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綜合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性極強,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主要途徑之一。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快樂中寫作;欣賞地評價他們的作文,消除他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點燃他們對寫作的興趣。
關鍵詞:作文教學;積累習慣;觀察能力;評價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反映,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標志。筆者在作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學生“恐懼”作文,教師則感到作文難教。在新課改下,如何搞好小學作文教學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習慣
善于積累是寫好作文的有效方法之一,像語文基礎知識一樣作文也需要學生積累,比如,積累一些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在作文時可以借用或仿寫。小學教材中有許多好詞佳句與精彩片段。教材中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提出了讓學生背誦的要求,讓學生在背誦中積累材料,感受祖國語言的優(yōu)美與意蘊。當學生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好詞佳句后,有詞可用的感覺就自然流露
出來。
積累材料的有效方法還有倡導學生寫日記,這是學生練筆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由于日記是個人內心的流露,學生通過日記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加之日記的內容很廣,無論是聽到的,還是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寫進日記。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倡導學生寫日記,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方式。比如:可讓學生把當天的最令自己感動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寫作的源泉。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生把看到的寫下來。比如,校園的課外活動。學生興致勃勃地玩的情景,讓學生對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等方面進行素描訓練。通過對學生觀察花園里鮮花綻放的情景,以及刮風下雨時的天氣等。讓學生獲得豐富而鮮明的感性材料。通過上下學路上以及家中的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目的性、條理性與精確性,讓學生從許許多多的感性表象中提煉出典型的寫作素材來,提高文章的質量與可讀性。老師要有目的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從客觀世界中攝取多種營養(yǎng),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這從根本上說,就是讓學生捕捉素材,開啟學生的寫作源泉。
三、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新教材的課文內容是十分豐富有趣的,很適合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訓練。教師要依托教材,優(yōu)化教學方法,善于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并用書面語把思考出的見解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了《坐井觀天》一課時,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假如青蛙已跳上了井沿,面對大千世界,它會說些什么?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在口語表達之后,把所想到的情景用書面語表達出來。這樣既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與書面表達能力。學生會說不代表會寫,哪怕只一兩句,也給了學生一次練筆的機會。再如,在“寫信”的作文教學中,我讓學生真情表達,充滿情感地向遠方的朋友、親戚說說最近生活與學習的情況。這樣學生的寫信水平就提高了。另外,在語文課堂教學或是語文實踐活動中組織一些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或是辯論會等活動,提高學生有感情地復述的能力,提高學生臨場發(fā)揮的語言組織能力。這樣,學生的閱讀、口頭表達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就能得到訓練和提高,這為寫作奠定語言的基礎。
四、優(yōu)化作文修改方法
小學生花了不少時間寫好作文后,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這時學生就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閱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fā)表意見,此時,教師讓學生再重新習作一次,學生的習作就會更上一個臺階。
培養(yǎng)學生作文自我修改的能力。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是學生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白愿摹弊魑募饶芘囵B(yǎng)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后,看它是否順口,以發(fā)現(xiàn)錯漏之處,并自己進行修改。這樣就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要以鼓勵為主
評價小學生的作文時,教師要要以鼓勵為主,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的作文,對小學生作文的賞識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必備素質。這樣便能顯出教師的教育智慧。賞識小學生的作文絕對不是他缺乏鑒賞能力或作文水平低。小學生的作文屬于起步階段,就像小孩學走路一樣,需要大人扶助與鼓勵。在批改小學生的作文時,教師也要堅持以鼓勵為主,在鼓勵中指導學生寫作,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要帶著理解與尊重閱讀學生的習作,用欣賞和贊美評價孩子的習作,讓剛剛嘗試用筆表達的孩子們在教師的一句贊美中,消除他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
法。點燃學生對作文的熱情,使學生感覺到作文并不難寫。作文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之中。
總之,小學作文的起步教學是很關鍵的。它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作文能力是否能順利發(fā)展。當然,有了這樣的意識還不夠,還需要去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不懈地努力,多實踐,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多鼓勵學生,相信只要勤于練習、講求方法,一定會取得成效的。
參考文獻:
牛錦萍.搞好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認識[J].教育革新,2014(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