合格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壓瘡發(fā)生率與院內感染率要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護理效率比較 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往返病房的次數與紅燈呼叫次數后顯示,觀察組護理人員往返病房的次數和患者的紅燈呼叫次數,觀察組護理人員往返病房與紅燈呼叫次數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分組護理制度是指把一個病區(qū)內的患者與護理人員分成多個小組,以此保證護理人員能夠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全面細致護理,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同時分組護理制度還強調了組內的相互配合和各組之間的相互合作,以此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保證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2]。
分組護理制度是整體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的統(tǒng)一結合,實行以患者為中心的分工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3]。通過護士積極主動、全面優(yōu)質地服務于患者,保證基礎護理工作的完成,還應注重探討分組護理制度的有效執(zhí)行方法。護士長應該加強對護士護理工作的監(jiān)控,保證護理工作得以落實到每個護士身上。責任護士要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及時服務患者。護理人員應讓護理工作落于實處,明確各自職責,提高自身對護理工作的責任心,盡量避免因替換護理對象導致的責任不明現(xiàn)象。
分組護理制度在消化內科中的實施,組內各人員的相互分工與相互合作[4],規(guī)范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提升了護理人員工作效率,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分組護理制度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值得各醫(yī)療機構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袁利娜,溫攬月,王亞楠,等.分組護理制度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4,24(5):2743.
[2]王丹.試論消化內科護理中分組護理制度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8):4540-4541.
[3]王琰,劉雯.分組護理制度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4):662-663.
[4]王立燕,劉曉霞,魏秋圓,等.護士分層分組管理在優(yōu)質護理臨床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z2):524-525.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