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影視劇市場的變革之年。在2014年新政發(fā)布之時,整個市場狀態(tài)并不明朗的情況下,制作機構在投拍方面變得更加謹慎,也紛紛采取減產減量的方式來應對。通過去年的各級展會,我們看到,在新政以及市場的影響下,影視劇市場產出量明顯比2013年有所下滑。新政的實施將使得多數電視臺的購買力有所下降,就意味著制片方的利潤空間縮水,在劇集成本的控制上就要更加謹慎?!坝绣X有劇本就拍”的現象已經成為歷史,壓縮成本、迎合觀眾需求、提高品質的“精品劇”必將成為2015熒屏主流。
品牌傳播|銀江傳媒作為行業(yè)的“新兵”,如何打造企業(yè)品牌的?
李波|銀江傳媒成立初期是由銀江科技集團投資成立的杭州銀江傳媒有限公司。從銀江科技集團的角度來說,本身就很注重企業(yè)文化的發(fā)展,提出了“共創(chuàng)、共享、共贏”的發(fā)展理念,這同樣也是銀江傳媒需要遵循的發(fā)展理念。2012年成立至今共出品了8部電視劇,像《馬永貞》、《大明按察史》,都是在中央臺播出。我來到銀江傳媒以后,提出了在服務集團的基礎上,立足北京這個政治文化中心,用五年的時間,發(fā)揮集團高科技領域,打造自己的產業(yè)鏈。在2013年我們成立了北京分公司以及夢湖影業(yè)。作為行業(yè)的“新兵”,想成就品牌,首先就是拿作品說話,并通過市場檢驗。銀江傳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資源,聯合一些業(yè)內做得比較好的公司強強聯手。另外就一定要有社會責任感,在宣傳導向上,要娛樂性不要娛樂化。在現今形式下,只考慮經濟效益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應該考慮更深層的東西,就是我們的作品會帶來什么樣的社會效益。
品牌傳播|銀江傳媒在內容題材及演員的選擇上是怎么考量的,如何在新形勢下體現自己的特點?
李波|首先一定要有好的劇本,才能去制作迎合觀眾、引導觀眾的作品,銀江在近期做了兩個劇本,其中《戰(zhàn)寇》已經在做后期了。在籌備的時期,就有消息說要改“一劇兩星”,對這個劇并沒有什么影響。雖然《戰(zhàn)寇》仍然是抗戰(zhàn)題材,但不是在單純拍一部抗戰(zhàn)的戲。正好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這部影片是獻給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是一種對于戰(zhàn)爭的反思,同樣想倡導青少年學習當時年輕人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精神及民族自豪感。為了能夠更好地凸顯這種大格局的題材以及迎合市場的需求,我們幾乎把劇本重寫了一遍,同時借鑒了美劇和偶像劇的一些創(chuàng)作模式,考慮如何將新的形式注入到老的題材當中,給傳統(tǒng)的抗戰(zhàn)劇注入一種新的生命。
品牌傳播|您如何看新媒體環(huán)境下,制作機構發(fā)展方向?
李波|在現今的時代下,傳統(tǒng)媒體受到新媒體很大的沖擊,大家的生活基本已經離不開移動互聯網了。銀江考慮2015年深度開展與互聯網的合作,開拓更大的市場,進行優(yōu)勢的資源整合,拍觀眾喜歡的關注的作品,并通過作品潛移默化地進行一種良好的精神引導。像《戰(zhàn)寇》首先賣的第一家就是網絡平臺,跟華數傳媒的合作從還在改劇本的過程中就開始了,以投代購。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新媒體互聯網的合作會作為我們的主體方向,但在目前的狀態(tài)下,傳統(tǒng)媒體還是需要政策適當加以保護的。
品牌傳播|在新形勢下,影視劇\營銷模式\有那些變化?
李波|作為銀江傳媒來講,新形勢下,必須開始做好的作品,把以前的泡沫去掉,不敢說再做精品,而是要做合格的作品,這樣才能保證最基本的投入收回??筷P系的營銷已經不能作為目前的電視劇營銷的方式了,電視劇應該回歸文藝服務于人民的主旨,而不是想方設法從觀眾口袋去搶錢。我常說的一句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做任何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要把老百姓關心的話題喜歡的東西用觀眾喜歡的方式去表達出來,把老百姓實實在在關心的東西融入到影視作品中,引起觀眾的共鳴和關注,這樣收視率自然而然就會上去,經濟效益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品牌傳播|2015年銀江傳媒將有哪些發(fā)展策略,目標是什么?
李波|在接下來題材上,銀江傳媒會著眼未來,做一些社會話題性比較強的題材,倡導積極向上的理念,以喜劇方式呈現出來,傳播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同時,銀江傳媒會關注影視劇衍生產品的開發(fā),依托銀江科技集團這個高科技的大平臺,發(fā)揮我們的優(yōu)勢,用理性完成感性,甚至可以先有理念后有產品,并通過影視作品呈現出來,讓觀眾感興趣的同時產生購買欲望。當然,前提就是企業(yè)品牌自身的魅力,銀江傳媒目前就是想做一個品牌,《戰(zhàn)寇》這部劇其實也有映射的意思,表達銀江傳媒的理念,就是要延續(xù)這種奮斗精神以及國際化發(fā)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