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受到了特別關注也因而使問題倍加突出。在普通初中的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仍然沿襲傳統(tǒng)模式,以講授課程書本為主,學生的閱讀量非常小。本文對現(xiàn)行的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教學策略進行改進,以期達到閱讀教學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097-02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它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獲取知識信息、認識多彩世界、發(fā)展綜合思維、獲得審美科學體驗的重要途徑。而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部分的閱讀教學,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但在現(xiàn)行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狀況并不樂觀,因此本文將對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進行具體分析,同時進一步提出應對的方法,從而加強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語文閱讀水平。
一"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缺乏正確的閱讀認知
第一,閱讀的娛樂化充斥著學生的思想。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科技的不斷更新進步,網(wǎng)絡也在不斷吸引著學生,逐漸闖入學生的世界,新的視聽方式不斷滲入了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我曾對一所實驗學校的八年級三班做過一個調查分析,班級共有50人,學生上網(wǎng)的目的:用于網(wǎng)絡閱讀的只有4人,娛樂的占46人;學生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影視占29人,娛樂占11人。同時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學生在對閱讀刊物選擇上:閱讀娛樂類書籍占21人,而閱讀學習類讀物的只占12人。我也對其他班級和年級進行了調查,得出的結果和八年級三班的幾乎一樣。因此,我們可以初步看到社會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之大,給學生的閱讀帶來的沖擊之大,這在客觀上導致學生的閱讀逐漸娛樂化。第二,學生的主動閱讀性不強。主動閱讀性不強主要原因在于學生不會閱讀,因為他們不會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篩選和概括,不會進一步
深入探究,不會整合和激活運用大腦里已經(jīng)儲存的信息,被動接受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學習應該是一個人主動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和需求,之所以現(xiàn)行的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不佳,其原因一部分來源于學生的主動性差。
2.教師的引導和推動力度不夠
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的閱讀引導方法單一化。傳統(tǒng)教師采取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讓學生自行預習,提出問題,給出答案。這樣嚴重地限制了學生閱讀思考的思維,他們不懂得閱讀的作用和意義,更不會自覺地去思考問題,總是被動地聽老師提問,記老師答案。所以這是閱讀教學中一個很大的隱患,長此以往,會在很大程度上扭曲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意義,同時制約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二"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改進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認知力,樹立正確的閱讀方向
所謂認知力,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客觀事物的反映所產(chǎn)生的能力,得到的結論是:認知力越高,反映的情況越接近事物的本質。對于學生自身來講,樹立閱讀意識,重視閱讀的價值至關重要。這種閱讀認知更多需要的是語文教師的引導。
閱讀教學其實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它對學生理想人格的全面發(fā)展給予一定的肯定和塑造。而語文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文學科,它是集中表現(xiàn)其精神價值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思想價值和精神表現(xiàn)。要使學生有深厚扎實的人文底蘊,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領會作品的情感線路和層次脈絡,提高鑒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從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當前最嚴峻的問題是學生不會選擇書籍,他們不知道選什么類別層次的書來讀,也不知道什么內(nèi)容的圖書更適合自己,同時教師在這方面也缺乏足夠的指導和廣泛的普及。我們常說開卷有益,但是在圖書紛繁復雜的今天,學生更需要具備選擇的能力,而教師作為引路人,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自覺投入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鐵匠在打鐵之前,必須先把鐵燒熱?!睂W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必須從提高閱讀興趣開始,而老師的責任極為重大。
第一,課堂模仿表演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文章中最有表現(xiàn)感染力的語句,反復琢磨,細心研讀。比如說朱自清的《背影》,作者用了一系列動詞“探、攀、縮、傾”來描寫父親攀爬鐵道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幾人以小組為單位,模仿父親艱難行進的動作,在表演中體會文中父親的艱難和作者的感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所表現(xiàn)的子愛父之深、父疼子之濃的強烈感情。這樣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趣味濃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到一種對閱讀愛不釋手的境地,并自覺投入到其中,讓學生真正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快樂的事,主動自覺的事,從而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第二,多媒體輔助教學?,F(xiàn)如今的課堂,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已突顯出獨特的優(yōu)勢,因為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再現(xiàn)情境畫面,能夠有效補充學生的思想渴求以及對課文畫面的想象空間,能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加印象的深刻性,從而進入到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中。
第三,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師生互動,加強能力訓練。閱讀是學生個人的行為,只有以學生為中心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讀書的主人,主動地讀、自覺地讀,才能最終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體毫無疑問當屬學生,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此要讓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放權”,給學生更多的課外讀物的選擇權,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基礎,選擇不同程度類別的閱讀材料,從而主動、積極、自主地學習。
第四,培養(yǎng)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葉圣陶也說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币虼?,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積累習慣。摘抄是一種閱讀積累十分有效的方法,堅持不懈地積累會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第五,重視閱讀評價。(1)課內(nèi)閱讀評價。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內(nèi)評價通常關注的是學生的課內(nèi)閱讀能力是否提高,這種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通常與學生的閱讀積累、生活閱歷、智力發(fā)展等息息相關。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中所采取的方法,需要一個合理的評價來檢測其成效。就課內(nèi)閱讀來講,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對于課文的掌握能力和聽說讀寫的運用能力。在高密四中,采取了一種獨特的“學生當一當老師”的方式,對學生自主閱讀學習進行特別的檢查與評價。讓學生參與到語文教與學的全過程,從備課、講課到解決問題、自命考題、解析評點,全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這種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僅使學生將閱讀積累展現(xiàn)出來,而且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再狹窄,而是豐富多彩,有滋有味。(2)課外閱讀評價。學生的閱讀面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的幾本書,應該以教材為基礎,將教材作為指引,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搜集資料、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從而獲得一種審美體驗。為了檢驗課外閱讀的成效,即需要課外閱讀評價。課外閱讀評價重在積累,立足于發(fā)展閱讀能力,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水平,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總之,作為語文教學重中之重的閱讀教學,其作用不容忽視。它對語文教學來講,既是基礎,又是輔助,更是提高的階梯。改進閱讀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又艱難的工作,需要語文老師付出辛勤的勞動,需要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對閱讀教學給予一定的指導,這樣才能在一點一滴中,不斷積累語文知識,不斷改善語文閱讀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陸志平、李亮主編.課程標準案例式導讀與學習內(nèi)容要點:初中語文[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希貴.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4]鄒賢敏、張定遠主編.重讀葉圣陶·走進新課標[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捷〕夸美紐斯.大教學論·教學法解析(任鐘印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7~18
[6]張景煥.學生的學習——由建構走向創(chuàng)造[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