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教學課程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我國近年來實行了新課改,并且課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也逐漸引起了學生和家長的重視,但是從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來看,還存在很多的弊端,一些學校甚至為了應對考試而取消了體育教學,這是十分不科學的做法。那么,針對目前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如何去改變這種現(xiàn)狀以及如何
有效地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也就成為我們需要討論的
話題。
一、明確體育教學規(guī)范化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問題上,大多數(shù)學校采取了一
種保守的態(tài)度,因為小學體育課堂一般設(shè)立在室外,并且小學生一般自身控制力就比較差,喜歡與同學打鬧嬉戲,這樣就會造成課堂上比較混亂的局面,嚴重影響教學質(zhì)量。所以,一些學校為了合理規(guī)避風險,選擇了停上體育課的做法,最終把體育課變成一門可有可無
的學科,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針對現(xiàn)階段一些學校的種種做法,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我們要明確指明小學體育課堂不能隨意取消,更不能被其他科目隨意取而代之;其次,教師在面對學生教學的時候,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硬性要求學生,而是要加以思想上的疏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學會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最后,如果有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可以給予小小的處罰,嚴明紀律,只有課堂紀律好了,才能更好地抓好課堂效率,最終讓小學體育教學變成一門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學科。
二、改善教學內(nèi)容
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并沒有很好地做好創(chuàng)新工作,而是一直照搬照抄,永遠是一些體操和跑步等老一套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一來不僅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學習興
趣,而且也使小學體育教學變得枯燥乏味,最終將其推入可有可無的境地。我們的體育教學不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為了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他們的身體質(zhì)量,這才是我們開設(shè)體育課程的真正目的。所以,為了改善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我們也應該在教學內(nèi)容上多花點時間和工夫。例如,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當中我們都有跑步,但是孩子畢竟不是成人,都存在叛逆的心理,所以,為了增加一些趣味性,可以將傳統(tǒng)的跑步改為競技模式,將班級里的男生和女生穿插開,分好小組,以比賽的模式進行跑步,而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這樣一來,不僅激發(fā)了他們的斗志,同時也增加了體育課的趣味性,可謂一舉兩得。再者就是我們的教學不能過于死板,而應該因材施教,例如男生女生的身體素質(zhì)肯定是不一樣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分開教學,男生喜歡球類,教師就可以教他們踢足球、打籃球,女生喜歡皮筋、跳繩之類的游戲,所以老師可以指導一下女生跳繩,這樣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而確定教學內(nèi)容,不
僅能夠增加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喜愛程度,也能有效地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zhì)量,這樣才能讓體育教學變成一門真正有意義的學科。
三、進行體育測評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一來得不到學校的重視,二來由于沒有考試分數(shù)的限制,所以很難讓學生在心理上重視起這門學科,也就很難去盡力學好這門學科。所以,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體育教學中也要納入考試范疇,同其他學科一樣進行緊張有效的考試。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所以我們的教師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性,避免一些突發(fā)情況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我們的考試成績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平時課堂成績,一部分是最終的期末考試成績,各占一半,這樣不僅能增加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也能使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要想真正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不僅需要國家在教學體制上做出變革,還需要學校和教師做到足夠的重視和積極的配合,這樣才能將我們的小學體育教學變得真正有意義,從
而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孫寅超.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再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3(2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