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數(shù)學課堂的心臟,而課堂提問是老師引導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的有效手段,是溝通教學信息的紐帶,是教學調控的依據(jù)。有效的數(shù)學課堂提問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習動力,同時使課堂充滿情趣和藝術的魅力。有效的提問可以達到以下目標:
1.促進師生交流。在老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用表述、說理、舉例、論證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認知,老師可據(jù)此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
2.掌握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對問題解決情況的反饋,老師了解學生的認知狀態(tài),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同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nèi)容,不斷調控教學程序。
3.掌握學生注意力。適當?shù)卦O置問題可以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使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專題或概念上,產(chǎn)生解決問題的自覺意向,并最終解決問題,達到學習目的。
4.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表達,這是課堂提問的重要目的。通過對多種問題的解答,可有效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推理論證等綜合能力。
恰當?shù)奶釂柨梢园l(fā)人深省,激發(fā)人的思維潛能,但有的問題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反而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只求數(shù)量,不重質量。只為活躍課堂氣氛,不顧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
2.只管提問,不管反饋。大多為老師問,學生答,沒有學生提問的機會。有的問題剛提出后,老師自己就答出來了,不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的思維和老師的講解不同步,學生不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還有的老師只關心學生回答的對與錯,而不加以深究,高估學生的能力。
3.只重形式,不重實效。沒有對問題進行精心設計,隨意性太強,提問的質量低下,流于形式,提的問題沒有針對性,導致出現(xiàn)有問無答的情況,最后只能老師自問自答。
課堂提問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老師主宰課堂,要關注學習過程中的矛盾和思維碰撞,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提問是一種語言互動過程。課堂是學生成長的空間,人的成長總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實現(xiàn)的。提問意味著思考,因此提問是一種理解過程。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睌?shù)學知識的掌握必須通過思考才能達到,數(shù)學只能“思而致知”。問題在數(shù)學學習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比較明顯,因此數(shù)學課堂提問必須走向“對話”。
1.提問應有明確的目標
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問題將引發(fā)學生產(chǎn)生怎樣的思考?根據(jù)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你是否能判斷出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或理解程度,從而知道他們是否真正領悟了?
2.提問應體現(xiàn)一定的思維含量
設計問題時要明確目的,設計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在問題設計中,老師不僅要考慮提什么樣的問題,還要考慮為什么提這樣的問題,使每一個問題既為活躍學生的思維服務,又成為完成本課教學任務的一個組成部分。問題的設計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比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等幾方面入手,使提問具有較好的啟發(fā)誘導性、清晰的層次性。學生要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應該具有挑戰(zhàn)性。老師應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提供出接近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智能水平,但又必須“跳一跳”才有可能夠到的問題,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問題越大,解決起來越復雜,學生的思考空間就越小;問題越小,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越簡單,當然學生的思考余地也比較小,課堂生成也較少。我們提倡“大”問題,是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出發(fā)的。我們又要善于設計恰當?shù)膯栴}空間。要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才能使數(shù)學課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的形成,促進數(shù)學思考和問題解決,有利于健康情感的培養(yǎng)。
3.提問應具有一定的生成性
應該說許多提問是可以預設的,這些問題往往是我們所說的“大”問題,這些問題的設計要到位。課堂進程往往圍繞這些問題來展開。但也有許多問題是在課堂里動態(tài)生成的,特別是探究型的課堂。不過強調了問題的生成性,并不等于不要預設,而是強調更多的預設。老師在備課時應該預設學生的學習活動過程,預計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能生成的問題。我們要研究的是如何預設得不留痕跡,在老師高超的預設下使學生感到自己的主動創(chuàng)造很多。
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一個問題提出后,學生需要一個思考的過程,這種過程是培養(yǎng)思維的需要。一般地,學生在老師及同學們的相互啟發(fā)下對某一個問題才會有較深的認識。個別老師對學生回答提問急于求成,不善于了解學生的思路,不作適當?shù)囊龑?,往往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回答問題,而且不能面向全體,使不少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的思維過程的缺陷得不到及時糾正,思維水平也難以提高,從而失去了鍛煉能力的良機。長此以入,無形中滋長了部分學生的依賴性和惰性。
善教者必善問,提問是一種藝術。只有善問,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情設置問題,使提問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