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愛教育,就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愛世界的最佳辦法。
@楊東平:對于教育,主管部門不應包攬包辦,而應進行宏觀管理,由舉辦者向管理者轉變,由管理向服務轉變,集中全社會的資源和力量舉辦教育。
@孫云曉:要讓孩子形成習慣,父母首先要做榜樣。很多過于苛刻的孩子,如果追尋其原因,通常會發(fā)現(xiàn)與父母期望過高有一定關系。雖然很多家長都說自己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爭第一,但是,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能讀懂家長語言背后的語言。
@張云平: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喚起每個人的仁愛之心,只有完成對其心靈的占有,主張的道德信仰才能莊嚴地站起來。道德的獲得并不是在于擁有道德的知識。
@新教育追夢:隨著越多家庭重視孩子教育問題,全職媽媽也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甚至一些全職媽媽為了孩子上學,帶著孩子離開丈夫去另外一個城市。有些因為兩地分居或一方對教育理念過于偏執(zhí)而導致離婚,最終造成對孩子很大的傷害。
@清原教育:名校辦分校不是一“分”就靈。名校辦分校取得成功的關鍵,是要把分校當作一個相對獨立的發(fā)展個體,制定切合實際的發(fā)展思路與策略,明確發(fā)展定位,組織一批優(yōu)秀教師團隊扎扎實實深入到分校里去,以主人翁的意識、態(tài)度和精神投入到分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之中,讓學生能夠切實享受到名校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
@王金戰(zhàn):父母雖然對孩子有監(jiān)管責任,但最根本的責任是幫助孩子培養(yǎng)出照顧自己的能力。照顧自己的能力包括:獨立生存的能力;面對選擇時的判斷能力;解決困難問題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對周圍事物的理解能力;成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