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和環(huán)境的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坍嬽r明、生動的典型人物形象是小說的中心任務(wù)。
曹雪芹筆下的賈雨村在審理“葫蘆案”中所表現(xiàn)出的復(fù)雜性頗能說明問題。該文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比嗣窠逃霭嫔邕x編入九年級下冊小說單元講讀課文。
筆者曾聽說名校教師教學該文,授課者抓住“密室對話”的重點情節(jié),對人物的性格作了細致的分析,由此評定賈雨村是一個趨炎附勢、老奸巨猾、精熟吏道、徇情枉法的封建官僚形象。這樣分析理解看似無大錯,但再細讀原文,結(jié)合前后章節(jié)所寫的內(nèi)容,總覺得這樣分析賈雨村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似乎有些臉譜化、標簽式,過于片面地分析理解。殊不知《紅樓夢》里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真人”,這種“真人”的最大特點正如魯迅曾說的:“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边@說明《紅樓夢》最大的特色是“寫實”風格,書中的人物沒有完全的好人,也沒有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每一人物形象都有其自身發(fā)展、變化的過程?;诖?,我曾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了兩個問題:賈雨村是否天生的壞人,一無是處?是否單憑好壞標準可以分析理解這一人物?此話一出,全場黯然,隨后部分同學開始議論開來,從人物形象的復(fù)雜性到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可謂收獲不小。
我們不妨再細讀一下原文,那個“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作主”的打死馮淵案,當后來又告到新上任的應(yīng)天府尹賈雨村那里時,他問明原委之后,最初本是要發(fā)簽抓拿兇犯的,后來是聽了深知當?shù)毓賵鰞?nèi)幕的門子的攔阻和陳說利害關(guān)系之后,才最后徇私枉法、胡亂判案的。這門子說了些什么呢?細細琢磨一下,也卻是夠厲害的,首先他告訴賈雨村,“如今凡作地方官的,皆有一個私單,上面寫的是本省最有權(quán)勢,極富極貴的大鄉(xiāng)紳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這私單就叫“護官符”。門子接下來對他的前后解釋,解開了“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的全部秘密。
一提到賈雨村,眾口一詞都會認為他是一個狡詐、貪婪、兇殘的封建官吏的典型。這自然是不錯的。但平心而論,賈雨村也不是一個天生的壞蛋,一無是處,在判斷葫蘆案之前,他并沒有太多的劣跡。相反,也許多少還能找到一些可以稱道的地方。如賈雨村做了縣太爺之后,盡管曾接濟過他的甄士隱已隨道士不知所蹤了,他還能“遣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痹谒毢畷r,甄家丫鬟無意看了他兩眼,便以為他對自己有意思,做了縣令后馬上便娶她做了二房,后又扶側(cè)作正室夫人,并未嫌她出生低微而一闊臉就變。這兩件事都說明他還能心念舊恩。更不要忘記的是,作者還特意安排他作了林黛玉的啟蒙老師呢。
這樣說來,以上的這些描寫,豈不是有“損”這個封建惡吏的形象嗎?其實不然,作者是要寫出這種惡吏是如何產(chǎn)生出來的,揭示的是當時的社會根源,這樣的藝術(shù)形象也更符合生活的真實。
如此看來,賈雨村最初要發(fā)簽抓拿兇手時并非虛張聲勢,假意做作。這里,他有一個清晰的思想變化過程,可以供我們研討。并不是賈雨村生下來就是一個貪官酷吏,而是這個社會現(xiàn)實決定了要出賈雨村式的封建官吏,馮淵的冤案在此之前“告了一年的狀,竟無人作主”,不正好說明在他以前的那些官吏同樣是賈雨村式的嗎?因此,寫出賈雨村的變化過程,比寫他是一個天生的酷吏,其意義和效果要好得多。這也是賈雨村這一人物形象在審理“葫蘆案”中所表現(xiàn)出的復(fù)雜性。
當然,仁者見山,智者見水。蘇軾亦有詩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胺治鲂蕾p的角度不同,或許有不同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