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小學生學習樂理知識和培養(yǎng)樂感的啟蒙時期,而律動教學在其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以孩子感知音樂的自然動作節(jié)奏將身體與音樂有機地融合,充分激發(fā)起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以及熱情,直接影響到小學生日后在音樂道路上的發(fā)展。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音樂課堂,律動以直觀的身體反應讓學生更輕松地了解音樂、感受音樂以及表現(xiàn)音樂,從而讓音樂課堂“動”起來。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律動教學;方法途徑
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小學音樂教師一定要充分研究學生的特征以及教材。小學生的特征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新鮮有趣的事情,對有活力的事物充滿了參與的欲望。對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小學生喜歡有律動美的課堂,在律動中感受音樂。本文根據(jù)目前我國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對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淺談。
一、小學音樂律動課堂的重要性和價值
小學音樂律動課堂是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所準備的特有的課堂模式,是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做出的課堂教學方法改進。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喜歡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模仿表演是他們的本性,也是他們向外界事物尋求學習的體現(xiàn)。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蹦蹦跳跳也是讓學生釋放本性的體現(xiàn),這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保持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將視覺和動作結(jié)合起來,從而全方位地發(fā)展。律動教學還有利于利用動作去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節(jié)奏感的感受,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教學方式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再者,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讓小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在講臺上講課,這樣的方式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動靜結(jié)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在音樂氛圍中學會向外界模仿,從而學會更多的技能和動作技巧,也有利于在動作中感受音樂的美妙。俗話說,音樂、舞蹈不分家,小學音樂課堂融入動作,本身也有利于小學生協(xié)調(diào)性的培養(yǎng)。在課前,有利于學生活躍身心,在課堂中,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中去,在課程要結(jié)束的時候,能夠把教學推向高潮,讓整個課堂一氣呵成。無論從學生的音樂學習,還是以后長久的學習發(fā)展角度來說,都是提高小學生綜合技能的有利途徑。
二、利用律動教學提高節(jié)奏的辨識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學生因為對教學沒有足夠的興趣而不積極參與課堂。這一點在小學低年級的課堂上體現(xiàn)得更為直觀。低年級的學生沒有高年級學生足夠強的自制力,思維很容易收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可能窗外飛過一只小鳥,外面下雨了這些小事就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去。再者,原本一上課的時候很多學生的注意力是集中的,是跟著教師的思維節(jié)拍走的,但是隨著課堂的進行,很多學生就逐漸走神了,導致一節(jié)課聽了一半,似懂非懂。這就要求廣大小學音樂教師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進來。不能很容易地被外界事物吸引,也不能似懂非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的思維和身體都動起來,思維動起來是讓學生在音樂中跟著音樂節(jié)拍走,體會音樂韻律,身體動起來是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做與音樂相關的一系列動作。比如,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欣賞課中,有一首《星光恰恰恰》的欣賞音樂,我們可以根據(jù)《星光恰恰恰》這首歌進行律動教學,讓動作帶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說,在聽過《星光恰恰恰》這首歌之后,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小星星跳舞的動畫畫面,并配上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小星星家里正在舉辦舞會,讓我們欣賞一下小星星的動人舞姿,大家認為小星星跳得好不好?學生會異口同聲:“好。”“那么讓我們一起來為小星星鼓掌吧,不過鼓掌要有規(guī)律性,不然會擾亂小星星的舞步,大家仔細看老師是怎么鼓掌的?!比缓笠魳方處熅驮凇扒∏∏ 保ā痢痢粒┎糠止恼?,并引導學生模仿。樂曲進行一半(讓我們加入小星星一起舞蹈吧),再將后半部分的“恰恰恰”換成跺腳,學生仿佛自己就是舞會中的小星星,快樂地隨著音樂律動起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音樂的興趣,還提高了節(jié)奏的掌握能力,達到了小學音樂律動教學的目的。
三、利用律動體驗音樂情緒變化
在小學一、二年級的音樂教學中,給學生教學的歌曲大多數(shù)是活潑開朗、簡單易學的,但是并不是每一首歌曲都千篇一律,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不能在不同的樂曲學習中運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和動作,讓學生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中感受不同的情感。比如說,在教學《母雞咯咯咯》時,首先請學生想象一下母雞下蛋的情景,描述一下母雞當時的快樂心情,討論一下母雞用什么樣的方式告訴人們它下蛋了。接下來教師再進行動作的教學,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如何律動的體態(tài)動作,同時還要感受每部分音樂的情感變化,如,音樂的前兩句旋律跳躍活潑,要掌握中弱的力度,表達的是母雞下蛋時的快樂心情,接下來的第三句就提高了音高,表達了母雞驕傲神氣的神態(tài),因此在這里要強調(diào)學生加強母雞心理的表達,讓學生在音樂和舞蹈中表現(xiàn)這首歌曲的情感變化。當然,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去表演,看哪個小組的歌唱得好,并且動作情緒也做得到位。表演得好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小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來,在教學中檢驗自己對音樂情感的學習情況,能夠更好地提高整體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和能力。
四、利用故事表演情節(jié)豐富情感
無論什么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情境化的引用,小學音樂的教學也應該綜合一定的故事情境來加深歌曲情節(jié)的了解,從而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比如說,《賣報歌》是一首情節(jié)性很強,故事情節(jié)較為豐富的歌曲,在進行教學前,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個相關的小故事:“舊社會的小報童,整日以賣報紙為生。他比別人起得早,睡得晚,只為了以最便宜的價格進貨,以最早的時間讓想買報紙的人看到報紙,賺錢吃飯,賣報的小男孩對舊社會有很多的無奈,又十分憧憬新社會的到來,相信總有一天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同學們,今天就跟老師一起來學習這首《賣報歌》吧。”這樣的情節(jié)導入不僅交代了歌曲的信息背景,還讓學生對主人公有了一定的情感了解,使學生感同身受,同時,教學過程中在“啦啦啦”的部分要用積極的動作和心情表現(xiàn)律動,在受委屈的時候要減低律動的力度,讓律動隨著心理的變化體現(xiàn)出來,有利于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加深對歌曲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歌曲中的情景進行演繹,比如,在《小兔子乖乖》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找學生來演繹這首歌的內(nèi)容,一個學生演羊媽媽,再找兩個學生演兩只小羊,還有一個學生演大灰狼,讓學生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和延伸體會歌曲中所描繪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課堂上將教學內(nèi)容演繹出來。這樣的過程定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可以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讓律動教學融入教學中的每一個步驟。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律動課堂的建立離不開廣大小學音樂教師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這不僅需要教師能夠做到合理導入,過程一氣呵成,在課堂要結(jié)束的時候?qū)⒅v學內(nèi)容推向高潮,還要求教師能夠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轉(zhuǎn)換教學方式,讓學生保持積極性的同時,不會覺得千篇一律。作為小學低年級學生,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步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參與,才能夠更好地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律動美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富敏.論小學低段音樂課堂律動教學實踐[J].讀寫算:教研版,2014(02):63.
[2]萬久玲.小學低年級音樂律動教學的幾點策略[J].教育界,2014(07).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