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鄧麗君是流行歌曲歌壇的集大成者。鄧麗君演唱藝術中有四大特色是不容易被專業(yè)歌唱者掌握的。類似變化這種動態(tài)與靜態(tài)完美結合的系列詞語形容鄧麗君唱歌才是最貼切的。
[關鍵詞]鄧麗君;鄧氏唱腔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5)09-0137-02
中國流行音樂已走過近一個世紀的道路,歌壇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在華語乃至東方流行樂壇的璀璨星河中,你始終無法繞開一個人——鄧麗君。你想知道中國的情歌有多美,請聽她的歌;你想了解中國古典詩詞的唐宋風韻,請聽她的歌;你想感受東方女性外柔內(nèi)剛梅花般的錚錚硬骨,請聽她的歌。
在高度排華的美國,她以首位華人歌唱家的身份,放歌林肯藝術中心,傳播中華文化,把華語流行樂上升為讓人尊敬的藝術;在古老刻板的歐洲,她肯于放下國際巨星的身段,沉靜自己,重新學習西洋古典的聲樂藝術,并將其融入自己的歌唱中??梢哉f,“鄧麗君”這三個字,承載了太多文化內(nèi)涵,包含了太多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品格。
到底是為什么,她,一個外表柔弱的女子,其歌聲卻有如此強大的魔力,在流行樂壇獨領風騷40余年,東方不?。砍似浞A異的天賦,短短28年的從藝生涯中,她的唱腔是如何從量變發(fā)展到讓人驚喜的質變?她究竟運用了哪些歌唱技巧,將“鄧氏唱腔”提煉到如此純美洗練、雅俗共賞的藝術化境?作為聲樂的業(yè)余愛好者,本著對鄧氏聲樂藝術的執(zhí)著熱愛和永無止境的那份好奇,筆者愿意與諸位歌迷分享自己對鄧氏唱腔的研究成果。
一、關于 “鄧氏唱腔”
用極具風格化的歌聲來表達音樂是赤裸的,也是微妙的。類似變化這種動態(tài)與靜態(tài)完美結合的系列詞語形容鄧麗君唱歌才是最貼切的。(引用自《周璇的演唱技巧分析》)鄧麗君從正式灌錄唱片的1967年開始一直到1994年的歌唱法始終保持著進步速度規(guī)律,創(chuàng)新改動保守的微妙變化,但還是很難將她的唱法特定歸類。有部分歌迷和聽眾認為鄧麗君的唱法是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結合,的確,這是鄧麗君的部分經(jīng)典中國歌曲帶給聽眾的一個直觀感受。“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我張開一雙翅膀,背馱著一個希望”這一首首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旋律從雙卡錄音機中的老磁帶抑或是歲月留聲機的黑膠唱片中緩緩流淌時,你會不由地駐足聆聽,血往上涌——太美了!真乃天籟之音!這是一位自然健康的歌者,她的歌聲詮釋著絲毫不加人工雕琢的自然美,正如歌唱家李丹陽所說:“她的音質中沒有一絲雜質,聲線十分干凈?!敝懈咭羧缤б话愠纬和该?,那種獨一無二的金屬質感散發(fā)著濃郁的中國式古典氣息,而且這“金屬音”既不像大陸的民歌或山歌那樣尖銳刺耳,亦不像舊上海的周璇一般過于小家碧玉以致給人以“亡國之音”或“靡靡之音”的頹廢感,而是圓潤飽滿,顆粒感十足,柔的中心充滿內(nèi)力和韌勁,又包裹著一層柔和的氤氳的水汽,如清泉一般,十分耐聽。最典型的莫過于《在水一方》這首藝術作品——“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歌曲伊始,君的演繹就把聽者帶入《詩經(jīng)》中所描繪的美妙幻境,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概念以及古典和流行唱法在這首歌里融合得天衣無縫。 實際上,鄧麗君給大陸歌壇乃至世界樂壇留下最經(jīng)典的唱法,還是屬于通俗唱法的門類中。她聲音的古典美感源于她的先天條件。在華語流行唱法的歷史上,她的唱法既選擇性地繼承了舊上海名伶原生態(tài)類的未經(jīng)雕琢的風花雪月,又開啟了充分利用自然聲區(qū)和真聲為主的流行唱法的新紀元,使華語流行唱法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她的“氣聲唱法”,更給大陸嚴肅音樂界帶來春風般的洗禮和啟迪,是一代又一代“民通”“美通”歌手的先驅。當然,在人們對“鄧氏唱腔”贊美之辭溢于言表、不絕于耳之時,在歐美流行樂壇引領世界潮流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專業(yè)人士對“鄧氏唱腔”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質疑。他們認為“鄧氏唱腔”技術適應性不廣(只能演繹綿軟的甜歌小調(diào))、音域狹窄、對年輕聽眾而言缺乏足夠的耳膜震撼力。
二、 鄧麗君演唱藝術四大特色
人們喜愛鄧麗君,很多人都會哼哼唧唧地唱幾句鄧麗君的歌,然而有人告訴我專業(yè)歌唱者反而唱不好鄧麗君的歌。我對歌唱家唱不好鄧麗君的歌最早有些不太相信,接觸一些專業(yè)歌唱者后才發(fā)現(xiàn)的確有這么一個問題存在。總體來說,鄧麗君演唱藝術中有四大特色是不容易被專業(yè)歌唱者掌握的。第一、聲音甜美、觸動人心;第二、語言優(yōu)美、打動人心;第三、氣聲唱法、震撼人心;第四、纏綿柔情、陶醉人心。其實,中國大陸專業(yè)歌唱者很多人唱不好鄧麗君歌曲的原因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往這四個方面去思考、去追求。不說正統(tǒng)的專業(yè)歌唱者,就連以煽情見長的流行歌曲大腕明星,他們其中很多人在這四個方面也思考、追求不夠。
三、鄧麗君是流行歌曲歌壇的集大成者
如前所說,學院派畢業(yè)的美聲唱法歌唱者和以煽情見長的流行歌曲大腕明星很多人都難以唱好鄧麗君的歌曲,為什么會是這樣?
人們給了鄧麗君很多榮譽,如:傳奇明星、偉大的歌唱家、華人音樂的代名詞、慈善家、最有愛心的人……。回到歌壇上來說,一言以蔽之,鄧麗君本人就是一位集眾多(音樂)流派之精華而獲得最終成功的人。
在聲音方面,鄧麗君吸收了30年代中國上海以周璇為代表的流行小曲中那種女性陰柔纏綿之美,在日本學習和演唱期間又吸收了日本海島民族中既粗獷又哀怨的那種蒼涼之美。另外,鄧麗君大量演唱英語、粵語、閩南話歌曲,從中也找到了很多不同的、能夠觸動人心的甜美感覺;在氣聲唱法方面,鄧麗君融匯了中國大陸沿海地區(qū)、日本以及西方民族中某些氣聲唱法的優(yōu)點,又結合美聲唱法中的丹田運氣,將幾方面融會貫通,把自己的氣聲唱法發(fā)揮到了震撼人心的地步;在纏綿、婉約、柔情方面,鄧麗君拒絕虛情假意、矯揉造作的演唱方法,她將自己真情實感、情真意切的體會全部融化到演唱的歌曲之中。她這種忘我投入的演唱風格,一般歌唱者和大腕明星都難以做到。
鄧麗君的人緣關系極好。鋼琴大師劉詩昆曾經(jīng)在香港面對面地幫她總結了她在演唱中的“虛實、松緊......”八個字的演唱技巧,這八個字得到了她的認同和驚喜。她說:“就是、就是,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你是怎樣總結出來的”。另外,鄧麗君能夠形成演唱藝術中自己的四大藝術特色,這與她的合作者很愿意為她量身訂做詞曲也有很大關系。如:臺灣著名歌詞作家莊奴就十分喜愛鄧麗君,他曾經(jīng)為鄧麗君量身訂做了很多歌詞,其中最為人們熟悉的是《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見炊煙》等等。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僅僅倚靠一人的努力就能夠取得的,歌壇上后來的歌唱者如果想唱好鄧麗君的歌曲,首先就得學習鄧麗君的做人,學習鄧麗君對生活的熱愛、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對演唱的精益求精。另外,鄧麗君那種無所不在的大愛之心也促成了她在歌壇上很快獲得藝術桂冠。人們也許要問,愛心與藝術桂冠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一般歌星對此也可能弄不太明白,但是鄧麗君一定深深知道其中這些不為他人所知的奧妙。
中華文化不朽與鄧麗君不朽都是同一回事。我們今天緬懷鄧麗君實際上就是在緬懷中華文化中一些優(yōu)良、美好的東西,這兩者之間有很多文化上的聯(lián)系。“鄧麗君”這三個字,承載了太多文化內(nèi)涵,包含了太多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品格。
[參 考 文 獻]
[1]《聆聽音樂》(美)克雷格·萊特(Craig Wright) 著,余志剛,李秀軍 譯2012-4-1出版 ISBN9787108037749
(責任編輯:劉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