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向警予同志誕辰120周年。向警予同志是偉大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我們黨早期杰出的婦女運動領導人。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她的不朽英名和崇高精神永垂青史,永遠為中國人民緬懷和敬仰!
一
向警予的一生,是胸懷大志,奮發(fā)上進,追求真理的一生。
崇敬英雄,志向遠大。1895年7月16日,向警予出生于湖南溆浦一個商人家庭。此時,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加深,民族危機不斷加劇。向警予的成長過程,深深打上時代的烙印。8歲時,思想開明的父親將向警予送進學校接受教育,不僅開當地女子入學讀書之先聲,也使她有了開闊眼界、接觸新事物的可能。通過讀書學習,向警予知道了屈原的愛國情懷和花木蘭的颯爽英姿,內心十分崇敬,希望自己也成為那樣的人。向警予的大哥曾是留日的同盟會會員,思想進步,憂慮國事。受他影響,向警予開始閱讀《民報》《新民叢報》等刊物,接觸新思潮,關注時政,并萌發(fā)了做個“天下第一偉人”報效國家的志向。她曾在作文和日記中慨嘆:“國家陵夷,學絕道喪”,“方今時勢,急于越國”,提出要為“中華之前途”而學習,“眼光要遠,胸襟要寬”,要“革除積習,厥進不已”,努力“創(chuàng)未來之社會”。這種遠大志向,直接影響了她的人生。
好學上進,積極投身反帝愛國運動。1911年,向警予考入常德女子師范學習,1914年轉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同年秋,因思想進步的校長朱劍凡被免職,向警予和幾個同學毅然退學,轉到朱劍凡創(chuàng)辦的周南女校繼續(xù)學習,并將自己的名字向俊賢改為向警予。在校期間,向警予勤奮苦讀,成績優(yōu)異,熱心運動,成為“文武雙全的第一名”,甚至被稱為“圣人”。在博覽群書同時,向警予善于思考。在作文《項羽本紀跋語》中,她提出不是英雄造時勢,應該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表達了獨到的見解。結識蔡和森、毛澤東、蔡暢等同時代的進步青年后,通過相互交流切磋,向警予認識到花木蘭式的女英雄解決不了中國面臨的問題,必須發(fā)動民眾,改造社會,從而積極投身愛國群眾運動。1915年5月,袁世凱接受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全國掀起轟轟烈烈的反袁斗爭。向警予在周南女校召開的“討袁大會”上慷慨陳詞,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號召大家起來斗爭。她還和同學一起上街向群眾進行演講,有時甚至激憤得暈倒在臺上,令現(xiàn)場群眾十分感動。從周南女校畢業(yè)后,向警予于1916年夏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溆浦女校。在學校里,她提倡科學民主,堅持男女平等,宣傳新知識,講讀時政要聞,反對女生纏足穿耳。她還帶領學生組成“清街團”,將縣城街道的積垢清掃干凈,支持學生排演反袁新劇《皇帝夢》,有力沖擊了封建禮教和當地的陳規(guī)陋習。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向警予帶領師生積極響應,揮舞“懲辦賣國賊”的旗幟上街游行,在演講中痛斥袁世凱、段祺瑞政府的賣國行徑,號召大家起來拯救民族危亡并抵制日貨,在溆浦縣城里掀起反帝愛國的熱潮。
赴法尋求真理,堅信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爆發(fā)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向警予如饑似渴地吸取新的思想養(yǎng)分,參加了由毛澤東、蔡和森等發(fā)起的進步組織新民學會,成為這個學會最早的女會員。受蔡和森影響并在蔡和森之妹蔡暢邀請下,向警予于1919年秋前往長沙,與蔡暢共同發(fā)起成立周南女校留法勤工儉學會,隨后又成立了湖南女子赴法勤工儉學會,積極推動湖南女子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的開展。12月,向警予在上海受到孫中山接見深受鼓舞,她致信友人表示,今后要投身“根本改造”社會的“大事業(yè)”,現(xiàn)在開始做“大準備”。下旬,她與蔡和森兄妹及蔡母葛健豪等離開上海前往法國,決心“求得真理,來改造中國,振興中華”。到達法國蒙達尼后,向警予經苦學法文,開始閱讀《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這期間,共同的理想使她和蔡和森結為伴侶。1920年7月上旬,留法新民學會會員等20余人在蒙達尼召開會議,討論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問題。在會上,向警予和蔡和森等提出組織共產黨,“主張馬克思主義及俄式革命,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這表明向警予已完成向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在法期間,向警予和蔡和森等共同參加了留法學生爭取“生存權、求學權”的斗爭。向警予還與其他留法女生聯(lián)名致信國內報刊,呼吁解決赴法學生的學費問題;組織“開放海外大學女子請愿團”,要求西南大學所屬海外大學招收女生等。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向警予和蔡和森等積極準備在海外籌建黨組織,雖未能實現(xiàn),但他們的努力為后來中共旅歐支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二
向警予的一生,是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嘔心瀝血、不懈奮斗的一生,是為中國革命做出重大貢獻和英勇無畏的一生。
杰出的中國婦女運動開創(chuàng)者。1922年初,向警予回到上海,隨即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向警予是參會的唯一女代表,當選為中央委員和婦女部長。之后,她又在中共三大、四大上繼續(xù)當選為中央委員,并擔任了婦女運動委員會第一任書記。入黨后,向警予全身心投入為無產階級和勞動婦女爭取解放的斗爭,既是組織領導者,也是宣傳家和理論家。1924年6月,她參與組織領導了上海14家絲廠1.5萬名女工的大罷工;9月,又領導發(fā)動了南洋煙廠7000名工人大罷工。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fā)后,向警予組織廣大女工積極參與,經常深入一線指導,帶領婦女們上街演講、宣傳和募捐,支持運動深入開展。省港工人大罷工爆發(fā)后,向警予通過各地婦女解放協(xié)會以多種形式予以支援,還組織廣州、香港等地數千名女工直接參加斗爭,為省港大罷工提供了重要力量。同時,她還努力在國民革命中廣泛建立婦女組織以團結廣大婦女,參與領導了上海絲廠女工協(xié)會的建立,并積極推動成立以勞動婦女為主體的中華全國女界國民會議促進會。經她和一批優(yōu)秀女共產黨員努力,至1927年初,隸屬于各省市國民黨婦女部或與之有聯(lián)系的婦女組織達62個,有組織的女工達35萬,農婦約15萬,女學生及其他婦女達60余萬。正如蔡暢所說:“在向警予從事婦女工作之前,中國并沒有真正的婦女運動組織”[1],可見向警予對中國婦女運動的開創(chuàng)之功。在領導婦女運動過程中,向警予深感培養(yǎng)骨干的重要性。為此,她親自深入工廠與女工打成一片,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骨干;同時積極動員上海大學等學校女生創(chuàng)辦了幾十所工人夜校,她經常前往授課。女工文化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和知識女性學會如何做群眾工作,促進了婦女運動的深入開展。與此同時,向警予以極大熱情投入婦女運動的宣傳和理論探討工作。她認為,婦女苦難的根源是私有制,婦女解放“是社會改造的一個根本問題”[2]。入黨后,向警予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分析婦女問題,在各種刊物上撰寫了大量文章,僅1923年的《婦女周報》上就發(fā)表了6篇,并負責起草了中共三大的《婦女問題決議案》。向警予提出了關于婦女解放運動的較系統(tǒng)主張:第一,認為婦女問題與社會政治問題緊緊相連,婦女解放與整個無產階級解放事業(yè)密不可分,婦女運動是黨領導的革命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婦女解放”只能與“勞動解放”同時取得。第二,高度評價勞動婦女在整個婦女解放運動中的主力軍作用,認為“這支勇敢奮斗有組織而有戰(zhàn)斗的新興勞動婦女軍,不獨是婦女解放的先鋒,而且是……國民革命之前衛(wèi)”,“是我們婦女運動真正的基礎”。如果忽略勞動婦女,整個婦女運動“永遠不能望發(fā)展”。[3]第三,較早提出知識女性必須與勞動婦女相結合的主張。認為知識女性中的“少數覺悟分子”,是“最先沖鋒陷陣與惡勢力奮斗的”。但就整體而言,知識女性的戰(zhàn)斗能力和反抗精神相比勞動婦女“倒反遠不相如”。因此,知識女性“只有去找生活最痛苦、要求解放最迫切、而最富有解放精神與魄力的群眾”,與勞動婦女打成一片,才能更好發(fā)揮“婦女運動的起重機”的作用[4]。第四,剖析了資產階級女權運動的局限性,認為這一運動雖然在歷史上起過積極作用,但在無產階級勞動婦女解放斗爭興起之后卻將成為婦女解放的絆腳石。在此基礎上,向警予注意在實際斗爭中幫助和爭取從事女權運動的知識女性,堅持婦女運動中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和策略,促進了婦女運動的發(fā)展。向警予關于婦女解放運動的思想理論,“改變了對整個婦女運動的領導,為它指明了新的方向,使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5]
身處險境毫不畏懼,全力以赴堅持斗爭。1927年4月12日,國民黨內以蔣介石為代表右派勢力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革命形勢急轉直下。下旬,向警予作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出席了在武漢召開的中共五大。會議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但沒能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沒能承擔起挽救革命的歷史重任,形勢持續(xù)惡化。5月17日、21日,反動軍官夏斗寅、許克祥部相繼發(fā)動反革命叛亂。7月15日汪精衛(wèi)在武漢分共,對共產黨人大開殺戒,國共合作的大革命徹底失敗,白色恐怖籠罩武漢。這期間,向警予先后在武漢市總工會和漢口市委宣傳部工作。作為享有盛名的婦女領袖,她的共產黨員身份是公開的,因而處境十分危險??墒窍蚓韬敛荒懬?,毫不退縮,采取隱蔽方式繼續(xù)堅持工作,經常深入基層向群眾宣講革命道理,鼓勵他們堅持斗爭。為了挽救革命,黨于8月1日領導發(fā)動了南昌起義,并在八七會議上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總方針。根據斗爭需要,向警予被調到湖北省委工作,肩上擔子更重了。在此前后,我黨掌握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wèi)團在趕赴南昌參加起義途中因受敵阻攔錯過時間,和湖南平江的工農義勇隊等一起轉移到江西修水待命。警衛(wèi)團團長、共產黨員盧德銘等化裝來到武漢,尋找黨中央請示工作。因中央已遷往上海,他們輾轉找到湖北省委秘密機關,見到向警予。向警予代表省委向他們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央關于在湘鄂粵贛四省組織秋收暴動的決定,指示他們盡快與湖南、江西省委取得聯(lián)系,尋找正在領導發(fā)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毛澤東。為使這支黨掌握的重要革命武裝更好發(fā)揮作用,向警予在湖北省委處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籌措了6000塊銀元給他們做活動經費,并派出6名干部以加強黨對部隊的領導。盧德銘等迅速趕回部隊,與正在江西銅鼓的毛澤東取得聯(lián)系,被任命為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總指揮,警衛(wèi)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等被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成為起義軍的主力,并在后來開創(chuàng)井岡山根據地的斗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向警予的無私胸襟和全局觀念可見一斑。10月后,向警予承擔了黨的秘密報刊《長江》的主編工作。她把這份刊物作為對敵斗爭的重要陣地,撰文深入分析形勢,積極宣傳黨的斗爭方針,同時不斷揭露敵人的陰謀丑行。她還編寫了《國民黨三字經》《國民黨四字經》等小冊子,以通俗易懂便于傳播的方式揭露敵人,收到良好效果?!堕L江》的發(fā)行傳播,使敵人所謂共產黨已“被清洗光了”的謊言不攻自破,群眾得知“共產黨還在領導我們戰(zhàn)斗”的消息,民心振奮。11月后,湖北省委主要負責人羅亦農調離。向警予實際上成為省委主要領導,因而也成為敵人追捕的重要目標。但她不懼險惡,經常化裝成普通女工、小學教員等活動在武漢三鎮(zhèn)。斗爭形勢的殘酷使不少同志英勇犧牲,一些同志考慮到向警予目標太大勸她撤離。但她堅定表示:“大風大浪的時刻,一定要沉著、鎮(zhèn)定,我決不能離開”,繼續(xù)全身心地為黨工作。
為革命視死如歸,巾幗女杰氣貫長虹。1928年除夕,向警予忍著饑餓深入工人中進行革命活動,可是省委交通員宋若林在被捕后叛變,出賣了她和中共中央派到湖北省委工作的夏明翰。3月18日夏明翰被捕,20日犧牲。21日,向警予在漢口法租界被捕。面對審訊,她大義凜然,在法庭上與法官激辯。在場的法國領事陸公德雖然不認同向警予的理想信仰,卻為她的勇敢精神所折服,以“無確實證據”為由,不向武漢國民黨當局引渡向警予。然而,反動派決不會放過向警予。通過外交途徑,最終于4月12日將向警予引渡至武漢衛(wèi)戍司令部。在獄中,敵人對向警予用了三次大刑,卻沒有得到一點口供,不得不讓宋若林前來指認。向警予怒斥叛徒,堅定地表示:“我為黨的事業(yè)而死,雖死猶榮!”獄中境遇十分艱苦,向警予卻以堅強樂觀的態(tài)度勉勵難友們堅持斗爭。無計可施的敵人終于對向警予下了毒手,于5月1日將她押赴刑場。面對沿途的群眾,向警予高唱《國際歌》,并用激昂的聲音表達心聲:“我是中國共產黨員向警予,為工農勞苦大眾的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革命者是殺不完的,反動派的日子不會太長了!”殘暴的敵人對她拳打腳踢,并用石子塞進她的口中,用皮帶勒住她的雙頰。但她始終高昂頭顱,用力吐出口中的石子,奮力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沿途群眾無不為之動容。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向警予在廣大群眾面前展示了共產黨人的錚錚鐵骨和浩然正氣,慷慨從容地英勇就義,年僅33歲。1939年三八婦女節(jié)時,毛澤東在延安號召各界婦女:“要學習大革命時代犧牲了的模范婦女領袖、女共產黨員向警予,她為婦女解放、為勞苦大眾解放、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了一生?!盵6]這是對向警予革命一生的高度評價和肯定。
三
向警予為革命英勇奮斗的一生,給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
我們要學習向警予對理想信念的矢志不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毕蚓柰ㄟ^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的學習研究,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人生信仰。從此,她從未動搖。無論是在大革命的高潮中,還是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她始終如一地為黨和革命事業(yè)而奮斗,直至獻出生命。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靈魂,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大環(huán)境下,我們要以向警予為榜樣,始終牢記共產黨人的使命職責,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我們要學習向警予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貞熱愛,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向警予生長在國勢衰微、民不聊生的時代,曾親眼目睹軍閥割據造成的遍地哀鴻和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蠻橫欺凌,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國恥”,立志“以身許國”。入黨后,她嚴于律已,剛正清廉,以全部精力投入為勞動婦女和無產階級爭取解放的斗爭,直至犧牲。今天,我們要以向警予為榜樣,時刻把祖國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永遠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使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代代相傳。
學習向警予勇于探索、不斷求真的精神,在創(chuàng)新中進一步深化改革。向警予從小熱愛學習,勤于思考,不囿成見。為了實現(xiàn)改造社會的志向,不惜遠渡重洋,赴法留學,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真理,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升華。這種探索求真精神今天仍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在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新階段的情況下,我們要像向警予那樣勇于探索,不斷實踐,在創(chuàng)新中求得發(fā)展,在創(chuàng)新中尋求機遇,進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把我國的綜合國力推上新的臺階。
學習向警予敢于擔當,不怕犧牲的勇氣膽魄,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向警予性格剛毅,膽識過人。學生時代,她是全校文武雙全第一人。創(chuàng)辦溆浦女校時,她獨自翻山越嶺步行上百里,去動員農家子弟入學。湘西鎮(zhèn)守副使軍閥周則范企圖娶她為妻時,她闖入周宅嚴辭拒絕。參加革命后,她和男同志并肩戰(zhàn)斗,表現(xiàn)出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特別是在敵人刑場上,她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驚天地、泣鬼神。今天,隨著我國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維護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們要像向警予那樣,以敢于擔當、無所畏懼的膽略氣魄,隨時準備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zhàn),切實維護好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維護好改革開放大業(yè)。
新形勢下,中國人民正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為實現(xiàn)民富國強的百年中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向警予的英名和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
注釋:
[1] 參見海倫·福斯特·斯諾:《中國新女性》,中國新聞出版社。
[2] 向警予:《女子改造與解放的商榷》,見《五四時期問題文選》,三聯(lián)書店,1981年。
[3] 《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21-1927)》,第91、93頁。人民出版社,1986年。
[4] 《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21-1927)》,294頁。
[5] 《中國新女性》,第285頁。
[6] 《向警予傳》,第164頁。
(作者陳力,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原正師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