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湖南溆浦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的消息傳到溆浦后,向警予帶領學生游行示威,在溆水河岸演講揭露帝國主義的罪惡,喚醒人民的愛國意識。為尋求改造世界的真理,于1919年底赴法勤工儉學,并為留法勤工儉學進行了多次斗爭,這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奠定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1922年初回國后即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成為中共第一個女中央委員,第一任婦女部長,組織領導婦女運動。1928年5月1日在漢口余記里后坪英勇就義。她短短暫的一生都在為革命理想而不懈奮斗,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顆閃耀紅星。為紀念向警予烈士誕辰120周年,本文就向警予在中共創(chuàng)建時間的歷史貢獻做一簡要闡述。
一、聲援五四運動,在溆水河畔播下革命火種
向警予在周南女校學習期間受到教育救國主張的影響,在1916年夏畢業(yè)后,她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回到了家鄉(xiāng),克服重重困難,創(chuàng)辦了溆浦學堂。三年的辦學實踐,使得許多學生的學識和品行有了明顯的提高,新思想也得到廣泛傳播。但隨著形勢的不斷發(fā)展,溆浦女校的改革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多,“清鄉(xiāng)團”實驗的失敗及學生畢業(yè)后的情況,讓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三年的實踐。她不得不承認:“學校教育十年而不足,社會破壞一朝而有余,言念前途,良身慄恐。”[1]這就是說,她對“教育救國”的主張開始懷疑。
1919年北京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五四愛國運動,不少地方群起響應,向警予從報紙上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帶領師生上街舉行游行示威,大家手揮“懲辦賣國賊”“收回青島”“取消二十一條亡國條約”的各種標語小旗,沿途高呼口號,整個縣城都沸騰起來了。師生們在向警予的帶領下,組成救國十人團,宣傳反帝愛國思想。向警予始終走在反帝愛國運動的前列,在溆浦縣人口比較多的寺坪的一個路口亭畔,她頂著烈日向群眾進行了長達四五個小時的演講,她從袁世凱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講到段祺瑞政府的腐敗無能、賣國求榮的種種惡行,號召大家起來反抗封建軍閥和日本帝國主義,以挽救日趨衰落的中國。為抵制日貨,向警予當眾把自己的一個日本搪瓷面盆摔在地上,她還帶領全校師生攔截了全城最大的、為日本通玉商號運貨的船隊,并當場把船上所有的日貨燒掉。她還編排了新劇《亡國恨》,向人民宣傳反帝愛國的思想。在“偏在荒陬,文化難入”的溆浦,向警予能時刻關注國家形勢的發(fā)展,并領導全校師生聲援五四運動,這既顯示了她的敏捷見解,又顯示了她非凡的領導能力與組織能力。向警予通俗易懂、條理清晰的演講,加之人民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tǒng)治危害的切身感受,一時間,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怒潮席卷了溆水兩岸。溆浦的人民都爭相傳告:“啊呀,向瑞玲那個女,到寺坪講演那才講得好喃!她在上面宣傳反對日貨,罵袁世凱段祺瑞如何賣國,周司令和地方長官都在那里聽著不敢作聲!”[2]
向警予在溆浦聲援五四運動的活動不僅有力配合了全國各地的革命形勢的發(fā)展,而且在溆水河畔播下革命的火種。在向警予的直接教育下,溆浦人民由原來任人宰割的魚肉,鍛煉成為一支為改變自己命運而奮斗的革命中堅力量,為我國革命做出了貢獻。1925年,共產(chǎn)黨員向五九等人創(chuàng)建中共溆浦小組,隨后建立中共溆浦縣委員會,從此領導溆浦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1926年9月,中共溆浦縣支委會組織全縣農(nóng)民開展革命斗爭,組建縣農(nóng)民協(xié)會。1926年,全縣成立11個區(qū)農(nóng)民協(xié)會、35個鄉(xiāng)農(nóng)民協(xié)會、200多個保農(nóng)民協(xié)會,會員達2萬余人,直接參加農(nóng)民運動的農(nóng)民達10萬人,占全縣總?cè)丝诘娜种弧^r(nóng)民運動開展后辦的幾件大事,讓地主階級和一切反動派都為之膽寒。1928年,舒溶溪農(nóng)民舉行武裝暴動,震撼湘西。1935年,溆浦人民以巨大的財力、物力支援紅軍,并有2000多名青年參軍。1938年溆浦人民在縣委領導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運動,數(shù)以萬計的民工參加支援前線。
二、留法期間開展革命斗爭,為創(chuàng)建旅法支部嘔心瀝血
五四運動以后,各種新思想涌入中國,通過《新青年》等雜志,向警予了解到與中國接壤的俄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權。她欣喜若狂,更加堅定了她想外出求得真理和尋求改造中國之道的堅定決心。1919年秋,向警予加入了由蔡和森和毛澤東發(fā)起組織的新民學會,成為最早的女會員之一,與蔡暢一起發(fā)起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活動,并于12月25日同蔡和森等人一起啟程赴法。在漫長的路程中,向警予經(jīng)常和蔡和森討論政治和學術問題,到法國后又閱讀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著作,學會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問題,解剖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和“以教育為工具的”和平革命等錯誤主張,重新反思自己早期的“教育救國”主張[3]。
1920年5月26日,向警予在李大釗主辦的《少年中國》雜志上發(fā)表了《女子解放與改造的商榷》這篇文章,她嘗試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分析中國婦女問題,表明對中國革命的基本立場。在這篇文章中,始終注意把革命與改良區(qū)分開來,她對改良主義的錯誤主張進行了無情的批駁,她指出:“無論何事,說得上改良,總還有幾分可取,現(xiàn)在的政治,你取它哪一點改良呢?”[4]針對無政府主義者散布的“以教育為工具”的和平革命,她用留法勤工儉學生的現(xiàn)狀予以反駁,她指出:“即以在法的一部分的勤工儉學生而言,男子將近千人,女子僅十余人,這又如何能說教育平等呢?”[5]1920年7月,在法國的新民會會員在蒙達尼開會,在會上確定新民學會的宗旨為“改造中國與世界”,但在如何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問題上出現(xiàn)了分歧,會員分成兩派:一派以蔡和森為代表,主張建立共產(chǎn)黨,實行無產(chǎn)階級專政;另一派以蕭子昇為代表,不贊成俄式之革命,主張溫和的革命,以教育為工具的革命,以工會合作社為實行改造的方法。在會上,向警予講述了自己思想轉(zhuǎn)變的過程,批判了工讀主義,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等錯誤主張后,說:“中國必須像俄國那樣,經(jīng)過無產(chǎn)階級的暴力革命,打到外國侵略者,推翻封建軍閥政府,建立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專政,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才是唯一的出路?!盵6]這樣,她在實踐中一步步解剖自己,改造自己,逐漸實現(xiàn)了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到馬克思主義者的轉(zhuǎn)變。
在整個留法勤工儉學期間,向警予以卓越的組織領導才干,得到了大家的尊重。無論何時何地,她總能站在斗爭的前列,帶領留法勤工儉學生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活動。1921年初,分散在法國各地的勤工儉學生面臨著無工做、無飯吃、無書讀的困境,很多人只能靠領救濟金生活,隨后華法教育協(xié)會又拒絕繼續(xù)發(fā)放救濟金,還污蔑學生“既無做工之志趣,又無做工之能力?!?月底,為了解決這種困境,勤工儉學生派代表到巴黎尋求幫助,但駐法公使陳箓卻妄圖以“遣送回國”的手段簡單了事。消息傳到了蒙達尼,新民學會會員和工學世界社一起集會,準備發(fā)起一次求學運動,向警予亦動身前往巴黎參加斗爭。以向警予為首的4名留法新民學會會員,沖破阻撓,參加了直接向公使館進行請愿活動,并且向警予作為10人代表團的唯一女代表,在蔡和森帶領下直接同陳箓進行說理斗爭。最后,陳箓不得不答應借款維持學生們的生活,華法教育會也答應為學生解決工作問題。向警予還領導勤工儉學的女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5月13日,向警予和蔡暢聯(lián)絡其他女學生,組織開放海外大學女子請愿團,發(fā)出致國內(nèi)女界的公開信,要求女生有讀書的權利,要求國內(nèi)西南大學所屬的海外大學招收女生,并且把教育的改革同社會制度的改變,同整個社會的改造結(jié)合起來,這表明向警予徹底放棄了“教育救國”的主張。這封信早國內(nèi)女界和社會上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1921年6月,北洋政府派專使秘密到法國以救災為名借款買軍火,用以擴大內(nèi)戰(zhàn),向警予等人知道內(nèi)情以后,為此奔走呼號,組成了“拒款”委員會,發(fā)動留法學生、華工進行斗爭,致使這次秘密借款被迫取消。
里昂中法大學是北洋政府公使館和法國當局以勤工儉學的名義向歐洲各國募集巨款而建立,但校長吳稚暉卻從國內(nèi)招來了120名富家子弟,無理排斥勤工儉學生。與此同時,駐法公使館宣布勤工儉學生的維持費到9月15日停發(fā),并且以后斷絕一切經(jīng)濟關系。這樣,近800名勤工儉學生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終于爆發(fā)了爭回里昂大學的運動。他們派出125人的“占校先鋒隊”前往里昂大學談判,向警予等人組成十人代表團留在巴黎,負責聯(lián)絡和爭取聲援,這時候的她已懷有身孕,但她不顧勞累地四處奔波,先找章士釗聯(lián)系,又連夜乘火車趕到里昂大學報告情況。當?shù)弥夹O蠕h隊的學生被逮捕后,她十分焦急,在周恩來的帶領下,分頭尋求救援,設法營救被捕的學生。
留法勤工儉學生的這三次斗爭,為創(chuàng)建留法共產(chǎn)主義組織準備了組織條件。1920年冬,蔡和森和向警予就打算在法國聯(lián)絡新民學會、少年中國學會、工學世界社的會員開一個聯(lián)合討論會,打算成立共產(chǎn)黨,但后來忙于領導求學運動,這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但他們所領導的“二·二八”和進駐里昂大學運動,有力地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涌現(xiàn)了一批經(jīng)過考驗的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為后來成立旅歐共青團和旅歐共產(chǎn)黨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和組織基礎。向警予等人在斗爭中也更加堅定了要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計劃更加明確。1921年7月23日至25日,向警予參加工學世界社召開的第二次會議,討論留法共產(chǎn)主義組織的問題,雖工學世界社未成功改名,但明確了宗旨,通過了行動大綱。正如毛澤東1936年對斯諾談起我黨創(chuàng)建時說:“陳獨秀在上海召集了一個會議,幾乎與此同時一群中國學生在巴黎開會,建議在那里成立一個共產(chǎn)黨的組織。”“那里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中有周恩來、李立三和向警予?!盵7]1922年6月,在旅法勤工儉學生中正式成立了少年共產(chǎn)黨,后來改名旅歐總支部。這時的向警予雖然已經(jīng)回國,但她在留法期間為創(chuàng)立共產(chǎn)黨所做的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
三、主持中共婦女工作,引領中國婦女走上政治歷史舞臺
1922年初,向警予從法國回到上海,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于7月參加中共二大,當選為中央委員,并擔任第一任婦女部部長,開始領導中國最早的無產(chǎn)階級婦女運動,自此以后,以工農(nóng)勞動婦女為主體的婦女解放運動,如異軍突起,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一支重要方面軍。1923年,向警予參加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委員,仍然負責婦女工作,會議通過了她起草的《婦女運動決議案》,會議決定設立婦女運動委員會,由她任書記,并創(chuàng)辦一種出版物《婦女周報》,中共三大一結(jié)束她就開始籌備其出版工作。在領導婦女工作的過程中,向警予一方面以極大的精力直接領導無產(chǎn)階級的勞動婦女運動,另一方面深入群眾做宣傳和組織的工作,寫了大量論述婦女運動的重要文章,是我黨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在婦女解放運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22年1月香港海員大罷工到1923年2月的京漢鐵路大罷工,出現(xiàn)了全國第一次工人運動的高潮。這次高潮中,有組織的罷工斗爭達一百次以上,參加罷工的工人有30多萬,中國女工也以戰(zhàn)斗的姿態(tài)加入了罷工的行列,這其中向警予無疑起了重要的組織和領導作用。
1924年,上海閘北區(qū)絲廠女工舉行了罷工,接著全市絲廠紛紛響應,上萬名絲廠女工開始了聲勢浩大的罷工斗爭。絲廠資本家在洶涌澎湃的女工罷工怒潮面前十分驚慌,他們想采取種種手段破壞這次罷工。女工們在向警予的帶領下向資本家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向警予認為:“罷工斗爭,光罷還不行,還要勇敢地和他斗,要狠狠地斗,要斗得他魂不附體,迫使他答應我們的條件?!彼齻兲岢龅目谔柺牵骸肮べY不恢復到四角五分不上工,工作時間不恢復到十點鐘不上工,不釋放被捕的姊妹不上工,不恢復我們的工會不上工”。[8]罷工斗爭堅持了10多天,得到上海各界及各工廠工人的同情與支持,最終迫使資本家答應了部分要求,罷工取得勝利。為了發(fā)動和組織女工,向警予費了不少心思。她常常是白天深入女工生活,了解情況,做思想工作,晚上還要給女工們上課,即使在懷孕的情況下,她依然不辭勞苦地在工人間奔波。為了在工人中演講取得良好的效果,她抓緊一切機會苦練普通話,有時對著江水練嗓子,有時對著鏡子練手勢。不僅如此,她還學會了上海話,尤其學會了用上海話唱一些工人中流行的歌曲。她的講演感情充沛,說理透徹,鼓舞人心,每當她講演完,總有一些女工激動地喊著:“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不答應我們的要求不上工!”就是這樣,向警予用她的正直、善良及無限的革命熱情打動了女工的心,鼓舞了她們學習和斗爭的熱情。
向警予在發(fā)動群眾的過程中,還注意引導大家認真總結(jié)1922年絲廠女工罷工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她認為,在廣大女工沒有文化,又不了解當時的政治形勢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社會上慣用的結(jié)拜、交朋友的方式進行個別串聯(lián),然后再一步步提高女工的覺悟。此后各個絲廠都暗暗地開展了“認姊妹”的活動,大家互幫互助,廠里再發(fā)生資本家打罵女工的事,女工們就緊緊地團結(jié)在一起,與資本家作斗爭。為了把女工的罷工斗爭引入正軌,她還寫了大量論述婦女運動的重要文章,比如《告絲廠勞苦女同胞》就是一本鼓舞絲廠女工堅持斗爭的號召書。
向警予在擔任黨中央婦女部長、婦委書記的同時,還擔任國民黨上海執(zhí)行部婦女部的負責人,為加快與國民黨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進程,她做了很多工作。她既參加了上海國民會議促成會,又發(fā)起成立了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向警予在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成立的報告中指出其宗旨是:“促成國民會議,一方解決國事,一方解放女子”,會上當選為該會委員兼文牘主任。[9]這有利于我黨公開教育和組織工農(nóng)群眾,推動工農(nóng)運動的蓬勃發(fā)展。
今天,向警予雖然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了,但她卻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她為中共創(chuàng)建及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將永載史冊。
參考文獻:
[1] 何鵠志.《向警予傳》[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6頁
[2] 戴緒恭.《向警予傳》[M].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頁.
[3] 《向警予文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0頁.
[4] 《向警予文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頁.
[5] 《少年中國》第二卷第二期,1920年8月15日.
[6] 紀學、吳憂,《向警予》[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頁.
[7] 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M].三聯(lián)書店,1979年版,第133頁.
[8] 《向?qū)А返?1期:《上海絲廠女工大罷工》.
[9] 戴緒恭.《向警予傳》[M].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頁.
(作者米華,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巴鑫偉,湖南科技大學中共黨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楊玲莉,湖南科技大學科教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