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2月26日,湖南韶山上屋場毛家農(nóng)舍喜氣盈門,毛順生和妻子文七妹迎來了他們第三個孩子的降生,乳名叫石三伢子。而他的大名“毛澤東”,要到很多年后,才為整個世界所熟知。
漫天驚雷嬰兒啼 毛氏門庭喜得子
大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農(nóng)歷十一月十九日(陽歷12月26日),在民間,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這天先是一陣雨夾雪,很快放晴,刮起陣陣瑟風。在田間小路匆匆疾行的毛貽昌還不知道,天公已把未來肩負治國大任的大英雄投向人間——韶山?jīng)_上屋場。嬰兒的第一聲長啼,正伴隨著父親毛貽昌(字順生,號良弼)在淤泥中跋涉的腳步聲……
毛貽昌知道妻子的產(chǎn)期到了,卻想不到兒子已經(jīng)降臨,否則,他也不會為討兩塊銀元的賬,跑到十里之外的山那邊去堵老表的。突然,他停住了腳步,望著路邊的滴水洞出神,口中念念有詞:“列祖列宗,良弼沒有辱沒毛氏門庭!日子一天比一天興旺起來了。”
毛貽昌說的是實情。
滴水洞是“高人”勘定的風水寶地,毛家依命立墳于
毛家始祖,既非名門,也無緣高貴血統(tǒng),也沒有哪個祖宗留下過像樣的遺產(chǎn)。依家譜上溯,周武王滅紂之后,封弟弟叔鄭為毛伯,子孫世襲,遂稱毛氏。在那漫長的繁衍中不見顯赫的記載。直到朱元璋起義,江西吉州府龍城縣毛太華應征,南征北戰(zhàn)升至百夫長,才是毛家有史可查的鼻祖。毛太華隨軍南征云南、平定叛亂之后,便戍邊瀾滄江畔,娶滇妻而落戶。直到幾十年后,毛太華被恩準還鄉(xiāng),但他只帶了妻子和兒子毛清一、毛清四,留下了毛清二、毛清三繼續(xù)為國戍邊……誰知義軍又起內戰(zhàn):那朱元璋、陳友諒互相廝殺,跟隨朱元璋的毛太華故沒能回到江西,被遣往湖南湘鄉(xiāng)緋紫橋。征途的勞累奪去了年邁老人的健康,毛太華不久病逝。不知何故,毛清一、毛清四再遷湘潭七都七甲即韶山。從那之后,毛家世代繁衍,遂成韶山?jīng)_大戶。到毛貽昌得子,已是第二十代孫了!
毛貽昌的持家本事勝過父親毛翼臣。他勤勞節(jié)儉又有好腦殼,十七歲便持家做主,種得地肥苗壯,稻谷裝滿了家里的谷倉不說,農(nóng)閑時還做起糧米生意。毛貽昌不但還清了父債,還水田增畝、牲口添欄、錢袋子鼓起來。然而,毛貽昌卻不大開心!堂客文七妹生過兩胎伢子,竟兩個夭折!毛貽昌望著滴水洞向列祖列宗祈禱:祖宗們保佑七妹生下個壯實伢子?。”S迂笞由聛砥桨查L大
驀地,天空似有一聲響雷驚他一跳!想起即將臨盆的妻子,便匆匆趕回上屋場……他踏進家門第一眼看到父親毛翼臣在天井里那欣喜的樣子,就猜著個八九分。沒等自己開口問,父親樂得合不上嘴兒:
“生了,是伢子!接生婆說又胖又壯?!?/p>
毛貽昌三步并作兩步搶進屋里,望著襁褓中的兒子,兩眼分明濕潤了,聲音顫抖地說:“我有兒子了!毛家有后了!我有指望了!”產(chǎn)后虛弱的妻子文七妹撐起精神,提醒他:“別忘了給伢子認干娘?!?/p>
“我怎么會忘?就聽算卦先生的,拜他外婆家里的那塊大青石當干娘?!泵O昌平日里那難得一見的笑臉此時樂得開花兒似的。
石三伢子,是毛貽昌早就準備好了的乳名。此前兩個孩子夭折,新生兒行三,故為三伢子。遵照算命先生的囑咐拜大青石為干娘,故名中不可無石。
毛貽昌添丁之喜,早旋風般刮得韶山?jīng)_風吹草動,男女老少皆聞。毛家宗族被邀赴宴,那些外姓人也借機蹭頓酒喝。
南岸私塾的先生鄒春培,雖然幾杯黃湯下肚,仍不失文雅之風,雙手相抱恭喜毛貽昌:“恭喜恭喜!良弼先生,我看貴子決非凡人之相,日后必成大器。如不嫌棄,將來把石三伢子送到南岸學堂,我管教他成才!”
“先生只要教他認得字,讀得四書五經(jīng),懂得孝道,打得算盤記得賬就蠻好了。”
“那還不是小菜兒一碟……有大號了嗎?”
“哦!石三伢子這一輩兒排‘澤’,就叫澤東?!?/p>
“好!好響亮的名字!”鄒春培聽了點頭贊許。
文曲星語驚四座 七步詩信手拈來 1902年的初春,毛澤東的個頭兒已經(jīng)躥到門鎖那么高,該進學堂了。鄒春培先生一眼就喜歡上毛澤東。天資聰穎的毛澤東竟有過目不忘之才!不但教過的書,就連有些未曾教的書竟也早熟讀于心。鄒春培問毛澤東:“你如何連沒講過的都背得熟?”
“學生從外婆家借得《康熙字典》,在家邊看課本邊翻字典,先生還沒講過的已先看過,所以功課都曉得。”
“原來如此!”鄒春培恍然大悟。不到兩年工夫,毛澤東在鄒春培的南岸私塾把入門功課《百家姓》《三字經(jīng)》《干家詩》讀完,又讀《論語》《孟子》《詩經(jīng)》……之后,毛澤東征得家長同意,轉學關公橋私塾、橋頭灣、鐘家灣再讀,但那些課程他早熟讀于肚。此時,對古典文學有了初步理解的毛澤東,對書法產(chǎn)生了興趣,從學歐陽詢著手,再學顏、柳,小小少年便練得一手好字。到除夕過大年,毛貽昌再也不用求春聯(lián)。
1906年伊始,毛澤東又師從堂兄毛宇居,入井灣里私塾。雖然這里的《公羊春秋》《左傳》之類的歷史類教科書,比以前所學多了“故事性”,但總不比《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西游記》等占典文學作品吸引人。而這類“雜書”是不準在私塾看的。
一天,毛宇居發(fā)現(xiàn)毛澤東在課堂上看“雜書”,便手拿銅戒尺“啪”地壓在毛澤東的書上,冷冷一笑:“毛潤之!跟我來!”毛宇居走到院子里的水井旁,伸手指指:“以井作詩,以詩說井。如果我聽著詩好,免你一罰?!?/p>
在同學們的簇擁下,毛澤東繃著臉兒圍著水井轉,邊轉邊瞅,瞅井臺、瞅井幫,伸脖子瞅井里……轉到兩圈便停住腳步,望著毛宇居。毛宇居催毛澤東:“吟,吟啊?”
毛澤東張口道來: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墻。
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遠養(yǎng)不長。
“好!”同學們一陣喝彩!
毛宇居禁不住暗暗稱奇:“奇才!貽昌叔好福氣!此人日后的前程不可估量?!?/p>
自那以后,毛宇居破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無論毛澤東看什么書,都不管他。而漸臻世事的毛澤東覺得,韶山?jīng)_里里外外的師塾都讀遍了,也讀膩了,向父母祖父提出停學務農(nóng),自學讀書。
不久,毛澤東把韶山?jīng)_的藏書都借閱完了。對書的渴求,迫使他走出韶山?jīng)_尋求更多的精神食糧。后來,毛宇居還特地找到上屋場游說毛貽昌:“潤之乃可塑之才,埋沒鄉(xiāng)里可惜了,當離鄉(xiāng)遠走高飛,展大鴻之翼?!泵罹拥囊环捵屆O昌警覺起來:石三伢子心思不在種田做生意上,該給石三伢子討堂客哩!
一個月后選下吉曰,毛貽昌張羅著把羅氏娶進家門。令毛貽昌尷尬的是,小夫妻好似兩個同住客棧的路人,看不出一點兒緣分在。幾個月過去,文七妹沒發(fā)現(xiàn)兒子“好上了”的蛛絲馬跡。
考頭名潤之進一師 罷課潮恩師護愛徒
1910年秋,在毛宇居和親友們的游說下,毛貽昌“恩準”毛澤東去有名的湘鄉(xiāng)縣東山學堂繼續(xù)讀書。臨行前,毛澤東寫了首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里:“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p>
東山學堂校長是毛宇居的故交李元甫,語文教員是譚詠春。在東山學堂,毛澤東如魚得水,不但知識面得以擴展,思想境界也有了大的飛躍。李元甫慧眼識英雄,譚詠春惜才助少年,使得毛澤東在人生的道路上邁上新的臺階,二位師長還寫信推薦他投考湘鄉(xiāng)縣駐省中學。
1911年,毛澤東考入長沙一所中學。他在全校第一批剪辮子,并和另一個同學,把10個曾“相約剪辮子”而又反悔的同學的辮子強行剪掉。那年10月,毛澤東投筆從戎,加入湖南革命軍。半年后,軍旅生涯結束,毛澤東陷入何去何從的困境。他開始整天黏在湖南省立圖書館,就“像牛闖進了菜園子”。
1913年春,毛澤東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第四師范。第二年,“四師”并入湖南第一師范。第一師范聚集了楊昌濟、徐特立、徐錦熙等教育界的名流雅士。
楊昌濟,這位擁有愛丁堡哲學博士學位的老師,除了給毛澤東講授倫理學課程,還介紹他看《新青年》。楊昌濟把毛澤東列為所有學生中最出色的3名學生之一,另兩位是蕭子升(又名蕭瑜)、蔡和森。
這天,楊昌濟正在李氏芋園家中翻看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覺得毛澤東對陳獨秀的評價可謂恰如其分。正在這時,只見愛女開慧氣喘吁吁地跑進來,焦急地向他報告:
“爸!出事了!出大事了!校長張干要開除潤之啦!”
楊昌濟猛地回想起來:幾天前,校長張干貼出一紙布告,要在校學生每人繳納十元的“雜費”!可誰都清楚,一師開辦以來對學生是免費的。毛澤東當即行文表示抗議:“一師干名學生誓求省教育當局立即撤銷張干校長之職”!學生無不拍手稱快!教職員工也紛紛聲援。想不到張干搶先一步,向自己的愛徒下手了。楊昌濟忙去敲鄰居徐特立的門,二人匆匆交換意見,馬上聯(lián)絡同住李氏芋園的王季范、黎錦熙、方維夏幾位先生,再和廣大師生達成共識:如果張干不撤銷開除毛澤東的錯誤行為,全校將罷教罷課。楊昌濟憤怒難耐,用粉筆在課堂的黑板上寫道:
強避桃園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
在師生們施加的巨大壓力下,張干不得不撤銷開除毛澤東的決定,但仍堅持給毛澤東記過處分。
是夜,毛澤東找到好友蔡和森,道:“張干不去,一師難寧。我們組織同學們罷課,迫使當局撤掉張干一師校長之職!”
“我同意!”蔡和森馬上支持,“我們要當局必須答應我們三個條件:一、撤銷收取學生雜費的決議;二、撤銷對毛澤東的記過處分;三、撤銷張干一師校長職務,改派進步、崇學之校長。”“好!”毛澤東點頭贊成,“再加上一條:學生有結社活動自由?!?/p>
早飯之后,一呼百應的學生們像烈火熊熊燃起,以班級為單位,排成條條長龍,手舉“三撤一有”的橫幅大標語向省政府進發(fā)。省長張敬堯只得答應學生們的四條要求。大家拍手稱快,眾人歡呼請毛澤東講話。毛澤東向同學們致意,以幽默的口吻道:
我們摸了老虎的屁股,它回頭咬我們,也在情理之中。我們?yōu)槭裁锤颐匣⑵ü桑恳驗樗ü勺e了地方,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摸”了它一下,它非但不認錯把擋路的屁股挪開,反而咬人,逼著我們赤手空拳也得打虎!沒有同學們千只拳頭一齊舉起來,“老虎”真的吃定毛澤東哩!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千只鐵拳對一只老虎,哪怕一只獅子,也不怕它!
在公眾面前講演,文人雅士們“拽文”是“游戲規(guī)則”,毛澤東的“大白話”讓入耳目一新,聽著爽快。博得陣陣掌聲。
首赴北平追夢想 情竇初開會師妹
大學時期,毛澤東的言談舉止慢條斯理,聚會時沉默寡言。但他心中渴望朋友。一天他去報社刊登啟事,邀請有志于愛國工作的青年同他聯(lián)系,并指明要結交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在此基礎上,毛澤東、蕭瑜、蔡和森于1918年組建了純政治性的團體,“新民學會”。這是湖南第一個進步團體。
1918年6月,楊昌濟被聘為北大哲學系教授,攜家眷自湖南遷至北京,住進豆腐池胡同一個不大的四合院。那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法國到中國招募華工,北大校長蔡元培等人因此籌建了華法教育會,組織中國學生開展赴法勤工儉學活動。楊昌濟及時把這個消息傳回湖南。
1918年8月19日,新民學會的十名會員和十三名非會員,在毛澤東、毛子升的帶領下,來到古都北平。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曾經(jīng)采訪過毛澤東關于青年時期在北京的生活,他在《西行漫記》里記錄下毛澤東的敘述:“北京對我來說開銷太大。我是向朋友們借了錢來首都的,來了以后,非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的老師楊昌濟把我介紹給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李大釗給了我圖書館助理員的工作,工資不低,每月有八塊錢?!?/p>
然而,年輕英俊的毛澤東盡管在湖南已小有名氣,并且已經(jīng)是新民學會的領導人之一,但初來北大這塊精英聚集之地,他還只是一個來自外地的默默無聞的普通青年。
毛澤東以一種略帶自嘲的語氣回憶這段經(jīng)歷:“我的職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項是登記來圖書館讀報的人的姓名,可是對他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我這個人是不存在的?!?/p>
唯李大釗生性醇懿,經(jīng)他指引,毛澤東參加了新聞學研究會和哲學研究會,旁聽了一些他感興趣的講座。他對當時在新聞學會講課的著名報人邵飄萍十分敬佩,曾經(jīng)多次上門求教。
可以說,在北大學習的這段時間,毛澤東得以更廣泛地接觸新事物、接受新思想,這對于奠定他的思想基礎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最終,毛澤東沒有隨蔡和森遠渡法國勤工儉學。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斯·特里爾認為,可能是經(jīng)濟原因和對楊昌濟女兒楊開慧的牽掛所致。
楊開慧比毛澤東小8歲,他們初次相識時楊開慧還是個14歲的小女孩,但當毛澤東在北京再次遇到楊開慧時,她已經(jīng)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毛澤東與楊昌濟建立了極為深厚的師生情誼,課余時毛澤東經(jīng)常去楊老師家里討論問題,他總是碰到楊開慧,他們有了更多接觸機會,這對青年人漸漸萌生了愛情。1919年早春二月,毛澤東拜別楊開慧,轉道上海,拜見陳獨秀先生,之后回湖南長沙,在小學找了個歷史教員職位。
鎧甲將軍失在無道 布衣學子贏于有德
時值“五四運動”爆發(fā),毛澤東在長沙組建了“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組織學生罷課聲援北京。他創(chuàng)辦了《湘江評論》。在創(chuàng)刊號上,毛澤東歡呼:“時機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閘門動了,且開了!浩浩蕩蕩的新思潮業(yè)已奔騰澎湃于湘江兩岸了!”
毛澤東在《創(chuàng)刊宣言》中提出:“主張群眾聯(lián)合,向強權者做持續(xù)的‘忠告運動’,實行‘呼聲革命’——面包的呼聲,自由的呼聲,平等的呼聲,‘無血革命’?!眲?chuàng)刊號當天全部銷完。重印2000多份,仍不能滿足群眾需要,從第二期起改印5000份。
他首次公開稱贊十月革命。但《湘江評論》只出到第五期,湖南督軍張敬堯便派兵將其查封,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也被取締。
年底,張敬堯用刺刀和槍托驅趕焚燒日貨的人群,毛澤東著文呼吁推翻張敬堯,1.3萬人在這份宣言上簽字,長沙學生罷課,工人罷工,驅張運動拉開序幕。
長沙學界的大游行、大示威驚得湖南反動政府如驚弓之鳥,更有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特刊有文章似重磅炸彈炸得張敬堯之流魂不附體!在北平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在上海的思想家陳獨秀、文化巨人胡適等看過《湘江評論》的主編二十八畫生——毛澤東的文章無不拍案叫好。李大釗撰文說:
潤之之文章,犀利而深刻,我輩革命認識之里程碑也!
當時,張敬堯借慶50大壽大肆斂財,激起長沙各界憤懣。他授意屬下強迫紳士名流們“慷慨解囊”,單那干面錦緞壽旗就足以使“長沙錦緞貴”!愛憎分明的毛澤東自然不肯漠然處之,親寫文章痛斥并發(fā)動學生和群眾張貼標語抗議。張敬堯非但不予收斂,反而公然抓捕抗議學生,下令“緝拿首犯”毛澤東。
在嚴峻的形勢下,毛澤東擔任赴京百人請愿團團長,向北洋政府提出驅張要求,“三年以來,湘民于水深火熱之中,今欲救湘,首在驅張!”毛澤東還在湘鄉(xiāng)會館舉行干人反張集會,他舉起標語:“張毒不除,湖南無望?!?/p>
從此,毛澤東,一個響亮的名字為長沙人口口相傳。
1920年5月,吳佩孚、馮玉祥出兵,張敬堯逃出長沙。
聚上海志士赴會 移南湖中共誕生
1920年初,也是毛澤東第二次來到北京時,楊昌濟不幸病逝。毛澤東滿懷悲痛地與楊開慧在法源寺為恩師守靈,并發(fā)起募捐,安排后事。隨后,楊開慧隨母親回湖南。這一年冬天,在長沙市望麓園附近的船山書院內,楊開慧和毛澤東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僅花了6元大洋請至親好友吃了一頓飯。
婚后,二人在板倉小住兩日,便告別母親、哥嫂回到長沙清水塘。不久,毛澤東就投入到革命工作之中。毛澤東曾回憶,他能成為馬列主義者,和兩個人密不可分,一個是陳獨秀,一個是李大釗。同時還讀了三本書,讓他銘記一生,陳望道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考茨基的《階級斗爭》、柯卡普的《社會主義史》。他說,此后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
1920年11月,毛澤東受陳獨秀委托,與何叔衡等6人創(chuàng)建長沙共產(chǎn)主義小組。
1921年6月,毛澤東接到赴上海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知。6月29日下午6點,他和何叔衡一道在長沙小西門碼頭,趁著暮色,登上開往上海的小火輪。當時,和何叔衡同在《湖南通俗報》工作的謝覺哉在日記里寫道:“午后六時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潤之,赴全國OOOOO之招?!边@五個圓圈,謝覺哉后來解釋說是“共產(chǎn)主義者”,當時他知道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這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最年長的何叔衡不過45歲,最年輕的劉仁靜只有19歲。15位與會者(13名代表加上共產(chǎn)國際代表馬林、尼科爾斯基)的平均年齡28歲,正巧是毛澤東的年齡。以后改變整個中國面貌的中國共產(chǎn)黨,最初就是由這樣一些年輕人成立起來的,是一色的知識分子。
毛澤東除擔任記錄外,只作過一次發(fā)言,介紹長沙共產(chǎn)主義小組的情況。毛澤東給與會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
會議期間,因上海法租界巡捕襲擾,中共一大被迫于8月初轉移到南湖一條游船上舉行至閉幕。此次會議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并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
會后,李達誠意留毛澤東在上海協(xié)辦《共產(chǎn)黨》月刊,毛澤東婉言謝絕了。當時,毛澤東任課長沙一師且兼任附小校長之職。
志同道合伉儷情深 小別鴛鴦各分南北
長沙清水塘,毛澤東與楊開慧度過了一段蜜月,楊開慧還把母親接到清水塘來照顧工作和生活。清水塘畔的燈火無限溫馨,憑實講,作為師妹的楊開慧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師兄的妻子,
20世紀80年代初,在楊開慧離世50多年后,湖南政府修繕板倉楊家故居時,從墻縫中發(fā)現(xiàn)了開慧的詩文手稿,當時的初戀之情躍然紙上:
不料我也有這樣的幸運!得到一個愛人,我是十分愛他,自從聽到他許多事,看見了他許多文章和日記,我就愛了他,不過我沒有希望過和他結婚。一直到他有許多信給我,表示他的愛意,我還不敢相信我有這樣的幸運。自從我了解了他對我的真意,從此我有了一個新意識,我覺得我為母親而生之外,是為他而生的。我想象著,假如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親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著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去殺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這個命運!
住在清水塘的歲月,開慧一直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夏日的長沙酷熱而氣悶。不施粉黛的開慧素面朝天,卻像一支盛開的白牡丹,樸素無華的衣裝更體現(xiàn)素雅之美。
一次,看望開慧的毛澤東說:“霞姑,聽說你曾有詩贈友?”
“是?。 遍_慧點頭回答,又補充道,“我女中閏友李一純——她贈我盆菊,我回她五言詩?!?/p>
“我聽聽?!?/p>
開慧年輕,在北平耳濡目染,很容易把南北語言混合,讀起詩來更有韻味:
尚誼薄云霞,溫和德行嘉。
所貽嬌麗菊,今尚獨開花。
月夜幽思永,樓臺入幕遮。
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毛澤東用心聽著,又撫掌而笑:“此詩甚好。似寫給我的一般!你看:‘尚誼薄云霞,溫和德行嘉’,潤之當之何愧?‘所貽嬌麗菊,今尚獨開花’,分明閨中待嫁么!‘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霞姑,我心慕久矣!”
從上?;叵嬷螅珴蓶|更忙了。大家閨秀楊開慧一步邁進主婦的坎兒,是忙上加忙:她要盡妻子、主婦的責任,丈夫的衣食住行、家里的油鹽醬醋茶都要操心;接待同學朋友同志,她責無旁貸;入夜,她還要抄寫毛澤東的文章,為毛澤東整理文件資料,是名副其實的沒有薪水的秘書。經(jīng)毛澤東同意,楊開慧也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不知不覺,春風又拂瀟湘柳,燕兒重返小屋來。清水塘毛家居住的小院子里月季花開,綠草成茵。毛澤東從案頭站起來,伸伸懶腰,打個舒展,走出書房,望著飛進來飛出去的燕子,對院子里的保姆孫嫂道:“霞姑說得對,看樣子還是去年的那對兒燕子呢!鳥兒也有靈性?!闭f著,開慧抱著小岸青從屋里走出來,對毛澤東說:“伢子聽見你的聲音啦,聽你在院子里說話就小腿兒亂踹高興啊?!?/p>
毛澤東笑笑,把小岸青接過來,樂呵呵地道:“爸爸的大嗓門兒吵醒你啦?”
保姆孫嫂道:“小孩子一百天認母,五個月認父——當然能聽得出爸爸的聲音么!”這時,已會滿地亂跑的長子毛岸英從外邊跑回家,鬧著要抱小弟弟。正熱鬧,就見何叔衡急急忙忙進院來。毛澤東把孩子遞還開慧,對何叔衡道:“你來得正好,屋里談?!?/p>
兩人關系甚密,就互不客氣,進了書房帶上門。何叔衡向毛澤東通報:“據(jù)上海傳來的消息,孫中山要召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說要請中國共產(chǎn)黨的代表參加?!泵珴蓶|道:“我也正是要為此找你商量。中央局要聽取各省的意見,我們應召開省委擴大會議討論一下,聽取大家的意見?!焙问搴恻c頭表示贊成,若有所思又問毛澤東:“你的意見呢?”毛澤東不假思索地回答:“參加。聽說孫中山先生提出了三大政策,其中就有‘聯(lián)俄、聯(lián)共’,并準備在國民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所以,我個人贊成應邀參加?!?/p>
“那好,”何叔衡點頭道,“那就禮拜天上午到岳麓山?”
“行?。『推匠S瓮嬉粯?,在書院后邊的榕樹下?!?/p>
禮拜天,毛澤東走后,開慧為書記整理文件時,發(fā)現(xiàn)毛澤東的那首詞《沁園春·長沙》。這首詞她看過多少次了,回回為毛澤東那寬廣的胸懷和超俗的詩意打動,情不自禁又輕輕朗誦起來: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短短幾年的夫妻生活伴隨的是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從“一大”回湘建立湖南支部、成立自修大學,到隨夫君調任上海中央工作……開慧伴隨夫君的,不光是幸福快樂,更有奔波的艱辛、事務的繁累,驚險和危險也時時伴隨!她卻從未彷徨過。既然跟定毛澤東,就要和他“同呼吸、共命運”,這是開慧雷打不動的信念。
又是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岸英、岸青都睡了。毛澤東夫婦相擁床邊,雙雙瞅著他們的兩個孩子,沉浸在深情和眷戀中。但美好的婚姻也會有磕磕絆絆,正所謂“馬勺總要碰鍋沿”。楊開慧也委屈過,雖然她后來知道那是誤會。而因工作經(jīng)常離家到外地的毛澤東對自己的眷戀和歉疚,在那首《虞美人·枕上》表露無遺: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
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霞姑,辛苦你了!”毛澤東說,“此去又不知多少天?!?/p>
“你放心去,”開慧瞅著愛人,“我為你而生,我們?yōu)楦锩?。在革命面前,一切都為它讓路?!?/p>
毛澤東心中不免感到震撼!
在轟隆隆的南下列車上,毛澤東雙手捧書而不讀——他的思緒又回到長沙清水塘,開慧送別時的淚眼擋住他的眼簾。想到與開慧更多的是聚少離多,毛澤東再也抑制不住感情,新詞一氣呵成: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重比翼,和云翥。