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那段歷史,不僅鐫刻在人們心中,書寫在教科書中,還存在于大量散落民間的史料里。多年來,黑龍江雞西市柳毛鄉(xiāng)農民何兵偉廢寢忘食地尋找著抗日戰(zhàn)爭的碎片,力爭將那段歷史還原在世人面前。何兵偉,45歲,癡迷收藏30年, 東北、華北……只要聽說哪里有抗戰(zhàn)文物,他就會出現在哪里。30年里,他收集整理了大量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的歷史罪證和文物藏品,藏品達10000余件。
走進何兵偉的家庭抗戰(zhàn)博物館,三口行軍鍋就擺放在院中,大號行軍鍋上留有三個彈孔,兩口中號行軍鍋已經有些腐蝕。步入左邊屋內,墻上掛滿了自清朝以來,日本人勘探我國的全國地圖、地質圖、作戰(zhàn)地域概圖等20余幅,力證了日本自清朝就窺視我國領土的狼子野心。來到藏品室,墻上掛著防毒面具、鋼盔、水壺、刺刀——何兵偉介紹著每個藏品背后的故事。
收藏日軍大佐橫山上野九八式彎軍刀頗費了一番周折。何兵偉十幾歲時,聽說林口的楊爺爺有一把日本軍刀,他對這把軍刀很感興趣。從1993年起,何兵偉每逢年節(jié)去林口的親戚家串門總是買兩份禮品,一份送給親戚,一份送給楊爺爺。一來二去,跟楊爺爺熟識起來。2003年,80多歲的楊爺爺患上了肺病,急需手術費用。已經做了幾年生意的何兵偉拿出20萬給了楊爺爺,老人后來將珍藏多年的軍刀給了何兵偉。據老人說,這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日軍大佐橫山上野剖腹自盡所用軍刀,如今依然鋒利無比。
何兵偉18歲時,聽說滴道區(qū)蘭嶺鄉(xiāng)有農民挖出了炮彈。凌晨4點,他從穆棱河安豐渡口趟河去了蘭嶺,買回了炮彈扛著往回走。炮彈有一百多斤,何兵偉歇了又歇,走到安豐渡口時,河水已經上漲,何兵偉趟著河水往回走,深一腳淺一腳。水深的地方已經到脖子了,他還是緊緊地扛著炮彈,被嗆了好多口河水終于過了河。回到家時,已經半夜12點多。這個高60多厘米,直徑在20厘米左右的炮彈現在擺放在他的院子里,是珍貴的藏品之一。
何兵偉的家成了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日軍留聲機還可以播放櫻之歌,各種抗戰(zhàn)紙質史料及圖片都完整地保存著……每件抗戰(zhàn)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讓我們記住侵華日軍的累累罪行和那段不容遺忘的歷史。
“這是一種挽救,我收藏這些‘寶貝’是希望人們了解歷史?!焙伪鴤ジ嬖V記者,有些抗戰(zhàn)藏品,老一輩們很珍惜,收藏起來碰都不讓后輩碰。等到歲數大了,沒法再跟后輩們講歷史了,還原歷史的真實性還要靠這些文物和史料。
2014年11月,何兵偉認識了河北唐山瓦官莊村黨支部書記、青年企業(yè)家李印政。聽了何兵偉的收藏事跡,李印政很感動。2014年12月22日,記者跟隨李印政從唐山冒著大雪來到雞西市柳毛鄉(xiāng)。李印政看到了何兵偉簡陋的家中,近萬件的抗戰(zhàn)文物,有些文物由于環(huán)境惡劣, 已開始變質和腐爛。他決定,用自己多年的積蓄,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將這些文物永久地保存,免費提供給群眾參觀。
李印政向記者介紹,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中國戰(zhàn)場爆發(fā)時間最早、歷時最長。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堅定了盟國與法西斯作戰(zhàn)的信心,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中國人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李印政多年來從事商貿流通和承包建筑工程。積累了一部分資產,強烈的民族責任心和愛國情懷, 使他產生了為何兵偉建設抗日博物館的義舉, 他表示要傾盡全力在唐山投資建設一座現代化的抗日博物館,將何兵偉和其它民間收藏家所收藏的抗戰(zhàn)文物進行保護展覽,為歷史和后人留下見證。
李印政向記者介紹, 設計建設在河北唐山的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近日開始啟動籌建??谷詹┪镳^以農民收藏家何兵偉萬件文物為依托,展示的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中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以激勵我們世世代代勿忘國恥銘記歷史,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收藏的抗日戰(zhàn)爭文物和藏品層次豐富,種類齊全,堅實厚重,蘊含大量抗日戰(zhàn)爭侵華日軍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信息。藏品及資料上至當時日本皇室、各軍部等最高層次蓄意吞并我中華民族的最高圖謀、罪證資料和實物藏品,包括甲午海戰(zhàn)、“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無條件投降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歷史罪證和藏品資料。下至當時日本各兵種部隊、各層次將官、日本民間、及偽滿政府等各類人員、群體的侵略罪證和生產生活中的實物、資料等。都是反映日寇侵略我中華民族的文物和佐證資料,專業(yè)性很強。
另外,文物品級孤絕,有的可以說具有國家級的文物價值和佐證價值。比如,日本天皇裕仁年輕時在中國林口服兵役時的御用一號雕龍刀,日本首相東條英機、陸軍大將岡村寧次、武藤信義、荒木真夫等甲級戰(zhàn)犯的圖片資料、文本資料、自身所用的實物物品等,“甲午”海戰(zhàn)時期被日本天皇封為所謂“戰(zhàn)神”的海軍大將東鄉(xiāng)平八郎、陸軍大將乃木西典的紫砂塑像以及東鄉(xiāng)平八郎親手書寫給日本天皇的頌詞、軍訓條例,乃木西典的照片……這些藏品即使放眼全國,都可以說是孤品、絕品,其歷史價值、佐證價值、文物價值、教育價值不可估量。
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位于河北唐山市, 建成后將達到現代化水平。展廳面積近萬平方米, 同時要建設紀念碑和文化廣場、抗日戰(zhàn)爭影視劇拍攝基地等以抗日為主題的北方最大的抗日文化主題公園, 形成包括餐飲美食, 文化娛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唐山一個亮麗的文化景觀標志。
今年,中國將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李印政稱,希望建設抗日博物館,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共同捍衛(wèi)勝利果實,開創(chuàng)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2015年2月8日,經過兩天一夜近兩千公里的運輸,萬余件抗日戰(zhàn)爭文物被運到唐山。
2015年3月10日,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文物專家肖貴洞、李國偉、要秋霞、楊海峰組成專家組來到唐山,對萬余件文物進行了評估鑒定。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些文物是日本侵華的物證,蘇聯(lián)紅軍的物品是中蘇兩國共同抗日的物證,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并可作為展品公開展示,以示后人牢記歷史,珍視和平。專家組對建設博物館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具體要求。
李印政介紹說,未來還將設立中國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網,網上博物館同時建立,在網上開展的系列活動,包括接受愛國人士抗日英烈家屬捐獻抗戰(zhàn)文物、接受愛心人士捐款等。他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爭取盡快開工建設,早日向全國人民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