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校體育氛圍不濃和學生體育工作重視不夠,大學生體育意識較差和鍛煉身體的習慣欠缺,大學生體育技能差和體育行為表現不理想,這些都影響了大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通過重視大學生體育工作,加強大學生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的意識和能力,整合高校體育資源,可以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體育素質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038-02
大學生體育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等基本要素。體育知識和體育意識是大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觀念、態(tài)度和認識水平,是體育素質的理論基礎,決定大學生體育素質的發(fā)展水平;體育行為是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行為反應,其涵蓋體質水平、體育技能和體育品德等方面,是大學生體育素質的實踐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行為是大學生體育素質的發(fā)展目標,也是高校加強素質教育、做好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一"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的重要意義
1.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當前,人們對大學生的智育極為關注,而體育則往往被忽視。我們的教育方針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高等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專門人才的重要任務??梢?,對人才規(guī)格的要求是全面發(fā)展,而不是片面發(fā)展。體育是德育和智育依附的載體,“無體則無德智”。德、智、體三育的辯證統(tǒng)一決定了大學生體育素質拓展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2.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是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應貫穿于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高等教育屬于定向的專門教育階段,高校推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素質教育必須依附于一定的載體才能發(fā)揮作用,大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身心正是進行素質教育的載體??梢?,依據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開展大學生體育素質提高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基本組成部分,是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3.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是實現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生產力高度發(fā)展,對人的健康與體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適應在高速度、高強度、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工作。近年來,雖然我國大學生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他們的體質與健康水平卻不容樂觀,尤其與世界上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高校通過各種體育手段和方法,開展大學生體育素質提高工作,可以強健體質體魄、鍛煉意志品質、養(yǎng)成健身意識、催人奮發(fā)進取、培養(yǎng)集體觀念、協(xié)調人際關系、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完善性格人格,從而促進和實現大學生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當前大學生體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高校體育氛圍不濃,學生體育工作重視不夠
由于大學生體育素質在當前高校評價指標中比重較低,這就決定了高校很難從觀念上重視大學生體育工作。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不能將大學生體育工作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開展,在大學生體育工作上投入不足,大學生體育相關制度也不健全,師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體育氛圍不濃。
2.大學生體育意識較差,沒有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一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當前大學生課余時間支配的選擇方向比十幾年前要寬泛得多,大學生課余時間不再僅僅停留于自習室、圖書館和體育場等有限的空間內,高校與社會聯(lián)系更加緊密,并且電腦的普及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使得更多的大學生長時間停留在電腦前;另一方面,大學生在觀念上普遍缺乏體育意識,從小沒有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進入大學后更是不愿意進行體育活動,有限的大學生體育活動僅僅停留在體育課上,少部分高校執(zhí)行的早操也不規(guī)范,大學生參與體育的意識不強,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比例較少。
3.大學生體育技能差,體育行為表現不理想
當前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普遍減少,大學生通過體育活動所積累的體育素養(yǎng)有限,大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一直處在較低水平,體育行為表現不理想。筆者就大學生的體育素質在大一新生和大四畢業(yè)生中進行了對比調查,并通過查閱文獻,發(fā)現大一新生和大四畢業(yè)生都是只有30%左右的大學生能夠掌握一點體育技能和熟知一些體育知識。這就說明,一方面當前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和意識較差,體育技能水平和體育知識掌握水平較低;另一方面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體育素質沒有得到提高。
三"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的新對策
1.樹立素質教育為中心的指導思想,重視大學生體育工作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過程中,教育者要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中心思想,要把提高大學生素質作為教育之本,并充分認識到大學生體育素質作為大學生一項基本素質在其今后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統(tǒng)一思想,加強共識,大力開展大學生體育素質提高工作。學校首先應該通過頂層設計引導和重視大學生體育工作,制定規(guī)章制度加強大學生體育工作,并
成立專門的大學生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協(xié)調學校各部門統(tǒng)一思想,實現全?!耙槐P棋”的模式來開展大學生體育工作。
2.加強大學生體育課教學工作,發(fā)揮體育教學主渠道的作用
加強大學生體育工作,必須要發(fā)揮大學體育課教學在提高大學生體育素質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強化體育課的教學效果;二是要進行體育課程改革,以大學生為中心,進行大學生體育課程結構調整,豐富大學體育課程內容,提高大學體育課的吸引力和實際教學效果,發(fā)揮學校體育的“健康功能、教育功能、競技功能和娛樂功能”;三是抓好體育教學設施的建設,根據教學情況進行體育設備更新與調整,保證體育教學設施適應體育教學,達到體育教學的良好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意識,提高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進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我們跨世紀人才培養(yǎng)的大勢所趨,也是當今素質教育對于高校學生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的意識,首先要注意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引導學生走向體育活動場所;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意識還要有相應的政策引導,學校應該進一步完善大學生體育測評工作制度,實施大學生體育素質拓展項目,并將學生體育素質評價引入到學生綜合評價中。
4.整合高校體育資源,保障大學生體育工作順利進行
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要注意整合高校的兩種體育資源。一是高校體育設施,這是加強大學生體育工作的硬件設施,既要通過經費投入保證資源配置,又要通過合理調配,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為大學生體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二是高校的體育人才資源,這是大學生體育素質提高的軟件設施,主要包括高校體育教師、體育特長學生和學生干部,同時也包括學生體育組織,有效發(fā)揮這些體育人才和組織的作用,引導大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為增強大學生體育素質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周圍.對提高大學生體育素質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2(8):55
[2]李靜.提高大學生體育素質的實驗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8):101~102
[3]左綠化.當代大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yǎng)途徑[J].學習月刊,2014(16):7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